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入赛道,SU7限量亮相,性能配置全披露

谁能想到,手机圈的“性价比之王”小米,摇身一变,竟然杀入汽车界,还一脚踹进了那些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赛道领域。

咱不说别的,一辆标价81.49万的“小米SU7 Ultra纽北限量版”横空出世,这名字听着就够唬人的吧。

小米造车入赛道,SU7限量亮相,性能配置全披露-有驾

说起来,手机、家电都玩得溜溜的小米,突然给你扒拉出一台让传统车企都惊掉下巴的赛车——那画面还真有点穿越感。

你会不会有那么一丝疑问:小米真的懂赛车?还是单纯给有钱玩家提供一个“炫富新选项”?

大家都知道,纽博格林赛道被叫做“绿色地狱”,能在那儿刷成绩的,往往不是浪得虚名。

小米造车入赛道,SU7限量亮相,性能配置全披露-有驾

可这SU7 Ultra纽北限量版,不但在原型车时期就蹭蹭刷出好成绩,量产版也毫不逊色地登上了各大国内赛道榜单。

一百台全球限量,其中首批只发十台,这种“饥饿营销”套路,小米算是玩明白了。

一辆81.49万的“小米”,到底值不值?还是说只存了个噱头?

行吧,咱们挨个扒一扒,看看小米汽车这局怎么玩的,还能憋出什么花样。

这车一亮相,就很明显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现场那个“有钱人玩具”气场直接拉满。

小米造车入赛道,SU7限量亮相,性能配置全披露-有驾

车展上,没几个观众能坐一坐正宗赛车桶椅,感受六点式安全带的束缚,心里不嘚瑟一下都算白来了。

其实,这车造型一出场就把风格写在脸上——碳纤维机舱盖,双风道走线,那种酷感跟手机上的渐变色有什么共同点?没啥。但在这里,视觉冲击力直接拉满。

前铲夸张到仿佛告诉你:“别靠近我,我不是好惹的货!”风刀这些运动套件一上,就是不让你怀疑它跟那些温顺代步车不是一路人。

底盘下面藏得深一点,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底护板悄悄布置起来。

你可别以为是贴一些“装饰拉花”。

这玩意儿真到了高速时,能让整个车身多出44公斤下压力,简单说就是开快了不容易“飘”。

有网民调侃:“开得起这车的,下压力都压不住钱包。”

看车侧吧,那21英寸的“U”字锻造轮毂,五辐这造型跟“Ultra”字母直接咬边,不知道工厂是不是为此精心设计了一下。

前轮对向六活塞制动卡钳,别问啥用,老司机路过都要说一句:“刹得住,才敢飙!”

可套路还没完,后轮比前轮宽,搞了个鸳鸯胎。

前轮265毫米,后轮305毫米,直接让抓地力“起飞”。

这设置不是随便糊弄的,跑赛道就得这么狠。

细看车展现场实拍,那车身贴花和尾翼,不但跟原型车同款,还用碳纤维拉“派头”,尾部巨大尾翼直接告诉你“俺是赛道野兽,别拿我当家用买菜车。”

小米造车入赛道,SU7限量亮相,性能配置全披露-有驾

进了车内,小米不跟你玩复杂仪式感。

座椅直接赛道桶椅,六点式安全带,想舒服?洗洗睡吧。

这类安全带不是跟你搞花活,就是实打实撸比赛用。

烙印着纽北赛道图标,生怕你忘了这车的“来头”。

后排直接不要了,座椅拆掉,半幅钢制防滚架上岗。

这是给安全和刚度来点硬货,数据给出来,扭转刚度提升12%,车重还能瘦身30公斤。

安全感和轻盈,拿捏得死死的。

动力那边,小米走的是“稳健路线”。

没有跟风做动力狂飙,规规矩矩用标准的三电机总功率1138kW系统。

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也是赛道专用高功率版本,不光能5.2C狂充,更能把峰值电压拉到897V。

你要问有啥用,讲真,就是让你充电速度快到像插电一样轻松,加速1.98秒破百。

小米造车入赛道,SU7限量亮相,性能配置全披露-有驾

数据挺吓人,实际路上开,是不是能踩出来这么猛,真得看你有没有胆。

底盘悬架部分,小米不吝啬,直接标配了倍适登EVO R for Ultra绞牙减振器套装。

玩车懂的都知道,这货在标准版里面得加钱选装,限量版就是“不差钱”。

除此之外,ENDLESS MA45B高性能制动片、1.7平方米的碳纤维车顶,这些过去被归为“竞速套装”的硬核配置,统统集齐。

小米造车入赛道,SU7限量亮相,性能配置全披露-有驾

你要的“狠货”,小米都给塞进去了。

用时髦点的话讲,这车是把赛道范和性能派的“浪漫”直接砸在你脸上——花钱买爽快,那就别在意舒不舒服了。

回头看一眼,小米SU7 Ultra纽北限量版,确实是给土豪准备的。

赛道桶椅和安全带这些东西,平时开着不是给你摸鱼用的,就是让你“憋着劲儿”。

后排都换了钢制防滚架,这配置,他能告诉你“家用?路用?都不是,为性能服务。”

有网友调侃这车:“买来不是上班接娃,是去赛道‘下场’,见证速度与激情。”

小米造车入赛道,SU7限量亮相,性能配置全披露-有驾

归根结底,小米这一波,算是晚进场、却没走弯路。

拥抱新鲜势力,别人在技术里转圈,他直接用成绩砸脸。

全球认证的绿色赛道刷榜,品牌形象就这么“燎原”。

“产品力说话”,用最硬核的指标站台。

小米己用自己速度和技术,把赛道玩成自家流量池。

有钱人买来炫技,车迷买来冲榜,普通人看看也能添点谈资。

关键是,小米并没打算让赛道技术只留在这台“天价玩具”上,赛道化的技术会慢慢往常规产品下放,未来,谁说不定你买个普通小米车,也有一点“速度的影子”。

再说点八卦,有网友调侃小米造车:“雷总这么努力,手机没丢,电动车也没掉链子,教科书里的正向循环真实上演了。”

其实,对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赛道不是终点,而是一种标签。

你敢在“绿色地狱”拼成绩,大家就不敢小瞧你。

但限量、溢价、光环,最终绕不开那个实际问题——性能车市场受众,是真偏小众。

绝大多数消费者,买车倒不图赛道桶椅,更多是图个“品牌故事”和性能光环,在社交圈“嘴一嘴”也过瘾。

小米汽车的策略,归结着就是“用产品进击,用成绩做宣传”,不靠营销嘴皮子。

用户真体验,品牌真实力,不靠头条,把口碑做出来,效果才扎实。

说到这里,回头再想想81.49万买个小米,你会考虑吗?

如果你钱包够厚,还真的想在赛道风骚一下,这台“纽北限量版”妥妥可以给你溜一圈。

但要是真奔着家用舒适去,可能坐上桶椅那一刻你就后悔了。

有网友说:“小米是为懂它的人造车,不懂的,拿来也就当个谈资。”

这种极端竞速范儿的产品,品牌光环是够亮,使用场景却这般分明。

说白了,小米造车,是把科技宅的“极客情怀”搬上了车轮。

有人追,有人看,还有人吐槽——都有道理。

最后,这种限量款,是拼个性,也是拼实力。

对于喜欢赛道、懂性能的你,也许这才是心中“理想座驾”。

对大多数只能云上观赏的吃瓜群众,小米造车,就像手机圈当年那句:“为发烧而生”,只不过这次烧的,是四个轮子。

话说回来,小米这套“产品力打天下”策略,还真让不少人刮目相看,不跟风、不凑热闹,专搞硬核配置,谁敢说不是现象级案例。

未来几年,赛道化基因会不会慢慢下放到主流车型,普通人也能花“小钱”尝点“赛道滋味”,这件事,咱还真有点期待。

谁说玩车不过是玩个性价比呢?

小米汽车破圈之后,“有钱人的玩具”说不定也能变成“大家的玩具”——这结局,好戏还在后头。

你怎么看?如果给你81万预算,是买极限性能车爽一把,还是低调买个家用好日子?留言说说,一起聊聊你眼中的小米造车新风向!

小米造车入赛道,SU7限量亮相,性能配置全披露-有驾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