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当我第一次看到标致Pulsion Evo GT那11.1升油箱的数据时,我笑了。
真的,没忍住。
心想这法国佬是不是把小数点点错了,这哪是125cc踏板车的油箱,这分明是给汽车装的备用油桶吧?
咱们摩友圈里,谁没经历过油表指针掉得比股价还快的绝望?
油箱过半就开始全城找加油站,那种焦虑感,跟手机电量剩10%还没带充电宝一模一样。
这感觉,太熟悉了。
就像刻在DNA里的噩梦。
几年前,也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骑着我那台“小公主”——一台油箱号称6升,实际可能也就5升出头的小踏板,载着老婆孩子去郊区搞什么“轻奢露营”。
去的时候有多风光,回来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回程路上,离家只剩最后两公里,在一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直道上,车“噗”的一声,光荣牺牲了。
我推着车,汗流浃背,老婆在后面抱着哇哇叫的娃,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那画面,丢人丢到想当场表演一个原地消失。
从那天起,“续航”这两个字,就成了我的心魔。
所以,当我真正站在这台标致125面前,打开油箱盖,闻到那股熟悉的汽油味时,我才意识到,这哥们儿是来真的。
11.1升,按照它那有点保守的百公里2.5升油耗来算,加满一次油,直接干个440公里不成问题。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我可以在北京加满油,骑到天津吃个煎饼果子,再悠哉悠哉地晃回来,油表可能才刚过半。
这种安全感,比口袋里的钞票还实在。
你以为这就完了?
当我掀开它那个马桶一样的座桶时,我彻底服了。
45升。
我自己的那顶ARAI全盔,平时娇贵得跟个宝似的,只能抱着或者单独买个尾箱伺候着,结果往里一放,“咚”的一声,直接沉底了,旁边空出来的地方,我甚至觉得还能再塞只鸡。
我又顺手把我媳妇那顶半盔也扔了进去,盖子“啪”地一下,严丝合缝。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以前我骑的那些踏板,座桶里装的不是储物空间,是寂寞。
有了这两个“王炸”,什么通勤买菜、接娃送饭,都成了小场面。
周末想去隔壁城市搞个短途摩旅?
完全不用做加油攻略,拎包就走。
这种“不用妥协”的自由,才是踏板车真正的灵魂啊。
当然,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
拧动油门,这台125cc水冷发动机的反应很线性,不贼,但劲儿是持续的。
13.2匹的马力,在市区里超个车、钻个缝,绝对够用。
上了快速路,速度拉到80,车身稳得很,完全没有小踏板那种发飘的廉价感。
它的底盘调校很有意思,过减速带的时候,不是傻硬,也不是软绵绵的,而是“嘭、嘭”两下,干脆利落,带着一股欧洲车特有的韧劲,高级感就这么出来了。
不过,这世上哪有完美的车。
这台标致Pulsion GT也不是什么神仙座驾。
首当其冲的就是它那164公斤的体重,对于125cc级别来说,绝对算是个“胖子”。
我一个大男人原地挪车都得找好角度用上巧劲,换个姑娘来,估计得费点神。
而且,这个价格,你完全可以买到动力更炸裂、配置更花哨的国产150踏板,人家的零百加速成绩,可能真能让你在红绿灯前小小地“雄起”一把。
但问题是,我们这些“人间骑士”,到底图个啥?
是为了那零点几秒的快感,还是为了风雨无阻的踏实?
标致这台车,好像就把这个问题给想明白了。
它没去跟别人卷零百加速,也没去堆那些天花乱坠的电子设备。
它就像个偏科生,死磕“续航”和“储物”这两个最要命的痛点,然后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把它们做到了顶尖。
这是一种造车哲学上的“错位打击”。
当别人都在告诉你“我的车有多快”时,它却在说“我的车能带你去多远,还能带上你所有的家当”。
对于那些真正把踏板当成生活伙伴的人来说,后者显然更有杀伤力。
所以,别再问它算不算“踏板全能王”了,这词儿太虚。
它就是一台“问题解决者”,一台能治愈你“续航焦虑症”和“储物空间不足恐惧症”的靠谱家伙。
至于我嘛,我现在正对着地图研究,从我家到二百公里外那家号称“全宇宙最好吃”的烧饼店,骑着这台小狮子去,是不是有点太疯狂了?
嗯,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