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月销过万是新势力品牌值得举杯相庆的里程碑,而今却成了留在牌桌上的“最低入场券”。2023年,理想汽车以月均3万+的销量一骑绝尘,蔚来、小鹏、零跑等品牌还在为“稳定破万”苦苦挣扎。传统大厂中,仅有广汽埃安和深蓝汽车勉强跨过月销一万的门槛。
仅仅两年后,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已天翻地覆。月销三万成为新门槛,零跑汽车以57,066辆的交付量领跑,小鹏、鸿蒙智行、小米、蔚来紧随其后,月销均突破3万。曾经的“优等生”理想汽车因转型阵痛跌出前三,而哪吒汽车更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停产危机。这场竞赛的残酷性在于: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持续进化的幸存者。
价格屠夫:性价比成为破局利器
观察2025年销量领跑的品牌,一个共同特征跃然纸上:上市价格低于市场预期。乐道L90以低于预售价的姿态登场,凭借换电模式和BaaS电池租用方案,成为蔚来翻身的“关键先生”;华为尊界将预售价从百万级砍至70.8万元起,直接杀入高端市场腹地;零跑B10更以9.98万元的起售价,将激光雷达、8295芯片等高阶配置下放至12万级市场。
价格战的背后,是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的较量。零跑汽车通过自研电池、电驱、智驾等70%核心系统,将三电系统自制率提升至80%,动力总成成本低于行业35%。这种“全栈自研+自建供应链”的模式,使其在10-20万元主流市场实现“高配低价”的降维打击。
技术军备竞赛:从单一参数到系统战争
当价格触达底线,技术竞赛便成为新的战场。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已进入“六边形战士”时代:
空间与续航:乐道L90、问界M8、理想i8三款25万-45万元级车型,均标配大空间和超长续航;
补能体系:理想i8的5C超快充(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对标乐道L90的换电模式,试图破解纯电车的里程焦虑;
智能化:问界M8搭载华为ADS 4.0高阶智驾系统,理想i8祭出VLA大模型,乐道L90则依托蔚来全栈自研的智能架构展开反击。
这场竞赛的本质,是从单一产品参数比拼,转向技术生态体系的综合较量。小米汽车凭借“人车家全生态”的协同效应,连续多月稳站3万+销量;鸿蒙智行通过“华为inside”模式,将手机、智能家居等终端流量导入汽车场景,形成独特的竞争壁垒。
未来之战:生态者生存
当头部品牌月销纷纷突破3万,新能源市场已进入“生态决定论”阶段。零跑的成功证明,通过硬件创新下探市场、供应链垂直整合控制成本,能在主流消费区间构建护城河;而华为、小米的入局,则揭示了“科技巨头+汽车制造”的跨界融合潜力。
2025年的新能源赛道,没有终局,只有不断刷新的生存法则。那些仍在为“月销一万”挣扎的品牌,或许终将明白:在技术迭代加速、消费者需求分化的今天,唯有构建涵盖技术、供应链、生态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在这场生死竞速中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