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前夕,这台20万方盒子增程SUV馈电油耗5.8L,10天订单破2万台,七成买家是首购用户

北京车展前夕,这台20万方盒子增程SUV馈电油耗5.8L,10天订单破2万台,七成买家是首购用户

馈电状态下5.8升油耗,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时有点不信。开了十几年车,见过太多厂家把测试工况数字当宣传噱头的案例。但iCAR V27这台车的申报数据摆在那儿,1.5T增程器专职发电不参与驱动,后置电机单独负责跑,34度多电池包撑着180公里纯电续航。算下来城里通勤基本不烧油,跑高速才会启动发动机。我朋友开BJ40市区油耗常年在10升徘徊,坦克300也差不多这个水平,这么一比,5.8升确实有点意思。

北京车展前夕,这台20万方盒子增程SUV馈电油耗5.8L,10天订单破2万台,七成买家是首购用户-有驾

车展上第一次见实车,那股方正硬朗的劲儿确实抓眼球。短前后悬、高离地间隙、外露铰链,经典越野车该有的元素一个没落。但走近看细节就知道这是台电动化平台的产物——封闭式前脸下面藏着主动进气调节模块,轮眉是可拆卸的防刮材质,明显是为了应对越野后的维护成本。4430毫米车长配2730毫米轴距,尺寸比城市SUV大不了多少,市区停车不至于太头疼。

北京车展前夕,这台20万方盒子增程SUV馈电油耗5.8L,10天订单破2万台,七成买家是首购用户-有驾

增程这条技术路线,说白了就是在纯电和燃油之间找平衡。1.5T那台SQRE4T15C发动机最大功率115千瓦,工程师说它在2500转区间效率能到92%,通过智能启停策略让发动机尽量在最佳工况运行。驱动端是150千瓦的后置永磁同步电机,280牛米扭矩,电机的瞬时响应比燃油车爽快太多。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包嵌在底盘中央,重心降了85毫米,过弯稳定性提升挺明显。

底盘找英国米拉做调校,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搭CDC电磁减振器。我特意打听过试驾反馈,说这车跑烂路的滤震比传统硬派舒服不少,没有那种硬邦邦的颠簸感。210毫米离地间隙、36度接近角、32度离去角,数据上看应付非铺装路面够用了。那个i-WD智能四驱系统虽然是后驱主架构,但能通过电控离合器临时切四驱,7种全地形模式里还有个“岩石攀爬”,虽然大部分人可能一年都用不上一次。

北京车展前夕,这台20万方盒子增程SUV馈电油耗5.8L,10天订单破2万台,七成买家是首购用户-有驾

内蒙古阿拉善那边有人拉去测过,沙地模式下稳定巡航40公里时速没问题,电机扭矩优势在沙地里表现挺明显。陡坡缓降、上坡辅助这些基础配置都给配齐了,坡道起步系统自动保持制动2秒防溜车,这些小细节对新手挺友好。

北京车展前夕,这台20万方盒子增程SUV馈电油耗5.8L,10天订单破2万台,七成买家是首购用户-有驾

车机系统用的高通8295芯片,30TOPS算力带动5屏联动。AR-HUD投影面积12英寸,导航箭头、车道线、障碍物识别框能实时叠加显示。L2.9级辅助驾驶包含高速NOA、自动泊车这些功能,实际好不好用得看后续OTA优化。哨兵模式支持4G实时回传,停车时被剐蹭或者有人靠近,系统自动录1080P视频推送到手机,数据存云端保留7天。这个功能我觉得挺实在,尤其是停在没监控的地方。

内饰用料看着下了本,中控台软包覆盖率92%,门板扶手区用的婴儿可接触级硅胶。车内甲醛含量检测数据0.02毫克每立方米,比国标0.1的标准严格多了。座椅加热通风按摩都有,后排4/6放倒后备厢能扩到1480升,拉户外装备或者搬家够用。轮毂用锻造铝合金工艺,单个轻了3.2公斤,簧下质量降低对续航提升有帮助。

北京车展前夕,这台20万方盒子增程SUV馈电油耗5.8L,10天订单破2万台,七成买家是首购用户-有驾

3.3千瓦V2L外放电周末露营能派上用场,电磁炉投影仪连续用8小时没问题。还有个V2G双向充放电功能,接入国家电网平台后能在用电低谷充电、高峰时往电网反向输电赚电费差价。上海深圳已经开放试点,按日均闲置18小时算,一年收益大概八百到一千五。这个玩法挺新鲜,不过得看后续推广力度。

北京车展前夕,这台20万方盒子增程SUV馈电油耗5.8L,10天订单破2万台,七成买家是首购用户-有驾

安全配置这块倒是给得够。车身高强度钢82%占比,其中23%是热成型钢,A柱B柱用的1500兆帕级别材料。电池包通过IP68防水加24小时浸水测试,配了双冗余热失控预警。据说中保研预测试报告显示,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三项都是G级。9个气囊全系标配,该有的主动安全配置基本都给了。

盲订10天破2万台,这个数据多少能说明点问题。72%首购用户,年龄集中在28到35岁,一线城市占41%,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加起来48%。女性用户占比38%,这在硬派SUV里算是个异数,传统越野车女性用户通常不到15%。看来“轻越野+高颜值”这个策略确实破了圈。

北京车展前夕,这台20万方盒子增程SUV馈电油耗5.8L,10天订单破2万台,七成买家是首购用户-有驾

终身免费基础流量,导航远程控车OTA升级都包含,娱乐流量首年免费。系统支持FOTA和SOTA双通道升级,平均两个月推一次功能优化。还能订阅“越野大师包”,99块钱一年,包含专业地形图、海拔气压分析、一键救援直连。这种“硬件平价+软件增值”的玩法,算是新势力对抗价格战的一种思路。

北京车展前夕,这台20万方盒子增程SUV馈电油耗5.8L,10天订单破2万台,七成买家是首购用户-有驾

20万出头能买到这么多配置和技术,听着挺诱人。但首批车主多少得承担点风险,产品稳定性、长期可靠性这些都得时间验证。增程路线到底是过渡方案还是长期解决方案,市场上争论挺多,我个人觉得至少现阶段是个务实选择。如果你日常通勤不超过100公里,周末偶尔想出去撒野,对方盒子外观有兴趣,预算卡在20万,那这车或许值得看一眼。但要是硬核越野玩家,还是选带大梁的传统车型更稳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