理想汽车2025年展望:销量下调与盈利背后的转型阵痛

理想汽车2025年展望:销量下调与盈利背后的转型阵痛-有驾

理想汽车的销量与营收正经历转型阵痛,但在千亿现金储备的支撑下,其纯电战略的成败将决定这家新势力能否穿越周期。

2025年,理想汽车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曾经凭借增程式路线稳居新势力头部的它,如今面临着销量增速放缓、营收下滑的挑战。

根据最新市场数据,理想汽车2025年9月交付新车33,951辆,较2024年9月的53,709辆同比下滑36.8%,减少近2万辆。

2025年1-9月,理想累计交付新车29.7万辆,同比下滑13.1%,较年初定下的64万辆年度交付目标,完成率只有46.4%

理想汽车2025年展望:销量下调与盈利背后的转型阵痛-有驾

01 业绩透视:营收利润双双承压

2025年第三季度,市场机构预测理想汽车营收将在255.48亿元至258.93亿元之间,同比下降约40%

净利润预期更为严峻,预测Q3净利润仅为1.62亿元至2亿元,同比下滑超过93%

从交付量来看,9月单月交付33,951辆,不仅同比大幅下滑,更跌出了新造车品牌前五的位置。

这一增速远低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水平,也落后于部分竞争对手。

环比数据有所改善但同比大幅下滑,显示理想汽车面临增长瓶颈。

曾经支撑理想销量半壁江山的L系列车型,市场竞争力明显减弱。

9月份,理想L9月销只有3,787辆,被其视为直接竞品、且价格更高的问界M9,销量达到了10,503辆。

L8和L7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9月共计交付新车8,442辆。

理想汽车2025年展望:销量下调与盈利背后的转型阵痛-有驾

02 机构展望:市场预期趋于保守

资本市场对理想汽车的预期也随之调整,多家机构虽维持买入评级,但纷纷关注其销量及产品定价压力。

汇丰研究近期将理想汽车2025至2027年销量预测下调22%至31%,相应地将盈利预测下调55%、42%及31%。

该行维持理想汽车的“买入”评级,但将港股目标价由142元下调至118元,考虑到EREV组合的销量及定价存在压力。

交银国际更为谨慎,直接下调理想汽车评级至“中性”,目标价下调22%。

理想港股股价也从2025年3月138.3港元/股,跌至10月17日收盘的84.95港元/股。

机构普遍关注理想汽车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定价能力,以及纯电新车型能否如期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03 挑战分析:护城河遭受多方冲击

理想汽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

曾经的技术优势被快速稀释。增程式技术不再是理想的“特点”。

同级别车型中,问界M系列依托华为的技术加持和品牌背书,快速得到消费者认可。

更大众的市场中,零跑汽车自2024年戴着“小理想”的标签如一匹黑马“杀”出突围,今年9月,零跑月销突破了6万辆

此外,昔日主打纯电车型的友商,也在发力增程车型。近日,小鹏汽车新的增程车型小鹏P7+增程版和小鹏G6增程版已经在工信部公示。

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的同时,增程市场的增速却正在骤降。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纯电动市场(批发)同比增速32.4%,插混同比增速8.4%,增程同比增速只有8.7%

新势力中的纯电动与增程的结构占比从去年的50%:50%变为70%:30%。

更为关键的是,理想汽车在产品设计层面长期依赖的“套娃”策略,其潜藏的弊端正随着行业环境变化逐渐浮出水面。

市场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9月共有70余款新车上市。

这些新车不仅在动力技术、智能配置上各有突破,在外观设计上更是力求差异化。

而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理想L系列车型高度趋同的外观设计,逐渐失去了初期的辨识度优势,反而让消费者产生了明显的审美疲劳。

04 转型举措:纯电战略与组织优化

面对市场挑战,理想汽车正积极推进多项转型举措。

纯电战略是理想2025年最重要的布局。公司已于9月26日正式发布新形态五座SUV——理想i6,全国统一零售价24.98万元,并于9月27日起正式开启交付。

理想i6采用“鲨鱼形态”原创设计,基于原生纯电架构打造。

全系标配87.3度全新5C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最高可达720公里。

为支持纯电车型推广,理想汽车积极建设补能网络。截至9月26日,理想汽车已上线超过3300座超充站和超过18,000根超充桩

理想汽车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车企高速超充网络,超过1000座高速超充站覆盖全国“九纵九横”高速公路核心路段,平均间隔150公里。

组织架构调整是理想的另一重要举措。理想汽车撤销了今年3月刚按地区设置的“五大战区”,改为由总部直接管理覆盖全国的23个区域

同时,新增“销售运营”和“市场营销”两个部门,由总部统一调度资源,为一线销售团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理想一系列调整旨在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避免区域之间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终端销售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

理想汽车2025年展望:销量下调与盈利背后的转型阵痛-有驾

05 产品迭代:L系列回炉与i6上市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压力,理想汽车在产品层面正在进行紧急调整。

曾被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寄予厚望的纯电系列,市场表现喜忧参半。

作为纯电系列首款SUV车型,理想i8的上市一度被看成是“哑火”。上市首月,理想i8的销量仅有2,212辆。

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9月理想i8实现了5,716辆的月销量,确实算得上“高走”,但与李想此前定下的销量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另一款被理想称之为全新形态的五座SUV理想i6,于9月27日启动交付,如今对理想销量的贡献,还尚不可知。

面对市场对理想i8的质疑,李想在个人微博上表示,理想的全新车系大多是“低开高走”。他解释道,“低开”是因为理想在产品方面坚持“ThinkDifferent”,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解决方案与其他品牌存在差异,初期难以被市场快速接受;而“高走”则是因为产品能够踏踏实实地解决用户需求与痛点,随着口碑和NPS(净推荐值)的提升,销量自然会逐步上涨。

除了纯电车型,作为理想“起家之本”的L系列,其改款产品的市场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决定了理想能否在2025年底至2026年扭转颓势。

近日,有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大改款的理想L系列频繁出现在马路上了。看前脸保险杠没有那么倾斜了。重头戏是,理想加入了后轮转向,估计还有更高级的线控转向。”

上述博主进一步提到,“此次L系列并不是中期改款,而是换代,会有全新的底盘和发动机,快的话12月,慢的话明年第一季度上市。”

06 前景展望:短期阵痛与长期布局

从产品周期来看,2026年才是理想真正的产品大年。

L系列将迎来诞生后的第一次重大改款,力度会比前两次小改款大得多。

动力方面,改款车型将会搭载理想第三代增程动力系统。

外观、底盘、内饰和芯片等方面也将有全面升级,这有望一举突破连续几年的停滞局面。

汇丰研究指出,理想汽车上月底发布新中大型五座纯电动SUV理想i6,推出后表现强劲,预料可推动公司第四季销量大幅反弹。

该行认为,理想的美股股价过去四个月已下跌10%,相对于同期标普500指数累涨14%,相信市场已大致消化相关影响,预计更新的MEGA、新车i8及i6等纯电动汽车(BEV)的销量增长,可在第四季起成为其股价催化剂。

长期战略方面,理想正加速AI技术研发和海外市场拓展

公司计划将研发费用提升至高水平,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巨大。

同时,2025年也是理想汽车的“海外业务正式启动元年”,公司已在德国、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并主攻中东市场。

理想汽车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表示:“理想汽车今年会通过产品升级、扩大销售网络、加强营销,同时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来实现销量增长突破。”

回望2025年前三季度的表现,理想汽车正如一艘处于转型漩涡中的巨轮。

千亿现金储备是其穿越周期的底气,但纯电车型的市场接受度将决定其能否重回增长轨道。

在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中,短期阵痛或许是为了更长远的健康发展。

如果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欢迎关注36策公众号。

理想汽车2025年展望:销量下调与盈利背后的转型阵痛-有驾

声明: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图片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出处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