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雅迪卖出了1302万台电动车,销量仍是行业第一,仔细一看,这个数字比前一年锐减了348万台,跌幅超过20%。
同年九号电动车却以78.8%的增速狂飙。 一边是巨头销量“跌跌不休”,一边是新秀口碑“高歌猛进”。
路上越来越多的九号车主,似乎正在用钱包投票,悄悄改写电动车行业的竞争规则。
雅迪的销量宝座确实稳固。 全国超过4万家门店,从城市到乡镇无处不在,去年1302万台的销量虽然下滑,体量依然庞大。
它像是一个“全能选手”,产品线从千元级代步车到高端电摩全覆盖,石墨烯电池技术号称能扛住零下10℃低温,TTFAR增程系统也被作为主打卖点。
对于追求实用、看重售后便捷性的用户,雅迪的渠道和品牌认知度依然是巨大优势。
问题也出在这种“大而全”上。 车型太多太杂,从一千多到六千多的车都有,质量把控难免吃力。
黑猫投诉平台上近4000条投诉中,不少指向电池“虚标续航”。 2024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的不合格电动自行车名单里,也能看到雅迪的身影。
这些因素叠加2024年的行业调整期和电池安全事件影响,导致其经销商库存积压,最终反映为营收下滑18.8%、净利润腰斩的超51%跌幅。
九号电动车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 它不拼价格战,大部分车型集中在4000-6000元区间,车型数量精而不多。
它的核心竞争力是“智能化”,而且是把高端智能功能下放到全系车型,连最便宜的A30系列都配备了感应解锁、APP控车等核心功能。
九号的RideyGO系统支持无钥匙启动、骑行轨迹记录,OTA升级,年轻人觉得这不像电动车,更像个“大玩具”。 鲁大师的智能化榜单上,九号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九号特别擅长打“年轻牌”。 它的用户群里,35岁以下年轻人占到80%,请的代言人也是易烊千玺。
社群运营是其另一大特色,各地粉丝群内用户可以直接反馈意见,这种参与感极强的模式,很像早期小米的玩法,也让九号在年轻群体中的口碑持续发酵。
在安全技术上,九号也下了功夫。 IPX7级防水电池能做到泡水半小时仍正常使用,部分车型还加入了线性ABS防抱死和TCS牵引力控制系统,提升湿滑路面的操控稳定性。 这些细节虽然不像续航里程那样直观,却实实在在地增加了用户的好感度。
雅迪并非没有危机感。 2025年一季度,其销量反弹至400万台,同时积极布局固态电池合作、推出聚焦女性市场的摩登系列,并尝试与百度地图合作开发智能导航功能。 在消费者感知最强烈的整车智能化体验上,雅迪的生态尚未形成足够鲜明的标签。
从市场格局看,7000元以上的高端电动车市场,九号和小牛共同占据了超过95%的份额,雅迪在这一领域的存在感仅约4%。
这表明,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雅迪在高端市场的号召力与其整体销量地位并不匹配。
电动车行业早已过了“能跑就行”的粗放阶段。 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开始追求更智能的交互、更可靠的安全性能和更个性化的设计。
销量数字衡量的是过去的市场份额,用户口碑,或许更能预示未来的品牌走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