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时钟拨回到五年前,撇开玄幻,就问一个相当接地气的问题“十万以内,买辆什么车最让我心安?”几乎每一个在砖头缝里攒下第一桶金的老司机,都可能毫不犹豫报出几个名字——飞度、威驰、POLO、致炫,仿佛这些小型合资车是通向美好人生的入场券。理由太直接了,省油、省心、贬值慢,通勤带娃都不掉链子,反正闭着眼都不会买错。要是当时年少的钱包能掏出来,谁不爱这些“神车”?
可要是把时间轴拉到现在,你再翻翻今年的销量数字,那种安稳感只剩下一场春梦。不夸张地说,飞度现在一个月销量干脆用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上半年全国也才2578辆,掰着指头算还剩几辆。一些曾经的“合资小钢炮”,现在连出场都变得小心翼翼。本田LIFE和大众POLO,半年也就卖了几百辆,还不够抖音网红带货一波。你若认为车太贵了大家才不买,真得再想想。现在的飞度,裸车价八万出头,比亚迪秦PLUS DM-i、吉利银河L6这些国货还便宜。有些店甚至贴出“7.88万全包上牌”的横幅,卷价格卷得让人想笑。用他们的话就是,“价格已经卷到底了,卷得我头皮都发麻,可市场连一个浪花都没激起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仔细琢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前没人会怀疑这些小型合资油车稳扎稳打的市场地位,无论是一对年轻小夫妻,小城市刚挣钱的打拼人,还是家里添了新宝贝需要一辆入门车的小家庭,都是第一个会想到这些省油车。三年后的残值率高达70%,用四舍五入算几乎开三年不掉价,有时候换个新女友还没换车快。可如今,小型油车感觉成了被遗忘在货架角落的那罐泡菜,大家都知道它曾经美味,但谁还会买回去温习那点陈年风味?
其实没几个人真的预见到,变化来的如此突然。以前10万元买A 级以上的车几乎不敢想象,上探到12万、15万,家庭压力就像“房贷加车贷”那种窒息。小型合资车填补的,是千千万万普通家庭通勤代步“刚需”的那一小口子。可这一切,全被新能源车型的一顿组合拳打得七零八落。就拿比亚迪秦PLUS DM-i来说,不到8万落地,妥妥B 级空间,油耗低到每公里两三毛,提速7秒多,你搁以前买昂贵进口B 级都不带这样的体验。吉利银河L6、比亚迪海豹06 dm……这些国产新军把价格压得跟追债似的,全景大天窗、L2级辅助驾驶、360全景影像,配置堆得比圣诞树还扎实。你再用买一个飞度的钱,能买多舒服多高级的配置,真让人有种“花十万,享十五万车”的错觉。
再说说小型纯电动车,有些“极致通勤党”专用的那种。像比亚迪海鸥、五菱宏光MINIEV、吉利星愿,三万五万起步,长得呆萌,开着省心,用车成本比买杯咖啡还简单。有朋友开着海鸥天天接娃买菜,他说一个月不到一百元的电费,油车司机差点都要眼馋得直揉钱包。你若说这些小电车不能跑远,一想其实平时也就绕着家附近转,市区通勤足够了。毕竟99%的小车用户,真就是“买菜买药送孩子”三件套罢了。
在这个智能化大爆发的年代,手机App可以远程控制,电子手刹、自动驻车、中控大大屏,一个都不能少。电车科技感爆棚得像在给你编童话,而那些老油车连倒车影像都还得自己加钱。油价吭哧吭哧涨着,城市交通新车还逼着你省着开,不少合资小油车用户真得憋屈。你想象这么一场景你在烈日下开着油车,赶上堵车发动机嗡嗡响,耗油又心疼钱,旁边小电车车主悠哉空调开足,听着车机里的音乐,那场面真像用步枪打花枪——根本不是一个维度。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现在用10万元预算,想要好看的外形、宽敞的空间、炫酷的配置,比以前容易太多。小型油车所曾经自豪的“省油、耐用、保值”,如今都不是市场绝对需求。因为更大的轿车、更新潮的电车,都能以相近价格满足更广泛的期待。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第一台合资油车”,现在却成了挑剩下的那一个。这不是哪个厂家的锅,更不是哪款车没做好,而是整个市场玩儿法都翻了新篇。
时代在变,需求在变。花一样的钱,为啥不买个更合适全家的?你问曾经的小型油车还能不能翻身,我只能说,如果当下的年轻消费者,哪怕只在理发、买衣服、选车子这些事上,“体验感”都高于一切,那么只靠耐用和实惠,这把“老本”还真不好再吃下去了。每一辆被冷落的小型油车背后,其实都是人们向更好生活目标的一步小跨越。时代不会特意为谁专门等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