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争夺战:家庭72分入围,个人172中1,你的选择决定未来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车牌争夺战:家庭72分入围,个人172中1,你的选择决定未来

北京车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25年9月26日。今年第二期摇号结果公布。普通车指标中签难度再创新高。基准中签比达到172:1。这意味着什么?每172个人中。只有1个幸运儿。而家庭申请者呢?他们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依然艰难。

数据显示。2024年6月的那次摇号。超62万个家庭。259万个人申请者。共同竞争仅有的9600个普通小客车指标。最终。家庭指标数5838个。个人指标数3762个。超六成指标被“无车家庭”摇中。家庭中签概率高于个人。这是政策刻意倾斜的结果。也是现实。

家庭申请。凭什么优势这么大?

核心在于积分规则。家庭积分由基础积分和阶梯积分组成。主申请人基础分2分。其他家庭成员各1分。这还没完。关键是阶梯积分放大效应。以往参加摇号的次数。都算数。不会白费。每多参加摇号6次(2021年前)或2次(2021年后)。阶梯数增加1。这个阶梯数会转换为积分。家庭申请人越多。代际数越多(最多3代)。积分公式还会进一步放大优势。尤其是包含配偶时。积分计算方式对核心家庭极为有利。

车牌争夺战:家庭72分入围,个人172中1,你的选择决定未来-有驾

举个例子。一个三代同堂的八口之家。假设有四人参加过摇号。个人阶梯数均为5。这个家庭的总积分会非常可观。其摇号中签倍率可能是个人首次参加摇号中签率的126倍。巨大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家庭可以同时申请普通指标和新能源指标。个人只能二选一。一年三次配置机会(5月新能源。6月和12月普通指标)。家庭都有机会参与。个人只能眼睁睁错过。

但家庭申请也有代价。一旦中签。所有家庭申请人十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指标。这是一锤子买卖。必须慎重。

个人申请。路在何方?

车牌争夺战:家庭72分入围,个人172中1,你的选择决定未来-有驾

个人的路。越来越窄。2025年第二期摇号。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通过审核数高达2,353,439个。而指标只有18,351个。中签率低至0.58%。绝望的数字。虽然有阶梯倍率。累计参加摇号次数越多。中签率会相应提升。但在如此庞大的基数面前。这种提升显得杯水车薪。摇号最久的个人申请者已经摇了77期。最高个人积分也仅为13分。而一个普通的无车家庭。积分超过这个数字并不难。在2020年一次性增发新能源指标时。家庭入围分数甚至达到了72分。高下立判。

新能源指标是另一条路。但同样拥挤。政策明确。新能源指标优先向“无车家庭”配置。比例逐年提高:2021年60%。2022年70%。2023年及以后达到80%。剩下的才给个人。这意味着个人新能源指标的“盘子”越来越小。轮候队伍却不见缩短。

你的策略。至关重要

面对现实。如何选择?

如果你符合条件。组建“无车家庭”几乎是唯一理性的选择。查看你的家庭成员。配偶、子女、双方父母。他们是否名下无车?是否符合“住所地在本市”的条件(如户口、居住证、连续社保纳税等)?整合资源。合力一击。胜算更大。

车牌争夺战:家庭72分入围,个人172中1,你的选择决定未来-有驾

对于积分较高的家庭。可以考虑优先争取新能源指标。毕竟。80%的配额倾向家庭。按积分排序。相对确定性更高。2025年政策解读提到。明年家庭新能源指标配置入围分数线可能进一步降低。机会。

个人申请者。如果年限不长。积分不高。可能需要重新评估等待的价值。或许。探索其他出行方式。如租赁、共享汽车。是更现实的选择。或者。审视自身。是否有可能通过婚姻或亲属关系。融入一个家庭申请单元。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组合成多个家庭申请。但这需要精细计算。确保整体利益最大化。

重要提醒:规则红线

无论家庭还是个人。必须清楚规则红线。婚姻、亲属关系必须真实。存续期需满一年。大数据核查严格。切勿试图通过“假结婚”等方式规避政策。一经查实。指标收回。纳入信用记录。后果严重。

名下多车的个人。只能更新一个指标。但2025年新政允许向更广泛范围的亲属(如祖父母、孙子女等)转移登记车辆。这为车辆在大家庭内流转提供了便利。但受让方也需符合条件。

指标有效期12个月。中签后逾期未使用。将受到惩罚。特别是家庭申请。可能导致整个家庭十年内失去申请资格。务必规划好购车计划。

这场关于车牌的博弈。规则复杂。概率残酷。但并非无迹可寻。理解政策。评估自身。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然后。或许还需要一点运气。祝你好运。

你。会选择家庭申请还是个人坚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