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合往返936公里只花34.6元补能费,开到第七天我才琢磨透650km续航背后那些不说破的门道

沪合往返936公里只花34.6元补能费,开到第七天我才琢磨透650km续航背后那些不说破的门道

运动模式,左脚刹车,右脚电门踩到底,弹射。

640牛米扭矩瞬间爆发,轮胎尖叫了零点几秒就咬住地面,整个人被摁在座椅上,那感觉像被人从背后踹了一脚。仪表盘切换成战斗界面,红色氛围灯亮起,电动尾翼自动升起。0到60公里只用了1.9秒,等过完300米红绿灯路口,后视镜里那辆宝马3系才刚过停止线。副驾的朋友尖叫:“我口红还没掏出来你就并完线了!”

这是我提车第三天的真实体验。11.59万,3.7秒破百,电四驱,很难不让人多踩几脚电门。

但真正让我重新认识这车的,是那个周五晚上的冲动决定。

下午六点,办公室里有人提议去合肥吃小龙虾。我瞄了眼钥匙,468公里,表显还剩620多。三个人上车,空调22度,音乐开到七成音量。出城那段堵成狗,电耗飙到12.9,心里多少有点虚。转上G42之后,110的巡航速度,电耗反倒降到11.8。后来我查了资料才知道,0.209的风阻系数在高速上能白捡42公里续航。

凌晨零点半下高速,表显178公里。同事们去排队,我把车当KTV用,外放电3.3千瓦接投影仪,在露天坝子放歌放到两点,电量还有23%。第二天返程前,国网桩上插了16分钟,从30%充到80%,一杯卡布奇诺还没喝完,表显又多了260公里。

来回936公里,过路费另算,补能只花了34块6。同事那辆2.0T油车,一箱油都不止这个数。

这趟之后我才明白,续航焦虑这东西,大半是自己吓自己。

沪合往返936公里只花34.6元补能费,开到第七天我才琢磨透650km续航背后那些不说破的门道-有驾

无框车门这玩意儿,最开始我以为就是好看。停在大学城夜市第一晚,被围观了六次。车门升起那一刻,旁边的手机镜头齐刷刷转过来。隐藏式门把手弹出,“啪嗒”一声,像给人群按了播放键。车尾的电动尾翼60公里时速就自动升起,有次在地库排队缴费,我设成低速炫耀模式,30公里也能强制升起。隔壁思域车主看了好几眼,估计在琢磨这是哪款车。

销售当时跟我说,有车主专门把尾翼按钮映射到方向盘自定义键,等红绿灯一键升起。这个我没试过,感觉太招摇了点。

底盘这块,不开几千公里体会不出来。过减速带,车身一次就收住,不像有些车弹两下。50公里绕桩,方向盘指哪车头就往哪去,车尾跟得很紧。高速180变道,车身侧倾控制得还行,但过坑洼路面又不会太硬。据说是CTCC冠军车手王日昇参与调校的,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簧下质量比同级轻8公斤。

这些参数我也不太懂,就是开起来感觉跟十来万的车不太一样。

转弯半径5.6米,这个数据平时没感觉。直到有次在老城区4.5米宽的巷子里掉头,一把方向就转过来了,旁边卖煎饼的大姐都愣了下。停车也方便,5.3米宽的横向车位能自动泊入,跟前后车只留25厘米。商场地库抢车位的时候,这个能力挺实用。

充电速度比续航更影响用车体验。30%充到80%,实测15分48秒,峰值功率165千瓦。同期隔壁120千瓦桩上的比亚迪汉,从30%才充到58%。冬天零下十度也能维持140千瓦不降速,据说是双进双出液冷系统的功劳。

无框车门常被吐槽风噪大。这车前风挡加四门都用了5毫米三层隔音玻璃,整车隔音棉覆盖85%。120公里时速,主驾耳边63.4分贝,副驾62.9,后排64.1。我查过奥迪A4L同样路况实测64.6分贝。车内交谈基本不用提高音量。

高速NOA这功能我用得不多。31个感知硬件,5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还有一颗激光雷达。遇到慢车,系统自己判断相邻车道间隙,打灯加速变道一气呵成,横向加速度0.15g,坐车的人没啥眩晕感。有次跑了106公里没接管,比我自己开还稳。

沪合往返936公里只花34.6元补能费,开到第七天我才琢磨透650km续航背后那些不说破的门道-有驾

方向盘左侧自定义键长按两秒,车机瞬间切战斗主题。仪表盘翻转成F1风格,中控屏弹出加速计时、G值球、电机功率曲线,氛围灯转红色,电动尾翼强制升起,八个扬声器同步输出模拟声浪。副驾的朋友第一次看到这个界面,以为我开的是五十万的性能车。

前备箱52升,刚好放20寸登机箱加充电枪。掀背尾门开口980毫米,后排座椅4/6放倒,纵深1.92米。上次露营,塞进两辆公路自行车加两顶帐篷,还有余量放折叠桌椅。

质保政策是首任车主终身整车加三电质保,能延续给下任车主。精真估的数据显示,三年残值63%,比秦PLUS EV的55%高一截。二手车商跟我说,终身质保这个政策对残值影响挺大的。

电池安全这块,官方做过十大酷刑测试:10米高空自由落体、1.5米深水浸泡30分钟、5毫米钢针穿刺、激光切割。IPX8加X9双重密封,热失控试验里单颗电芯加热到1400度,隔热材料把热量锁在2厘米范围内,隔壁电芯温度只升了7度。销售拿电锯切电池包外壳给我看,锯片3厘米深,电芯温度41度,不冒烟不起火。

所以官方敢给首任非营运车主终身质保。底气就是电池确实难自燃。

开了半年两万三千公里,这车的定位我算是摸清楚了。性能不是最强的,配置也不是最豪华的,但十一到十五万这个价位,续航、性能、空间、智驾这几项都在及格线以上。预算有限又想体验电车的年轻人,值得看看。

前提是你有固定停车位能装充电桩,日常通勤在百公里以内,周末偶尔跑个长途。要是经常跑业务一天三四百公里,或者住的地方充电不方便,那还得再掂量掂量。

买车跟找对象差不多,没有完美的,只有合不合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