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花头蛮有意思:LFP的逆袭,怎么变成了大赢家
你晓得伐,讲起来这个事情挺奇特的
十年前,大家还都觉得那种磷酸铁锂(LFP)电池就是个“铁疙瘩”,拿来用用还差不多
更要紧的是当时,全球的车企都盯着那种三元电池(NCM、NCA)理由很简单:续航长、能量密度高
这些明星车,比如特斯拉Model S、日产的Leaf,啥都没跑偏
反着来,咱们比亚迪坚持走LFP路线,像是“技术落伍”的代表
安全和成本,才是关键伐
但你知道伐,事情后来变得蛮奇妙的
其实,那些大佬们忽略了两个最核心的玩意:一个是成本
老实讲,LFP的原材料格外便宜——不用钴,钴这种玩意贵得要死,早期的锂钴电池每千瓦时要用掉0.95公斤钴
三元电池也得0.4公斤
而且,最关键的,LFP的热稳定性格外好
你想想,电动车起火的新闻那是常有的事,LFP那点热稳定性就像给车加了个安全气囊
[从“被看衰”到逆风翻盘]
2016年,国家出台补贴政策
这一下,LFP的日子就变得“悬崖边”
比亚迪也不得不在唐100、宋EV这些车上换成三元电池,市场份额一下子变得很少
几乎被人看作“死路一条”
到2019年,中期市场份,三元电池占了70%,而LFP只剩30%
可是,恰好在众人都觉得它要完蛋的那会儿,比亚迪突然搞了个“刀片电池”
[刀片电池,像一颗炸弹炸开了天]
你侬晓得伐
这个刀片电池可不是普通的电池
它跳过传统的模组,把长条形的电芯直接排在一起
这样一来,整车续航轻松突破600公里
还比用三元的同级车便宜5到12万块
最关键的,是它通过了“针刺实验”——钢针刺进去不燃不爆
这个视频一出,全网都炸了
打破了人们对LFP“低端”的偏见
这就像一颗“炸弹”扔到产业里,让整个行业都开始“骚动”
[产业大潮,谁都跟上了]
刀片电池一出,宁德时代立马也紧跟着搞出CTP(Cell to Pack)和麒麟电池
到2021年,LFP的出货量首次超越三元电池
2023年达到了70%的市场份
这一切,真的是“逆袭”得不要不要的
你知道伐,技术创新只是第一步
价格暴跌和专利到期那才是真正的推手
比如说,锂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从52.5万/吨跌到不到10万
磷酸铁锂的正极材料也从16.4万跌到4.2万,差不多跌了74%
这场“血洗”让很多小厂倒闭,但也带来了巨大成本优势
[中国产业链,打磨得超级溜]
而且,你知道伐,LFP的核心专利在2022年到期
意味着任何厂商都可以免费用这项技术
大家发现中国企业已经把整个产业链打磨得格外成熟
从矿山开采、正极材料,到电芯制造,再到整车装配
都是一套完整、庞大又高效的体系
欧美那些厂商想仿,估计还要多十年时间
就算你们美国对中国的LFP电池加征120%的关税,结果还是吃力不讨好
特斯拉在上海买的电池,装在柏林的Model 3上;宝马、奔驰在欧洲的电动车
也都得靠比亚迪和宁德供应
[产业格局大变,谁都得跟着走]
这就让社会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以前,欧美靠掌控核心花头(技术和专利)来占优势,当下,中国用低成本、大规模生产
比亚迪开放刀片电池供应,丰田和福特都纷纷下单;宁德把CTP和麒麟推向全球市场
当下,LFP不只在电动车上火
[储能也能玩“灵活版”]
你晓得伐,传统的储能,像抽水蓄能,要建大坝、要时间、要花大把钱
而LFP储能,完全像个“随身携带”的宝贝
一个集装箱的电池,随时搬到需要的地方
随着电池价格狂跌,LFP储能在全球都火了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比去年翻了个倍,达到了90GWh
说明这个市场马上要爆炸了
[未来的布局,真是“多线出击”]
说到未来
阿拉觉得中国企业早就搞了个“多线出击”的战略
除了LFP升级换代,比如加入锰元素
形成LMFP(锂锰铁磷酸)可以能量密度
宁德、比亚迪、国轩高科都在推这个新体系,既保障了安全
更厉害的,固态电池也在路上
它比液态的锂电池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
虽然还在验证阶段,但中国企业已经把技术搞得差不多了,计划2025年验证完
到2027年就能小批量出货
[钠离子,未来也能玩大了]
再说钠离子电池,和锂相比,钠储量丰富得很
中国企业已经搞出了第一代钠电池,打算先在储能上玩
这样一来,电池成本还能继续往下走,电动车的门槛更低
[布局的“战略远见”]
你看,背后表现的
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远见卓识”
和西方那种“押宝单一路线”不同,中国企业采取了“全线出击”,无论未来市场怎么变
而且,产业组织方式也很牛:搞供应链整合、规模化生产、工艺不断优化
这样一来,全球产业就不得不跟着中国的节奏走
未来的“玩法”,看好中国
这个时代,重要的不是“谁的技术最牛”
而是谁的技术最适合大规模用
这个法则,正好就是中国制造的优势
未来十年,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一旦成熟,中国不仅会在新能源车市场继续领跑
还会在能源转型、碳中和的战略中扮演领导角色
[从“铁疙瘩”变“香饽饽”]
你想想,十年前,谁会想到那种“铁疙瘩”能摇身一变
变成全球抢手的战略资源
过去,西方靠技术尖端和稀缺资源来占优势,但中国用实用、可扩展、成本低廉的方式
事实告诉,这才是真正能改变社会的力量
[能源高速公路,铺得更宽]
今天,LFP电池帮中国打开了能源高速公路,未来的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LMFP
正为中国铺设更加宽广的舞台
当全社会的巨头都在排队抢购中国的电池时,咱们已经走在了最前面
这场“逆袭”,不是偶然,而是真的“老灵老灵额”
把产业逻辑都给改了个底朝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