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车企里的“包工头”:牛皮吹上天,交付靠糊弄

兄弟们,每次看到这种发布会承诺跳票的新闻,我脑子里都会浮现一个特别接地气的场景:一个装修公司的包工头,拍着胸脯跟业主吹牛批,“王总您放心,三个月,保证给您装出皇宫的效果!”然后一转身,对着手底下那几个刚学会拿腻子刀的师傅说,“抓紧凑合凑合,先把样子搞出来,剩下的以后再说。”

警惕车企里的“包工头”:牛皮吹上天,交付靠糊弄-有驾

你看,太阳底下真的没有新鲜事。岚图汽车这事儿,把名字和产品换掉,本质上和那个包工头的逻辑是一模一样的。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质量问题,也不是什么技术瓶颈,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草台班子”精神在现代商业社会里的经典回响。核心就是,先把牛吹出去,把单子签了,把钱收了,至于后面的事儿,靠临场发挥,靠糊弄,靠拖字诀。

我们得先“祛魅”一下现在的新能源车企,尤其是一些背靠大树的“创二代”们。他们最大的焦虑不是车造不出来,而是人设不够拉风,故事不够性感。在今天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汽车本身好不好,有时候甚至不如“跟谁合作了”来得重要。所以,当岚图宣布要首批搭载华为的乾崑ADS 4.0时,这本质上不是一个技术发布,这是一场“人设发布会”。它要告诉市场和消费者:“看,我虽然姓‘东风’,但我有一颗‘华为’的心,我是全村最靓的仔。”

警惕车企里的“包工头”:牛皮吹上天,交付靠糊弄-有驾
警惕车企里的“包工头”:牛皮吹上天,交付靠糊弄-有驾
警惕车企里的“包工头”:牛皮吹上天,交付靠糊弄-有驾

这个“人设”太重要了,重要到他们敢在发布会上,把一个涉及软件开发、硬件适配、法规备案等一系列复杂流程的重大技术升级,轻描淡写地承诺成一个“三个月OTA”的简单操作。这就好比那个包工头,他根本不关心承重墙能不能敲,水管排线合不合理,他只关心怎么把那个看起来最酷炫的效果图拍在业主脸上。

警惕车企里的“包工头”:牛皮吹上天,交付靠糊弄-有驾

问题就出在这里。传统车企的基因,是制造业的基因。制造业讲究的是什么?是流程,是周期,是稳定压倒一切。一辆车从设计到量产,三年五年是常态,每个螺丝钉都要经过反复验证。而华为这种科技公司是什么基因?是互联网的基因。互联网讲究的是什么?是迭代,是敏捷,是“小步快跑,试错快改”。你让一个习惯了打太极的老大爷,去跟一个跳街舞的小伙子踩同一个鼓点,结果必然是手忙脚乱,顾头不顾腚。

所以,当岚札汽车CBO邵明峰在台上意气风发地喊出“三个月”时,我猜他们内部的软件工程师和法务部门同事,可能正在后台会议室里席地而坐,一边吃着预制菜盒饭,一边对着一张写满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时间表,欲哭无泪。销售部门吹出去的牛批,最后都得是技术部门的兄弟们拿命来填坑。而最坑的是,有些坑,根本不是技术问题,是流程和规则问题,比如那个“备案”。这就好比你婚宴都订好了,请帖也发出去了,回头发现结婚证还没领,人家民政局系统要升级,这事儿你找谁说理去?

这背后其实暴露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逻辑:在“软件定义汽车”这个宏大叙事下,传统车企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身份认同危机”。他们想把自己包装成科技公司,用科技公司的估值模型,玩科技公司的营销套路,但他们的组织架构、决策流程、企业文化,依然是上个世纪工业时代的那一套。这就产生了一种滑稽的“排异反应”。就像一个重金属乐队,非要去参加古典音乐会,你让他西装革履地坐在那儿,他总忍不住想在拉小提琴的时候甩个头。

警惕车企里的“包工头”:牛皮吹上天,交付靠糊弄-有驾
警惕车企里的“包工头”:牛皮吹上天,交付靠糊弄-有驾

岚图的这次“承诺落空”,就是这种排异反应的一次集中爆发。他们试图用一个“期货”来锁定当下的销量。消费者买的不是一台现成的、搭载了ADS 4.0的车,而是一个“ADS 4.0的看涨期权”。车企赌的是,在期权到期前,他们能把产品凑合出来。而消费者呢,本质上是在用真金白银,为车企的研发和管理混乱买单,成了一场商业豪赌里的“接盘侠”。

这里面还有一个哭笑不得的人性洞察。为什么消费者愿意相信?因为“华为”这两个字在今天的中国市场,约等于一种技术信仰。大家相信的不是岚图,而是华为。岚图非常聪明地利用了这种“信任转移”,把消费者对华为的信任,巧妙地嫁接到了自己的产品上。但这把双刃剑玩不好就容易割到自己。当承诺无法兑现时,消费者感受到的就不是简单的失望,而是一种“信仰崩塌”式的背叛。他们会觉得,你岚图不仅骗了我,你还玷污了我心中的“华为”。这种愤怒,破坏力是双倍的。

警惕车企里的“包工头”:牛皮吹上天,交付靠糊弄-有驾

说到底,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当一个行业开始疯狂内卷,当所有人都开始讲一些你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新名词时,恰恰是“草台班子”们最活跃的时候。他们用宏大的叙事掩盖执行的拉胯,用未来的愿景透支当下的信誉。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无论是买车还是做投资,都得有颗平常心。你得明白,任何光鲜亮丽的发布会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手忙脚乱的后台;任何激动人心的承诺,都可能对应着一张漏洞百出的时间表。

警惕车企里的“包工头”:牛皮吹上天,交付靠糊弄-有驾

所以,别总盯着PPT上的那些飞天参数,多去看看这家公司的行事风格,看看他们对待已有用户的态度。毕竟,牛皮吹得再响,车是骡子是马,终归还是要拉出来遛遛的。

说到底,我们这些掏了真金白银的消费者,最后就成了人家商业模式试错的免费小白鼠,还得自带干粮,想想也是挺摇滚的。

警惕车企里的“包工头”:牛皮吹上天,交付靠糊弄-有驾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