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修摩托的老秦总念叨,哪有厂家这么玩,250排量直接砸进了150的价位。前几天借了辆力刻250GT,蹲在车行冷风里扒拉半小时,越看越觉新鲜。这家伙骨子里其实还是自家那台GT350的娘胎货色,但哪怕气缸换成小一号,嘴里念叨的技术全没打折——有点像是把山珍海味全喂进一个筷子盒。
你查查账面参数,16.5千瓦,听着跟隔壁二手市场的老鬼车仿佛一回事。可实际上路腔调全变。发动机一旦给油,低扭来得稀里哗啦,5000转就全顶出来了。对比别家同排量,普遍要拖到6500转才舍得亮家底。上回老张拉着我跑国道,货车后头一个加速,“唰”一下感觉镜子里全世界都缩小了,路上的尘土打自己裤脚上,空空荡荡的。
穿盘山路那节最透气。发卡弯接着坡,别说松劲儿,就是脑袋走神动力都还撑你。不说谎,那天夜里小雨路滑,前轮有点踩不住,幸亏起步没炸胡,边上车队的人都在龟速慢磨。实际体会下来,座下这块铁疙瘩比骑友那台300cc耐躁。听他们后来说,300在海拔四千米就喘着粗气往前挪,GT250却没啥憋闷劲。说什么“高原动力衰减仅人家三分之一”,车友群里都在转,说不清真的假的,反正骑着省心。
那厂家承诺的“三年五万公里保修”,本地售后妹子嘴快,笑说这保修都赶上拉煤车了。“真能骑死咱再说,零头你自己算!” 楼上老李顺嘴加一句,“上回斯太尔都修不过这行程。”
行车最省心地方,油箱大胃王,13升,油耗3.5个油,刨去理论,都能跑小三百公里。车友胡子大哥据说一箱最长刷到352公里,说再跑就得脚蹬了。CVT那口变速箱,起步谁都稳当。经常碰见等红灯,跟一堆仿赛在一块儿,人家马仔发动机咆哮半天,GT250早没影儿,安安稳稳第二个路口继续等下一个灯。
这一代摩旅,不坐舒服了谁还当傻子长途拼浪?那意大利式分区座垫,表面像奶牛皮,屁股冒汗的时候尤其服帖。就冲这造型,隔壁街小冯看了两眼都想拿去家里当小板凳——不唬你,我一口气骑四小时,下车都没骂娘。见过更离谱的段子,西郊快递佬用这座桶拉包裹,原厂储物桶憋进了全盔+半盔,前边小格正好塞下个华为mate,买菜接孙子都能派点用场。
话说回来,力刻加边箱虽没明说,却有改装口,叼根烟的老钱师傅一拍大腿:“再给俩箱子,别说摩托,搬家都能用这台车顶班。”
车身骨架那点,厂家说是机器人焊金钢网架,群友老马前阵子过县道误进修路地,几百米烂石子,摇得头晕脑涨。到最后,车架没歪一道,就是避震踩着点咣当咣当,本地老保养说比身边奔驰E加装的还顶事。那个后减震带预载可调,有次调软点专门跨减速带,确实滤震能耐带劲。
安全方面,这回上了双盘八活塞卡钳。刹车踩下去,群里测过只要三十七米多一点,比同级短了一截。有个车友冷雨天切入主道,新手手抖了一下,多亏这刹停距离救命;不然隔天估摸得上本地新闻。“ABS和TCS都带,四条轮胎死活刹得住。”雨后那种青石板路,后轮一跳一跳,心里头还是塌实。
再琐碎说一句轮胎,这回整得比以往离谱。带凯夫拉防割层,听修理铺老李说能抗三吨多切力,还专门多了根风筝线防拉层,春天出去越野乱七八糟的瓶子渣玻璃碴,全都一点不怵。保养店师傅边修边念叨,“啧,这胎换得太慢,我们怎么挣钱。”
其实,这车还有点坑人,仪表盘最右下有个电子参数自检挡,一路开着,偶尔会闪“主传动温度过高”警告,回厂一问,居然是感应灵敏度太高,联系厂家给调节了参数。还有一次碰上麦田刮大风,前遮风板晃得厉害,后来加固螺丝才消音。你要不仔细倒真忽略了。
行业圈子里有师傅闲聊,说力刻这车味道有点像刚毕业的小技术控,喜欢藏点东西不声张。你看似买了150的价,拉了250的动力,掏开发现350那套加装件也都能凑进去。有车行老板悄声嘀咕,隔壁厂家本想涨价,看到这台GT250市场一沉默,一个月连标都没敢贴。
邻居老陈前两天偷偷转让了一台同款,上一任二手车贩接手都不舍得自己用。街口饭店老板还嚷嚷,等会把新买的边箱试试能不能蹭俩西瓜。
你问我下回去哪?大概还得靠着这台铁憨憨,继续踩烂二环路那一堆减速带。群里调侃,说再这么怼,搞不好明年又出个250变193价的,也不稀罕,反正路还长着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