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暴跌99%,保时捷到底怎么了?

哥几个,咱就是说,一觉醒来,天塌了。保时捷,那个你得踮着脚、仰着头才能够着的造梦机器,利润“唰”地一下,没了99%。

你没听错,我也没手抖,就是那个曾经在大众集团里横着走,利润高到让其它品牌怀疑人生的“现金奶牛”,今年吭哧吭哧干了九个月,销售利润从40多亿欧元,自由落体到了可怜巴巴的4000万欧。这概念是啥?就约等于你年薪百万,今年老板突然跟你说,辛苦了,这是你今年的年终奖,五百块拿好。那种荒诞感,比喜剧电影还离谱。

这场景,像极了你心目中那个高冷、从不食人间烟火的白月光女神,突然有一天你看见她在菜市场,穿着大花袄,唾沫横飞地为了一毛钱跟摊主 battle,而你发现周围人居然都懒得多看一眼。

这出魔幻大戏,舞台的正中央,就是咱们中国市场。遥想当年,这里可是保时捷的“紫禁之巅”,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销量,是无数人证明自己“混出头了”的终极勋章。那时候的保时捷展台,那叫一个人山人海,你想挤进去摸一把方向盘都得有当橄榄球前锋的体力。现在呢?风水轮流转,“6.5折买卡宴”、“帕拉梅拉跳楼价甩卖”这种搁以前能上新闻头条的标题,如今成了经销商群里见怪不怪的日常。

利润暴跌99%,保时捷到底怎么了?-有驾

为啥?很简单,咱们的“金主爸爸”们,移情别恋了。当比亚迪、理想、蔚来这帮“新势力”把车内整得跟个移动的IMAX影院似的,一块大屏幕能K歌能开会,还能每周给你OTA升级个新功能,让你感觉车是活的。这时候,你再跟人聊保时捷那精密得像瑞士钟表的机械工艺,就好像在一个讨论元宇宙的科技峰会上,你非要跟人掰扯活字印刷术有多伟大。

不是说它不好,而是游戏规则被掀桌子了。保时捷的纯电先锋Taycan,你开起来,那没得说,依旧是斯图加特最靓的仔。可那感人的续航,那找个充电桩比找对象还难的窘境,还有那个反应迟钝到让你怀疑是不是在上世纪的触屏手机上导航的车机系统,这一切都让它像个偏科严重的天才,物理满分,但语文英语全不及格,总分一出来,直接被学霸们摁在地上摩擦。

说白了,这是一场关于“什么是豪华”的定义权革命。过去的豪华,是引擎的嘶吼,是车标的厚重,是一种无需多言的身份宣言。如今的豪华,是你车里的AI聪不聪明,自动驾驶能不能让你在堵成停车场的环路上偷偷摸个鱼。科技,成了新的信仰图腾。保时"捷发现,自己手里那套“赛道基因+贵族血统”的王炸,在新牌局里突然不灵了。

利润暴跌99%,保时捷到底怎么了?-有驾

当然,把这口大锅全甩给中国市场的“薄情寡义”也不客观。保时捷自己家里那点“宫斗戏”也没闲着。眼馋特斯拉印钞机一样的赚钱速度,保时捷雄心壮志,说要自己搞电池,搞一条龙服务。结果呢?原材料价格一飞天,技术路线选择困难症一发作,这“电车大梦”瞬间变成了吞金的无底洞。光是一个“壮士断腕”——终止自产电池计划,27亿欧元就这么打了水漂。这还没算完,为了给燃油车强行“续命”,改造生产线又砸进去上百亿。拆东墙补西墙,左右手互搏,钱烧得比纸快。

更要命的是,它终究是大众集团的“亲儿子”,没法像新势力那样说干就干。集团内部那套庞大而缓慢的官僚机器,让它的每一次转型都像大象转身。当咱们的“蔚小理”们恨不得每周都开个发布会,用“季度”为单位更新产品时,保时捷的节奏还是雷打不动的“五年计划”。这速度,等它反应过来,市场黄花菜都凉透了。

大洋彼岸的“川建国”同志也没闲着,一记惩罚性关税的闷棍,结结实实地敲在了这个没有美国工厂的德国佬头上。全年损失预计7亿欧元。成本上去了咋办?涨价呗。结果,在美国这个内卷到极致的市场,消费者直接用脚投票,扭头就进了隔壁宝马奔驰的店。

利润暴跌99%,保时捷到底怎么了?-有驾

内忧外患之下,保时捷也开始了挣扎。比如暂缓部分纯电计划,搞起了“燃油、混动、电动”三条腿走路的“田忌赛马”策略,先求稳再说。在中国,也终于肯低下高贵的头颅,搞本土化合作,要开发符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智能座舱。内部也开始勒紧裤腰带,裁员、削减投资,指望着2026年能缓过这口气。

其实,保时捷今天的窘境,何尝不是一个时代的谢幕礼?那个靠着品牌光环和机械质感就能躺着赚钱的黄金岁月,真的过去了。但对于一个在70多年历史里数次濒临破产又活过来的品牌,现在就唱衰它,为时过早。

真正的考验,从来不是造一台最快的电动车,而是如何让一台安静的、没有了引擎轰鸣的保时捷,依然有那股让人热血沸腾的“保时捷之魂”。

利润暴跌99%,保时捷到底怎么了?-有驾

这事儿,你怎么看?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还是说这只是一次战略性打盹,醒来依旧是那个王者?评论区里,等你开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