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全新XC70极寒极热挑战记:牙克石到吐鲁番的真实一线
说起最近两个月,车友群里没少有人聊起那个新出来的SMA超级混动架构。其实我对这玩意儿最初也就听个响,直到邻居老张有天在楼下晒娃,说他表弟在厂里参与了全新XC70的,说那车“长续航插混”,还是第一次见专门为这个搞了个平台。安全啥的一直是沃尔沃家的老本行,但这回真能顶住复杂环境?反正他们自己倒是挺敢玩的。
冬天那会儿,内蒙古牙克石冷得连狗都不想出门,我记得微信群还有人发过零下三十七度冻坏手机的视频。这种鬼天气下把新能源SUV拉去跑,也就北欧品牌这么轴。销售小李跟我说,那次还特地关掉电子稳定系统——据他说就是让你“光屁股上雪地溜冰”似的。结果,全新XC70竟然还能在冰面上漂圈圈,不打滑太离谱。
电驱结构方面,他们用了P1+P2+P4(师傅总念叨这叫“三电机布局”),动力随叫随到。但有意思的是,这套动力分配系统据说能根据路况智能调节扭矩输出。我亲戚修理厂干活时提过一句:“现在这些高端货啊,下雪天比咱们后院那些破皮卡还稳。”尤其是在对开路面,一边油一边冰,全新XC70刹起来还挺顺,不像某些国产新能源踩一下就点头。
配置细节里,有个冷门功能倒让我印象深刻——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启动速度贼快。据一个老司机群友自测,从-30°C坐进车不到两分钟手脚都暖和了,比家里的旧空调管用多了。有一次听说有人忘关远程预热,上班前半小时开着,人没到座椅先烤糊味儿,这事后来成段子传了一阵子。
其实除了技术硬件之外,据销售小李八卦,他们开发阶段一直死磕全球统一标准,还专挑行业更严苛的方法来测,比如冬季盐雾腐蚀、材料疲劳啥的。他吹牛说,“我们北欧标准,你们中国用着也妥妥滴。”不过这种话信一半吧,毕竟谁家工程师不夸自家产品?
夏季高温挑战又是一出大戏。这回地点换到了新疆吐鲁番盆地,据当地朋友讲火焰山最高49°C是真的不是闹着玩的。我表哥去年夏天带团去那边玩,都被烫脱层皮,更别提汽车零部件受罪。在这种环境下,用电池、电控啥的不光怕高温衰减,还怕沙尘进缝隙磨损关键部位。所以厂家安排扬沙也是必不可少一步。
不过全新XC70智能远程控制空调这个功能,在朋友圈算刷屏级别。有一次维修师傅笑谈,“你们年轻人现在买车都图懒,一键提前降温,我修半辈子老桑塔纳哪见过!”而且据现场试驾的人反馈,高温暴晒后十分钟舱内降下来,比外头凉快不少。而且SMA平台三电系统好像做了特殊散热处理,高温底盘防护和制动散热效果也靠谱——这一点看得出来厂家是真舍得花成本,不然没人愿意拿几十万的新车冒险跑无人区吧?
顺便补充一点,有网友分享他去年暑假刚好路遇官方队伍经过,当时整个队列都是封闭式运行状态,他拍照发群时还以为是什么军事演习。后来才知道,是工程团队带着设备一路采集数据,包括续航衰减、轮胎耐磨性,还有底盘隔音表现之类的小细节,都被记录下来给研发部门分析改进。这种事一般外头很难看到,只能靠内部人员偶尔爆料几句,小道消息嘛真假参半,但多少说明他们确实花心思琢磨用户体验这一块。
再有个养护八卦,新款XC70虽然主打低维护成本,但据隔壁技师透露,这代车型变速箱油换周期比上一代缩短了一点,因为混动工况切换频繁,对润滑要求更高。不过实际用起来,如果不是天天恶劣工况折腾,大部分城市通勤族几年都不用操心,大不了首保问问售后有没有优惠套餐呗,省钱才是王道哈!
最后插句闲话,我邻居媳妇前阵子刚订了一台全新XC70,她爸非要等二手市场稳定再入手,说什么“瑞典血统值钱慢慢来”。可她嘴上答应,其实已经开始琢磨贴膜选色和导航升级包的问题……女人买东西果然从来不按套路走啊!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穿插于文中相关片段及生活场景描述中,如需详查建议关注官方渠道或咨询专业人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