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卡罗拉在中国市场如日中天,月销轻松过万,堪称一代国民神车。如今却沦落到二月仅售出2743辆,比上一月骤减八成,连一汽丰田都忍不住给经销商下发减产通知,将原本每月六万台的产能硬生生砍成三万多台。这局势怎么看都不像曾经那个“稳坐钓鱼台”的丰田,倒像是被人怼进了冷宫。
丰田自信的“日系三强光环”这会儿黯淡得像加班到深夜的办公室灯泡。要问原因,大家心里其实都有点数——新能源时代杀过来了,丰田的脚步还在上个时代。看看比亚迪秦PLUS DM-i,七万多就能买到,既省油又能上绿牌,连摇号都不用。丰田卡罗拉哪怕硬降三万,价格还压不下来,而且配置寒酸得像20年前的老头拉车。消费者不是傻子,要省钱、要智能、要新技术,谁还一头扎进你的老卡罗拉?
比亚迪的进击岂止在中国,在日本也开始攻城略地。东京出租车公司开始用起比亚迪电动车,街头的丰田逐渐被新能源取代。曾经,丰田、本田主宰日本车市,如今风向已变,看得丰田高管都得长吁短叹。
再说安全,这些年吹的“日系车皮实”,近日被碰撞测试数据狠狠打脸。卡罗拉的A柱在测试中像吸管一样弯折,侧撞分数高不起来。有了这些真材实料,消费者的“安全感”只怕也要重新打量。
最扎心的还是车机系统。年轻人买车,讲究智能大屏、语音控制、车联网,结果丰田还在用堪比十年前的小黑盒子,导航卡顿,交互不灵。你让玩惯智能手机的00后看了都直摇头,朋友圈里都在聊比亚迪、小鹏,而丰田凯美瑞、皇冠基本没人提。这不是技术落后,是跟潮流彻底脱节。
工厂端也不好过。去年长春的裁员视频当时还在网络刷了一波存在感,如今减产风声鹤唳,谁敢保证下步不关厂?企业转型慢半拍,可不是“有备无患”,而是生死时刻。
国际环境更不容乐观。欧盟喊话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丰田拿什么应对?他们急推的bZ4X电动车,还被曝出低温充电就罢工。你拿这车跟比亚迪的热销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丰田总说要2025年上新平台,但等到那时,电动车市场只怕早已不是今天局势,到底能不能赶上趟,谁心里都没底。
看看中国市场的数据,日系车整体份额已经跌破20%。道理其实很简单,消费升级和技术革命夹击下,谁还会买配置“祖传”,技术跟不上潮流的产品?上海车展堪称一场实力大阅兵,丰田展台冷冷清清,比亚迪那边却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得像准备过年。
卡罗拉销量崩盘,表面上看是单一车型黯然失色,实际上却是整个汽车行业天翻地覆的一曲前奏。在新能源、新智能、新技术的交锋中,老牌劲旅要么涅槃重生,要么被时代淘汰。丰田曾以保守稳重赢得天下,如今若再不疾速转型,光环就只能被新势力收割殆尽。
今天你还可以把卡罗拉销量暴跌归咎于“新能源冲击”、“智能落后”,明年后年呢?危机绝非偶然,风雨也不会仅止于此。谁在变化,谁在进步,谁又还在原地踏步?市场不会给出仁慈答案,消费者更不会照顾你的脸面。
所以,当我们谈论卡罗拉的未来,其实是在探讨整个日系车的命运。新旧交替、优胜劣汰,这些商学院里讲过无数次的老生常谈,如今正在汽车行业最直接地上演。谁掌握了新能源技术、智能系统、市场心理,谁就能在盛行“速度与激情”的新时代里跑得更远。剩下的,只能被标记在历史书的失落章节里,被人偶尔唏嘘一番。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