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的秋天,寒意总是来得特别实在,不像小布尔乔亚们感叹的“一场秋雨一场凉”,而是直接把冰坨子塞你后脖颈里,让你一个激灵,瞬间清醒。广汽集团刚刚丢出来的三季报,就是这么一个大冰坨子,透心凉,心飞扬。
报告里的数字,乍一看可能有点枯燥,但你把它们翻译成大白话,那简直就是一部血淋淋的现实主义戏剧。第三季度,广汽的营业收入是241亿,同比下降了14.62%。营收下滑,在这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汽车市场里,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新闻。但真正要命的,是利润表下面那行刺眼的红字:净亏损17.74亿元。
你以为这就完了?天真了。财报这东西,最魔幻的地方就在于它有一万种方式让你看清现实的骨感。剥离掉那些偶尔卖块地、领个补贴之类的“非经常性损益”,也就是所谓的“扣非后净亏损”,这个数字变成了18.3亿元。这意味着,单看主营业务,广汽在第三季度这90多天里,平均每天睁眼就得先烧掉超过2000万,这烧钱速度,别说点烟了,直接拿去搞篝火晚会都嫌奢侈。
把时间线再拉长一点,看看2025年前三个季度,广汽的营收是662.72亿,同比下降了10.49%。而累计的净亏损,高达43.12亿,扣非之后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7.75亿。这数字,梦幻中带着一丝现实的残酷,残酷中又透着一股“我还能怎么办”的无力感。在新能源车企们还在为“卖一辆亏多少”而卷生卷死的时候,传统巨头转型的阵痛,用真金白银的亏损,给出了最响亮的回应。
当然,生活不能只有眼前的苟且,还得有点“远方的田野”。就在这片肃杀的财务数据中,也有一抹微弱的亮色。第三季度,广汽拿到了8263万的政府补助。虽然这笔钱跟那18个亿的窟窿比起来,有点像给撒哈拉沙漠泼一杯水,但有,总比没有强。这更像是一剂止痛药,能让你暂时忘记伤口的疼痛,但治不好病根。真正的战斗,还得靠自己去打。
看完糟心的经营状况,我们再来看看牌桌上的玩家们,谁还在坚定持有,谁又在悄悄挪动屁股。这往往比冰冷的数字更能反映人心的向背。
截至9月底,广汽的股权结构,大体上还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绝对的大股东,稳坐钓鱼台,持股54.02%,地位无可撼动。这就像是告诉你,不管风浪再大,船长还在船上,而且是绑在舵轮上的那种。HKSCC NOMINEES LIMITED,也就是港股通的持股平台,占了27.56%,说明南下的资金依然是股本结构中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
其他的股东,比如广州汇垠天粤、广州产投、广金资产、洪泽君、广州轻工等等,基本都保持了稳定。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稳定”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无声的支持。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虽然风雨飘摇,但暂时还没人急着跳船。
然而,魔鬼总在细节里。对比一下6月底和9月底的股东名单,你会发现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从1.18%下降到了0.71%。
看,有意思的地方来了。这个“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通常代表的是通过香港结算系统持股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资”。虽然0.47个百分点的减持,从绝对数量上看,对于广汽庞大的股本来说,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这个动作本身,却是一个信号,一个姿态。
在大家都在观望,都在用“稳定”来表达立场的时候,有一部分最市场化、嗅觉最灵敏的资金,选择了用脚投了那么一小票。他们没有清仓,没有恐慌性抛售,只是稍微降低了一点仓位。这个动作翻译过来就是:“兄弟,我依然看好你的底子,但你最近这表现,我有点慌,我先收回一部分筹码,看看你下一步怎么走。”
这种微妙的减持,比暴跌更让人不安。因为它代表的不是恐慌,而是理性的、审慎的观望,甚至是一丝丝的不信任。这就像你的另一半没有跟你大吵大闹,只是默默地把放在你这儿的牙刷拿走了一样,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最终,所有这些基本面的好与坏,人心的稳与动,都会反映在那个最直接、最无情的指标上:股价。截至报告发布日,广汽的股价定格在7.81元,总市值796亿元。一个曾经的千亿巨头,如今市值跌破800亿,这本身就是一个残酷的注脚。
市场用真金白银给出了它的评判。面对新能源势力的疯狂绞杀,面对消费市场的疲软,面对自身转型的巨大成本和不确定性,广汽这艘大船正在驶入一片深水区。前方的航路,是触底反弹,还是继续下探,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财报上的亏损数字,股东名单里那微小的变化,都只是这场汽车行业“大逃杀”游戏中的一个缩影。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