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PCX同款引擎,这套组合拳,是不是光听着就让人心动?
新大洲本田NS150GX,凭借这几板斧,硬生生在150cc踏板车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性价比之选”。
但,各位骑友,咱们得擦亮眼睛,别被“快餐套餐”的诱惑冲昏头脑。
笔者最近深入了解了这款车,发现它光鲜外表下,藏着不少让人骑得不那么舒坦的小“刺”,这些细节,足以让一些追求完美的你,望而却步。
今天,咱就来一次“大起底”,把这些“劝退”的细节,掰开了揉碎了,给您说道说道。
油箱指示的“玄学”与续航的“不确定性”:何以解忧?
咱们先聊聊跟“跑多远”最息息相关的续航。
按理说,150cc水冷发动机,动力够用,油耗也算中规中矩,这本是本田的金字招牌。
但怪就怪在,这车的续航,总让人心里没底。
您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油表显示还剩两格,您觉得还能再跑个几十公里,结果一脚油门下去,仪表盘上的油灯就迫不及待地亮了起来,那感觉,就像是刚跟朋友约好去远方,结果在半路就被告知“余额不足”。
车友圈里,对油箱显示不准的吐槽,简直是此起彼伏。
长途摩旅,本该是件洒脱的事,可你却得时刻提防着油量,像个侦探一样,盯着里程表,计算着每一点燃油的价值。
这算不算一种“精神内耗”?
更让人头疼的,是它对燃油的“娇气”。
同样是92号汽油,在这家加油站加满,或许能给你带来200公里的畅快;换个地方,可能就直接缩水到160公里。
这简直是把加油变成了一场“盲盒游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箱油,能给你带来多少惊喜,或者惊吓。
笔者不禁想起“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骑车,不也得靠“演技”来应对这不确定的续航吗?
这种对燃油品质的敏感,不仅增加了用车成本,更让每一次加油,都蒙上了一层“赌徒”的色彩。
配置“堆料”的背后:反人类设计,何时休?
说到配置,NS150GX确实给得不含糊:双通道ABS、TCS牵引力控制,这些安全配置,在1.6万的价位里,绝对是亮点。
光看参数,那叫一个“高大上”。
可实际骑行中,这些“高大上”的硬件,却被一些“反人类”的设计,硬生生拉下了神坛。
您敢信?
一款合资踏板车,竟然连个独立的超车灯按键都没有!
想提醒前方那辆慢吞吞的车辆让道,你只能在那儿“啪啪啪”地切换远近光。
尤其是在拥堵路段,或者需要快速反应的时候,这种繁琐的操作,不仅容易让你分心,更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这感觉,就像是手里握着一把精密的瑞士军刀,却发现它的开瓶器坏了,用起来别提多别扭。
要说最让人抓狂的,莫过于转向灯和喇叭按键的“乾坤大挪移”。
绝大多数摩托车,左边是喇叭,右边是转向灯,这是多少年骑行养成的习惯啊!
可这车,它偏偏反着来。
你习惯性地按下左侧按键,以为是喇叭,结果“咔哒”一声,转向灯亮了;想变道,手指头往右边一拨,结果“嘟嘟嘟”地按响了喇叭。
老司机尚且需要时间适应,新手就更别提了。
笔者曾亲眼见过一位车友,因为这个设计,在起步时连续按响喇叭,惹得路人侧目,那场面,真是既尴尬又无奈。
这种连基本操作逻辑都颠倒的设计,出现在本田这样的品牌身上,实在让人费解,颇有“画蛇添足”之感。
成本痕迹的“显山露水”:细节处的“槽点”
合资品牌,咱总觉得在做工上多少能有点保障。
可NS150GX,却让笔者看到了成本控制的“蛛丝马迹”。
这些细节上的“瑕疵”,或许不影响车辆的根本性能,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骑行的心情。
看看车身的塑料件,那质感,怎么说呢,就好像是把一块普通塑料,直接搬上车身。
接缝处,时而宽大,时而狭窄,处理得并不细腻。
更别提那不均匀的光泽度了,阳光一照,车身某些区域会产生刺眼的反射,尤其是在正午时分,那光线晃得你眼睛生疼,有时甚至得眯着眼骑行。
这画面,就像是走在一条本该平坦的路上,却突然冒出几块不平整的石头,时不时地硌你一下。
再说说早期批次减震的异响问题。
笔者了解到,首批上市的车型,不少车主反映,经过颠簸路面时,前减震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那声音,简直像是在耳边低语,让人心烦意乱。
虽然厂家后续有所改进,但那些早期的用户,却只能默默承受。
笔者不禁想起“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些车主,恐怕是真的有“愁”要说。
想要解决,还得费尽唇舌去沟通,维权过程漫长而繁琐。
还有这车机系统的定位功能,笔者只能用“灾难级”来形容。
车友反馈,骑行中导航经常“迷路”,明明在宽阔大道上,地图却显示在隔壁小区里“兜圈子”。
更有甚者,曾被导航直接“送”进死胡同。
这就像是请了个向导,结果他自己都不知道路在哪儿。
这种小毛病,虽然不影响骑行安全,但却极大地削弱了智能配置的实用性,让原本应有的便捷,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不完美”的背后,是选择的权衡
那么,说了这么多缺点,是不是就意味着NS150GX一无是处?
当然不是。
1.6万的价位,能买到PCX同款发动机,配备ABS和TCS,这性价比,确实是它最大的优势。
但是,咱们得清楚,任何产品,尤其是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总会有取舍。
这些细节上的不足,就像是美味佳肴里偶尔混入的沙粒,虽然不致命,却足以破坏整体的用餐体验。
笔者认为,如果你对价格敏感,对本田品牌有一定的情怀,并且能够容忍这些小瑕疵,把它当做一个纯粹的代步工具,那么NS150GX或许能满足你的基本需求。
但如果你对骑行品质有着更高的追求,看重细节的质感和整体的稳定性,那笔者建议,不妨多考虑一下,或者将预算稍微上调,去看看PCX160,或是其他同级别更成熟的竞品。
毕竟,一辆车,是陪伴你很长一段时间的伙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槽点”,日积月累,真的会让你的骑行乐趣大打折扣。
最后,笔者想说,买车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完美,只有相对的适合。
在做出决定前,请务必亲自到店,坐一坐,摸一摸,试一试。
用心去感受它的每一个细节,再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只有当你真心接受了它的所有“不完美”,才能真正享受到与它为伴的乐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