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握独家王牌!磷酸铁锂技术壁垒高筑,欧美同行跌入成本深渊!

十年?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圈子里,十年都能换一个朝代了。

就在几年前,我们聊起电动车,嘴里念叨的还都是松下、LG。那时候的国内车企,想拿一块好点的三元锂电池,要么加钱,要么就得排队看人家的脸色。

没办法,谁让日韩企业手里攥着全球八成的市场,人家就是规矩。高端电动车用三元锂,这在当时是铁律,是身份的象征,谁敢不从?

可谁能想到,这天,说变就变了。当年那个被瞧不上、被认为是“低端货”的磷酸铁锂电池,今年在国内的装车量,一脚油门踩过了80%,在全球市场,更是直接把三元锂给掀翻在地。

宁德时代握独家王牌!磷酸铁锂技术壁垒高筑,欧美同行跌入成本深渊!-有驾

押错宝,满盘皆输

几年前,三元锂电池就是电动车界的“天选之子”。能量密度高,这可是它的看家本领,直接关系到车子能跑多远。特斯拉、宝马、奔驰这些大牌,想都不想,一头就扎进了三元锂的怀抱。

这玩意儿确实能打,续航实打实地给你往上堆。可风光的背后,代价也不小。

三元锂就像个成绩好但脾气巨差的优等生,热失蒙温度才200℃,稍微有点磕碰或者过热,说翻脸就翻脸,起火风险嗖嗖往上涨。

更要命的是它的寿命,充放电个一两千次就开始掉链子,电池容量哗哗地掉。对车主来说,几年后换电池的钱,想想都肉疼。

最让车企们睡不着觉的,还是它的原材料。三元锂离不开一个叫“钴”的贵金属,这玩意儿比黄金还精贵,全球七成的产量都捏在刚果(金)手里。这就等于整个产业链的脖子,都伸出去让别人掐着,人家一不高兴,你就得断气。

宁德时代握独家王牌!磷酸铁锂技术壁垒高筑,欧美同行跌入成本深渊!-有驾

一条“笨”路走到黑

就在全世界都挤破头去抢三元锂这块蛋糕的时候,中国的企业,像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却扭头选了一条当时谁都看不懂的路——死磕磷酸铁锂。

当时圈内圈外都觉得他们疯了,“高端用三元,低端用铁锂”,这都快写进教科书了。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天生吃亏,怎么跟人家玩?

但它有几个优点,是三元锂拍马也赶不上的。第一就是安全,热失控温度超过800℃,是三元锂的四倍。它那稳定的结构,决定了它是个“老实人”,天生就没啥火爆脾气。

其次是长寿。磷酸铁锂电池随随便便就能循环个三五千次,耐用度直接翻倍。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开到车报废,你可能都不用操心换电池的事儿。

最大的杀手锏,还是便宜。它压根不需要钴那种稀有玩意儿,原材料满大街都是,成本一下子就能比三元锂干掉两三成。在车企为了几块钱成本都能打起来的今天,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宁德时代握独家王牌!磷酸铁锂技术壁垒高筑,欧美同行跌入成本深渊!-有驾

把短板干成了王牌

当然,光有优点不行,你得把那块最短的板给补上。中国企业没在那干等着,硬是靠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技术操作,把磷酸铁锂的性能给拉了回来。

2020年,比亚迪直接扔了个王炸——刀片电池。它不跟你卷化学材料,跟你卷物理结构。通过把电芯做成又长又薄的“刀片”,直接把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拉高了50%,硬生生把续航给堆了上去。

宁德时代的路子更野,直接从材料根子上动刀,搞出了神行超充电池。用纳米技术把正极材料安排得明明白白,在同样大小的空间里,塞进去更多的料。续航、快充、安全,这几个让所有人都头疼的难题,它一口气全解决了。

更绝的是,宁德时代打市场还懂得看人下菜。欧洲人怕什么?怕冬天充电慢,怕跑长途续航虚。行,我给你俩“神器”:一款超长寿电池,质保12年100万公里,专治各种不服;另一款超充电池,零下20度充电,速度比LG快一倍。

你看看,当年日韩企业拿技术卡我们脖子,现在这攻守之势,是不是异也?

宁德时代握独家王牌!磷酸铁锂技术壁垒高筑,欧美同行跌入成本深渊!-有驾

打到你家门口去

当技术不再是问题,磷酸铁锂的成本和安全优势,就像开了闸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全球市场。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三元锂巨头,终于尝到了滋味。

今年,三星和LG这两家韩国巨头,才手忙脚乱地调转船头,宣布要把原来的三元锂产线改成磷酸铁锂。可是,晚了。中国企业早就挖好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护城河。

这条河,不只是技术,是整个产业链。从上游的矿,到中游的材料制造,再到下游的整车应用,我们已经自己玩成了一个闭环。

宁德时代更是棋高一着,早就把炮楼修到了对手的家门口。德国、匈牙利两大基地一开,直接给宝马、大众供货。25%的关税省了,运输成本降了三成。

大众有个车型要改电池参数?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一个星期搞定。LG想从波兰调货?对不起,请等两周。这种贴脸开大的打法,直接让日韩企业在欧洲的老家优势,碎了一地。

宁德时代握独家王牌!磷酸铁锂技术壁垒高筑,欧美同行跌入成本深渊!-有驾

结语

总有人说,宁德时代的成功是运气,是正好踩在了风口上。可哪有那么多凭空的运气?

回头看,它走的每一步,都是一场压上全部身家的豪赌。赌宝马合作,拿到了进军高端的船票;赌磷酸铁锂,赌对了技术方向,实现了弯道超车;现在,它赌全球化,把工厂开到了对手的心脏。

这一切的背后,是每年上百亿的研发投入,这个数字比松下和LG加起来都多。它告诉所有人,靠低价抢市场的老路走不通了,真正的壁垒,是用技术和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从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到今天领着世界跑。这不只是一家企业的逆袭。以后你在路上,不管看到挂着什么标的电动车,都别觉得意外,因为驱动它的那颗“心脏”,很可能就来自中国。这背后,是一个国家制造业,从大到强的真实写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