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还真难想象一台5米2的大块头SUV狗刨着渡江的画面。现场测试当天,工程师们像准备参加一场水上运动会,忙得满头大汗。G700缓缓驶进模拟河道,水面激起层层涟漪。涡轮推进装置发出沉闷的轰鸣,一位老哥调侃:“这车能下水,不知道能不能下锅。”水花,不仅淹没了车胎,还让我的职业好奇心一点点淹没了。

看到捷途纵横G700以32.99万的价格现身秀场,我忍不住脑补起一种“双标现场”的画风:一边是深咖色西装的高管手捧香槟,另一边是工装裤工程师不动声色地查验涉水深度……出厂表演,仿佛变成了公路与洪水的拉锯战。

5198mm的车长,2050mm/1956mm的宽高,加上2870mm的轴距——这数据摆在纸面上,比常见越野SUV更“敦厚”,但不是傻大个儿。每条筋线、每个转角都像手术刀下的缝合,掺杂了点精神分裂:既要硬派越野的张扬感,也要新势力汽车的智能范儿。这么一个身兼数职的主儿,没点“黑化”心思是做不了的。

说实话,全尺寸硬派SUV扎堆早就不是新闻。但能做到“水陆两栖”、还能唱跳rap的,那确实一天到晚也遇不到几个。市场上大部分所谓“硬派”只是停留在外壳与宣传语上,底子还是老实本分的城市SUV结构。真正的非承载车身结构,搭配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架、差速锁、空气悬架,这种“三大件”才是越野爱好者的硬货。而捷途G700显然在这些关节处卡得满分。

但越野这回事儿,不能只比拳头大。智能化座舱成了拼刺刀的新战场。G700没忘给自己贴“新势力”的标签:35.4英寸带鱼屏,五屏联动、远程后视镜、座舱沉浸感应,甚至连副驾屏幕的“仪式感”都预留着。芯片用的是高通骁龙8255——介于主流和高端之间,算力肯定够用,但对于那群“配置党”来说,不是最贵就不够劲。明明已经“刀刀到肉”,还得被吹毛求疵挑一遍。职业病这东西,真不是只有我们法医队里有。

舒适性呢?全车加热、通风、按摩覆盖,每一张座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后排还能电动调节、加小桌板,隔音玻璃、香氛、Lexicon音响,放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能“按头豪华”。只是这些功能说出来,难免有点像在拉清单,总觉得哪儿怪怪的。比如高配座椅要按摩,低配也有,小孩儿都能直接“放平睡觉”,这幅画面我都替后备箱里的旧工具箱汗颜。

动力部分,捷途G700用上了鲲鹏超能混动CDM-O系统,2.0T发动机加双电机,百公里加速4.6秒、功率665kW、1135N·m扭矩。数据堆砌得让人“眼球超载”,仿佛一脚油门能送你穿越空间裂缝。150km纯电续航可能让主流插电党略微皱眉,心里嘟囔“续航焦虑”,不过一想到10分钟快充和1400km总续航,大家又欢迎这盘“大补套餐”。就是不知道,在这个油价被吐槽得像“北方雾霾”的季节,谁还有勇气去挑战用电通勤和混动巡航的极限呢?

最“狠”的部分无疑是所谓的纵横方舟两栖技术。军工级涡轮推进器、1.05m吃水深度、最大4.5节航速。听上去像是设计者看了太多童年水陆坦克广告,燃了把火下了单。但现实一点,只有70万至尊航行版才配备两栖系统,还得经过官方培训和用户资格认证。大部分人要体验也只是“看看热闹”,真想开上水还能不能随便拍视频,那可得琢磨琢磨是不是要先买套救生衣、顺便约上消防队邻居蹲一场。

底盘配置也没含糊。双差速锁、中央锁止、空气悬架、CDC调节,涉水感应什么的全都齐活。一部分工程师天天琢磨怎么去“卷越野”,另一部分市场部门则想方设法往豪华和智能化上加码。既然这车身价已经步步高升,入门售价就到32.99万,高配70万,捷途这是嫌20万级卷得不够猛,直接跟理想、“问界”去抢那部分市场。

专业视角来看,G700集成了几乎目前能在自主品牌玩到的所有技术栈:非承载车身、混合动力、数字座舱、差速锁、空气悬架、甚至“能下水”。但这种“既要又要还要还能”路线,是否真的能满足极端消费者的幻想?还是只是一次市场的自我试验?不否认,这车的参数和功能对多路况自驾、硬核越野甚至“偶尔划水”用户来说很有吸引力。但智能化与硬派之间的取舍,到底是兼得,还是终有取舍,没人能拍胸脯保证。毕竟,“什么都要,就什么都难。”

有时候我会思考职业惯性——法医的日常是证据链,一环不漏,判定因果。汽车其实也一样,只不过厂家把“证据”叫“数据”,消费者则用“体验”去回读真相。G700在桌面上的一切都无懈可击,但在真实的市场场景里,谁会是那个愿意为了两栖能力多花三四十万,顺便考个“水上驾驶证”的用户?有钱人越野,还是工程师娱乐,是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稍微自嘲一句——我们调侃法医总是“见惯生死”,觉得汽车圈也差不多,“见惯车型”。近年来车型都是一边在卷性能,一边在卷智能,“科技越野”变得跟“凉白开”一样日常。G700这种“浮夸与现实并存”的组合拳,类似开卡丁车顺带玩热气球,感官体验一箩筐,能不能真正落地还得看市场的胃口。万一哪天真有路面积水再遇到暴雨,说不定能成为朋友圈最靓的“野生水上救援工具”——不过,请记得买保险。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捷途G700新车亮相,水陆两栖测试,智能座舱配置详解-有驾

收个小尾巴。捷途G700这一招,不是没有勇气,也不是没有技术,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需求。你会不会多花几十万买一辆能下水又能按摩的SUV?还是觉得硬派就该回归硬核,智能就该贴近日常?技术突破和市场预期,本来就像涉水深度一样,文档里写着970mm,现实里未必都能踩到底。你会怎么选?这是个有意思的命题。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