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025本田XL750 Transalp碎片杂记:一辆冷门ADV的日与夜
去年年底,城北那家本田店,李工就嚷着要进新款XL750 Transalp,说是这车美国刚有货,国内还得再等等。他原话:“ADV不是个个都贵得离谱,像这辆Transalp走的就是‘会过日子’那路子。”价格嘛,据销售王哥说,厂商指导价9999美刀,和宝马GS、KTM那路货比,便宜得不止一截。有人在车友群里吐槽:“Transalp跟V-STROM和T7比是不是抠点?可我算了下,氪金都在细节上,发动机和底盘调校不含糊。”
那天试驾是在北五环外的石子路,脚下还积点春雪。那755的平行双一响,有人误传是V-Twin,但师傅扯着嗓门纠正:“CB750大黄蜂那套心脏,单凸Unicam,上270度曲柄,脉冲跟V型学的,环保又不缺劲。”油门拎起来低扭挺粘人,城市堵车在二环边上转一圈,没啥跳脚,就是很线性。拐山路那会,偶尔有点躁动,弯里也敢踩,声音闷闷地还算有趣。
排气没花头设计,主打耐看、少误会。村里小王骑自己老T7,路上撞见我,抽空聊了五句。碎石上控车更是顺,没卡顿。王哥说:“这车轴距61出头,头儿27度,非双那韵味。”我瞅一眼脚踏板,膝盖正合适,骑了四钟头也不酸。师傅提过:“脚位要是太高就容易抽筋,本田这回没犯那傻事。”
2025年悬架,厂家只给后避震做了初步预紧可调,showa那套前正叉也是老老实实43口径,没花俏。后行程听说有7.5英寸,地盘高8.3英寸——这些也就李工爱琢磨,普通骑手下土路不会顶到。新款回弹和压缩调了点,群友王胖子自测,敲击后轮,弹性刚刚好,碎路不顶又不发飙。
说起来,新加TFT屏,实用倒是真的。五寸左右,亮度够,菜单没让人抓狂。左杆控制挺一体,盲操简单。连蓝牙,roadsync搞定,导航回家得要头盔通话才好用,信息流通纯靠硬件。骑行模式横着排开:运动、标准、碎石、雨天,我自己是用用户自定义模式,高阶玩功率、发动机制动、ABS和TC调节。ABS可以关后轮,这一点比某些老ADV地道。
HSTC就是他们那套牵引力控制,轮控能彻底关,这有些老ADV车主说“玩得狠才能理解”。新灯是两组LED高低配,大晚上的山沟里试过,远近都够席地照。对了,后视镜角度没啥进步,我跟邻居琼姐抱怨几句,她回说:“本田都这样,能用不修,坏了找隔壁王师傅。”
用了一阵,有人嫌升级小。师傅散会时讲:“这车你去修,底盘容易拆,零件没多钱,养护别和德系比,省事。”群里还有人爆料,去年在云南碰上摔了辆Transalp,发动机壳磕掉小块,第二天下午王师傅补了点铝焊,说五百块不到。售后没推三阻四,倒挺靠谱。
有段子说,本田这类车专为“玩命但算账”的人设计,不花冤枉钱,也不瘦身太过。在油耗这边,据老王表自测,百公里差不多在5.2升徘徊,比老非双低个毛毛。但有人调侃:“TFT虽新,但反光老问题还在,难怪工程师都不敢把创新吹得太高。”
暂时不考虑换别的牌子,XL750这车,平日上路感觉扎实,不会掉链子。但你要说极限越野,它和KTM那类疯子还是差点火候。夜里停车场,我和琼姐闲聊,她说要是出二手,八成不用愁,我叹口气:“这车可惜没老的那些故事,但新灯和蓝牙是真好,省去半生麻烦。”
至于保养周期、配件流通,有江浙那边师傅说:“本田这路子,一年到头不弄,说明人省心。”部分冷门配置啊(比如线控油门的细微调节、车把加热),其实大部分新车主没发现。有人嫌仪表读数偶有延迟,但骑了三个月后都习惯,谁谈完美。
最后,还听说杭州有辆Transalp二手卖出,车主笑着留言:“三年后,灯没坏,蓝牙常盲,轮子到底还是本田的命。”至此,故事也就没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