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把保养手册拍在桌上,4S店的售后再也不敢忽悠我了

讲真,每次开车去4S店,我都感觉自己不是去保养,是去渡劫。售后顾问那张嘴,堪比加特林,热情洋溢地给你扫射一堆听起来不干就会原地爆炸的项目,什么“深度养护”、“纳米级修复”,我一度怀疑他们是不是背地里偷偷进修了《道诡异仙》,准备给我这台工业垃圾开光。

这根本不是保养,这是一场大型的角色扮演游戏。售后顾问扮演循循善诱的修仙导师,而你,就是那个天赋异禀但兜里没钱的废柴主角。他告诉你,你的“车体”积碳严重,真气(机油)浑浊,再不来一发“伐经洗髓套餐”,马上就要修为尽失,走火入魔。

自从我把保养手册拍在桌上,4S店的售后再也不敢忽悠我了-有驾

坏了,菜了,感觉下一秒我的车就要爆了。

第一个大招,永远是发动机深度清洗。这四个字,自带一种玄学光环,听起来就像少林寺的扫地僧要给你打通任督二脉。顾问会拿出一个内窥镜,伸进你的发动机里,指着一小块黑色的东西,用一种发现癌细胞的语气告诉你:“哥,你看,积碳,很严重了。”那个表情,沉痛得好像你的发动机不是积碳,是长了舍利子。

但真相是什么?真相是,现在的机油,尤其是全合成的,自己就是个清洁工,天天在发动机里996,清洁、润滑、散热一条龙服务。你只要按时给它换粮草(机油机滤),它就能自己玩儿得很好。你非要花一千多块钱整个“深度清洗”,本质上就是请了个钟点工,去给你家那个全自动扫地机器人擦屁股。多余,且侮辱了机器人。更骚的是,有些清洗剂跟卸妆水一样野蛮,腐蚀性极强,积碳是没了,发动机的内壁也快包浆了,属于是杀敌一百,自损三千。这不叫保养,这叫自爆卡车。

然后就是夏天必备的保留曲目:空调系统清洗。他们会给你看一段视频,号称“可视化杀菌”,画面里烟雾缭绕,仿佛雷电法王杨永信在给你家的空调管道电疗。一套下来三百起步,多则五六百。可实际上呢?我告诉你,90%的空调异味,换个几十块钱的空调滤芯就能解决。剩下的10%,买一瓶十几块的空调清洗剂自己喷两下,效果一模一样。

这套“可视化杀菌”的成本,可能还不如你中午吃的那份猪脚饭。4S店员工自己都绷不住了,说就是换滤芯的时候顺手“呲呲”两下,然后工时费直接给你超级加倍。这操作,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连夜把水滴开过来给你点个赞,因为你为地球的GDP做出了卓越贡献。

自从我把保养手册拍在桌上,4S店的售后再也不敢忽悠我了-有驾

当然,还有各种打包的清洗套餐,节气门清洗、油路清洗、三元催化清洗,听着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经历过这些。有一次我的车怠速有点抖,顾问立刻推荐了全套清洗,报价2000+。我当时就想,我这车是得了什么绝症吗?需要直接上ICU?后来我找了个路边摊老师傅,花了80块钱拆下来洗了洗节气门,问题解决了。

4S店的逻辑不是治病,是卖药。你只是有点咳嗽,他建议你直接化疗。因为化疗利润高。他们把成本几十块的清洗剂,包装成延年益寿的仙丹,卖你五百块。这钱花的,简直就是对脑干的侮辱!他们不是在修车,他们是在重塑你的消费观。让你坚信,大力才能出奇迹,钱能摆平一切。

说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卖假药的,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包装得神神叨叨。但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运行的。

还有轮胎保养,什么轮胎打蜡、增光养护,纯属给轮胎做美甲。看起来乌黑锃亮,像是刚从煤矿里挖出来,但对性能和寿命有半毛钱关系吗?没有。轮胎是橡胶,老化是物理定律,你给它抹金子它也得老。这就好像一个老大爷,你天天给他敷海蓝之谜,他能变成吴彦祖吗?不能。他只会变成一个皮肤很好的老大爷。与其花这冤枉钱,不如多看看胎压,比什么都强。

自从我把保养手册拍在桌上,4S店的售后再也不敢忽悠我了-有驾

Speaking of shiny things, I recently saw a pigeon trying to fight its own reflection in a hubcap. For a solid five minutes. Sometimes I think that pigeon is a metaphor for a lot of things.

最后,万物的终极归宿,智商税的王冠——各种添加剂。燃油宝,发动机抗磨剂,这些小瓶子,简直就是4S店的印钞机。顾问会告诉你,这玩意儿是“液体黄金”,能清除积碳、提升动力、降低油耗,一瓶下去,你的五菱宏光能原地起飞,干翻法拉利。

就问你怕不怕?

但现实是,这些东西的效果,微乎其微。正规加油站的油品本身就含有清洁成分,你再加这个,属于是给方便面里加鲍鱼,不是不行,是没必要。高质量的机油本身就点满了抗磨损的技能点,你再加个抗磨剂,那叫“天赋溢出”,纯属浪费。这就像一个修仙者,已经吃了筑基丹,你非要再给他塞一把大米饭,说这个也能补充能量。是是是,能补充,但有意义吗?

所以,4S店为什么这么拼命?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这套话术很蠢,但架不住总有人信。核心就两个字:利润。换个机油机滤,明码标价,赚不了几个子儿。但这些清洗、养护、添加剂,成本像压缩毛巾,利润也像压缩毛巾,遇水则发,能膨胀到十倍以上。这已经不是商业了,这是魔法。

自从我把保养手册拍在桌上,4S店的售后再也不敢忽悠我了-有驾
自从我把保养手册拍在桌上,4S店的售后再也不敢忽悠我了-有驾

那么,我们这些凡人该如何对抗这种魔法?很简单,请出你的《养车天书》——也就是保养手册。手册上写的,就是必做的“主线任务”,照着做就行。手册上没写的,一概视为售后顾问为了冲业绩给你硬加的“付费DLC”,直接拒绝。下次去保养,当顾问开始他那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表演时,你就把保养手册拍在桌子上,告诉他:“同志,按纲领来,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最终的真理其实非常朴素:最好的保养,就是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并且严格遵循厂家给出的最基础、最无聊的保养周期。但能过,就是能过。至于那些听起来神乎其技的项目,不过是4S店为你精心搭建的一座消费主义的迪士尼乐园。进去逛逛可以,但别真以为里面的米老鼠会说话。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