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买车,尤其是新能源车,绕不开一个话题,就是那个听起来特别高科技的“辅助驾驶”。
销售们说得天花乱坠,好像今天买了车,明天就能躺着从北京开到广州。
但咱老百姓心里都犯嘀咕:这玩意儿真靠谱吗?
尤其是在咱们国内这种路况,车多、人多,加塞变道更是家常便饭,那些宣传片里空无一人的高速公路,在现实里根本不存在。
这“智能驾驶”一上路,会不会变成“人工智障”,关键时刻掉链子,还得自己手忙脚乱地去救车?
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
最近,比亚迪就干了件挺有意思的事,他们组织了一场从深圳到惠州的跨城试驾,全程一百多公里,专门让大家体验他们宋L DM-i上的那套“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选的还是周末高峰期,这不明摆着是想在最难的“考场”上证明自己吗?
那咱们今天就借着这次实战,好好聊聊,这套系统到底是真有两把刷子,还是纯粹的噱头。
首先,得说说为啥从深圳开到惠州这条路算得上是“地狱难度”。
深圳的朋友都懂,周末想出去透个气,往东边走,大梅沙、大鹏、惠州,基本就这几个选择。
要命的是,这几个地方全在一条高速,叫惠深沿海高速。
平时这条路就堵得人心烦,一到周末,再加上暑假,那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迁徙活动”。
车子多到一眼望不到头,各种新手司机、路况不熟的外地车、赶时间的本地老手混杂在一起,简直就是对驾驶技术和心态的双重考验。
在这种路上测试辅助驾驶,可比在一条空旷的直路上跑一千公里有说服力多了。
如果系统能在这里游刃有余,那应付全国绝大部分路况,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次测试的主角,是比亚迪宋L DM-i上搭载的“天神之眼 C-辅助驾驶三目版”,官方代号叫DiPilot 100。
很多懂车的朋友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这套系统没有用激光雷达。
没错,这正是现在智能驾驶领域两条技术路线的分歧点。
一条路是以蔚来、小鹏为代表的,主张堆硬件,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能上的全给用上,追求的是感知的极致冗余和安全,但成本也高,一般都用在三十万以上的车型。
另一条路,就是以特斯拉和比亚迪为代表的,主张用纯视觉方案,核心思想是既然人开车主要靠两只眼睛,那么足够强大的摄像头和算法,也应该能解决问题,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成本可控,能让十几万、二十万的家用车也用上高级别的辅助驾驶。
比亚迪这套方案虽然没有激光雷达,但它的“眼睛”可一点不少,全车装了12个高清摄像头,5个高精度的毫米波雷达,还有12个超声波雷达,总共29个传感器,相当于给车子装了一圈360度无死角的“眼睛”和“耳朵”。
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海量信息,会交给比亚迪自己研发的“车载大脑”去处理,最终做出驾驶决策。
光说理论没用,咱们看看它在实际路上的表现。
在深圳的城市快速路上,车流就像无序的鱼群,随意穿插变道是常态。
很多辅助驾驶系统在这种环境下就容易“犯傻”,要么是反应太慢,被人连续加塞,开着憋屈;要么是反应太激进,旁边车稍微靠近一点就一脚急刹,坐车的人能被晃晕。
而宋L DM-i的表现,据试驾者反馈,可以用一个“稳”字来形容。
它能很从容地识别周围车辆的意图,对于那些突然插进来的车,它不是猛地一脚刹车,而是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样,提前、柔和地减速,给对方留出空间,整个过程非常平顺,不会让车里的人感到紧张。
甚至在一些路口,地面上的标线都快被磨没了,它依然能够准确地沿着正确的路径转弯,这说明它的视觉算法已经不单纯是识别“线”,而是在识别整个道路环境。
上了高速之后,这套系统的表现就更自如了。
开启高快领航功能后,它就像一个尽职的副驾驶,自动保持车道、调整车速、根据路况和导航信息进行超车变道。
这里有个特别值得说的细节,就是比亚迪通过OTA升级增加的一个叫“通行效率优先”的功能。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以前的自适应巡航,你设定时速120公里,只要前面没车,它就死板地跑到120,但如果当时整个车流的平均速度只有100,你这台车就显得特别突兀,反而不安全。
而这个新功能让车子变得更“聪明”,它会参考周围车辆的速度,智能地把自己的速度调整到和大家差不多的水平,既保证了效率,又能很和谐地融入车流中,这才是真正人性化的智能。
当然,最能体现辅助驾驶价值的,还是堵车路段。
在惠深沿海高速上走走停停,右脚在油门和刹车之间来回切换,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有了自动跟车功能,驾驶员就可以把双脚解放出来,车子会自动跟着前车起步、刹停,大大缓解了堵车的疲劳和烦躁。
除了功能本身,比亚迪在一些操作细节上的设计也挺用心的。
它的辅助驾驶启动开关,是一个独立的功能拨杆,就在方向盘左手边,驾驶员手握着方向盘就能轻松操作。
这看起来是个小事,但对比一下就知道它的好了。
现在很多新车为了追求所谓的“科技感”,把各种功能都集成到中控大屏里,或者藏在复杂的菜单里,开车的时候想用个功能,还得低头去找、去点,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比亚迪这种保留物理按键的做法,虽然看起来有点“传统”,但对于驾驶这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行为来说,恰恰是最安全、最高效的设计,学习成本几乎为零。
最后,也是最能体现比亚迪对自己技术自信的一点,就是他们推出了一个“泊车辅助系统责任险”。
说白了就是,只要你用的是比亚迪“天神之眼”的自动泊车功能,如果因为系统本身的问题,比如算法失误或者识别错误,导致了剐蹭事故,不管是修自己的车,还是赔别人的钱,比亚迪全都负责,而且不用你走保险,第二年的保费也不会涨。
这个承诺可以说是相当“硬核”了。
它等于直接告诉所有车主:“你放心用,出了问题我来兜底。”这不仅仅是一项售后服务,更是一种强大的技术自信的体现。
对于很多想尝试新科技,但又担心可靠性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它让智能驾驶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技术参数,而是一个有温度、有保障的可靠伙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