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CEO:我们把中国电动车运到底特律,拆了再装,美国车企过去太高傲,现在被中国电动车技术“打脸”,是时候要低头学习了!

“美国车企若继续低估中国技术,五年后我们只能在后视镜里追赶。”

彭博社8月22日在《底特律的警钟》社论里写下这句话,文章作者正是长期跟踪全球汽车供应链的资深编辑大卫·韦尔斯。

他把福特CEO吉姆·法利半年五赴中国、空运国产电动车回密歇根拆成零件的故事,放在头版最显眼的位置,标题只有一个词:谦逊。

福特CEO吉姆·法利表示:美国车企过去太高傲,现在被中国电动车技术“打脸”,是时候要低头学习了。

拆车不是新闻,拆完公开认输才是新闻。

法利在阿斯彭论坛的现场视频里,讲了一系列数据。

中国同级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比美国低18%,能量密度高8%;

国产激光雷达单价已压到500美元,而Luminar同规格产品仍要1000美元;

城区导航辅助驾驶日活用户数量,中国几家新势力加起来超过120万,Waymo和特斯拉在美国加起来不到10万。

我查了不少数据,发现这组差距并非“某家企业的灵光一现”,而是整条产业链的效率叠加。

中国占全球磷酸铁锂专利76%、稀土分离产能68%、车规级MCU本土替代率今年已冲到42%,每一个节点都在挤压美企的生存空间。

美方试图用封锁延缓追赶。

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把14纳米以下EDA工具列入出口管制。

今年5月,又把宁德时代列入“实体清单”观察名单。

可现实是,7纳米车规MCU已在比亚迪、地平线流片,台积电南京厂28纳米的征程5芯片照样跑256TOPS算力;宁德时代干脆在北美绑定福特建厂,技术照给,利润分成,绕过清单。

封锁线变成了一张筛子,漏下来的不是水,是订单。

更棘手的是供应链空心化。

美国本土20家低压铸造厂如今只剩2家,再关一家,福特电动座椅的齿条就断供。

而苏州新建的压铸岛,单厂年产能80万套,良率97%,排产周期从下单到发货只要六周。

法利说:“我们低估了对手的技术价值。”

翻译过来就是:封锁清单写得再长,也挡不住中国用系统性投资把产业链一次性补全。

我觉得吧,这场科技战美方像在高速公路逆行,一边踩油门,一边指望对面车辆让道。

中国换道超车的办法很简单——你卡芯片,我就堆成熟工艺加系统优化;

你卡稀土,我就把矿山、分离、磁材一口气吃到底;

你卡软件生态,我就让手机厂直接造车,自己做闭环。

封锁越密,回旋余地越小,反而逼中国把整条链路打通。

彭博社最后提醒华盛顿:真正的主导权不在清单,而在产能、在工人、在一条拧不断的供应链。

美国若想翻盘,先把底特律的低压铸造厂从2家变回20家,把稀土分离厂从0变到10,再来谈“脱钩”。

否则下一次拆车的,就不只是福特实验室里的比亚迪,而是整条北美汽车工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