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友试车色季拉,零百只慢0.3秒逆袭高原,老司机盛赞省心稳

在拉萨住过几天,总听师傅们聊“高反”头疼事。车这玩意,山下跑得贼欢,拔高了,跟突然得上哮喘似的,脚下没劲。前院老谢09年那款自吸SUV,前年拉去纳木错,回来说脸面子丢大了——上坡轰鸣半天,副驾的娃都笑:“爸,车咋光叫唤不挪窝?”其实,这也不怪车,氧气稀薄,发动机喘到了。

群友试车色季拉,零百只慢0.3秒逆袭高原,老司机盛赞省心稳-有驾

这里的汽修李师傅嘴碎得很,嗓门一扬:“自然吸气到5000米,还想有啥劲头?你不就剩一半肾气了。”他还跟我抖过个老梗——一辆2.0的燃油大SUV,海拔4000,油耗12个起步。碰到进山跑长途的,吵着说加油站少得可怜,副油箱都不够看。

不过,有人最近又开始叨叨“丰田双擎不怕高原”。说来也怪,双擎发动机跟电机就像组了个小帮派。前阵子试威兰达双擎上去色季拉山口, 拍视频的那家伙测过——发动机忙着给电池冲点,低速全靠电机出力,反而显得轻松,师傅还啧啧称奇:“电机拉力算得紧,省了驴力,汽机不甩干。”电机那点劲儿,70%起步是它干的,剩下的发动机陪着演戏。

群友试车色季拉,零百只慢0.3秒逆袭高原,老司机盛赞省心稳-有驾

顺便,说个群里车友现学的配置花头:双擎能量怎么分配其实蛮刁钻。电池低过40%,汽机自觉跳出来充电,但每次就2-3分钟,有效率地配合空调啥的。司机师傅吹牛:下坡遇到长时间滑坡,B档动能回收,热衰减明显低,刹车刹得安心。“这才像话嘛,不是那种傻等冷却的风格。”

不过群里也有人非要拿双擎现身说法:说市面那种说法“高原把发动机卡废了,电池没戏”,实际操作反了个儿。去年夏季在林芝,凯美瑞双擎和燃油版隔空比加速。师傅偷偷拿秒表:零百加速,双擎只慢了原地起步0.3秒,油车吼吼半天还晃神。再有那汉兰达双擎,爬3700米坡坡,这动力能硬扛42%多点,比燃油车吞几口气稳多了。群里群友乐呵:一箱油800多公里,懒得加油,“去西藏也盼不着掉队”。

群友试车色季拉,零百只慢0.3秒逆袭高原,老司机盛赞省心稳-有驾

说起电池,老张出租车在拉萨全年不停,群里拍的里程数都能当教材。那辆卡罗拉双擎,跑了15万公里,师傅实话,一年下来电池掉一成不到,发动机磨损还比平原低三分之一——拉萨那种地儿,很多人涂谜不敢开用混动,其实多想了。

冷知识一个:丰田那块镍氢电池到了零下村,-30℃都不尴尬,用发动机余热捂着哄。前阵子有人冬天在那曲打着车,不紧不慢的两公里纯电,等发动机慢慢醒,比起德系啥油车暖了不少年。还有,双擎有个散热格栅,1万公里最好自己掸掸灰,要不然灰尘多,高原里头升温容易伤电池。

有些人老讲高原就要涡轮机,师傅直接拍大腿:“哪个说高原只有涡轮?涡轮迟滞脱困慢慢悠悠,修起来心疼钱。双擎超短距离‘一脚就上’,超车还实惠,每回群友测,比同价油SUV快出三成的样子。”到头来高原修护成本,混动能偏便宜。就有个杭州车主跑了青藏线4800多公里,算下来只花了二百多,换个空滤,别的啥也没动。

用车小段子前不久就遇到。王姐成都车友,自驾去折多山,刚好赶上了暴雨急冻。前车燃油SUV直接打滑翻车了。她的威兰达双擎,没慌,雪地模式下,后轮电机分重点发力,把人稳稳送过冰坡。她在群里还说:“没想到ESP灯都没咋闪。”

说到底,车的舒适度也有人在意。凯美瑞双擎那旗舰的座椅,亲测榻榻米都没那么软烫。啥双叉臂避震,山路咚咚摸底比普通悬挂顺畅,有事没事就能吹个冷风、头顶抬头显示(有点鸡肋但习惯了)。

行业里头有八卦,说丰田当年派车测试5300米昆仑山,选择了三天三夜冻烤,结果三大件几乎没掉链子。我有个旧同学在广丰,说珠峰大本营雷凌双擎一连怠速一天一宿,电池顶住了,发动机硬是少启动一半。营地的师傅饭后打趣:“这车比人还抗高反。”

某次扎西拉路遇本地熟人的威兰达双擎,还特意聊冷门配置——四驱E-Four能把后电机来这么玩,泥巴地里原地分配扭矩,交叉轴脱困力气大,碰上暴雨泥石流都不慌张。张师傅还专门秀了下他的DIY行车记录仪卡槽——自己加了横风监控,结果反倒成了群里车友模仿对象。

高原用车,经常有人搞不清保养节奏。李师傅爱念叨:“高原冷却液要换高沸点的,别用平原套路,沸了你叫天天不应。”还有机油得选0W-20的,流动快不伤车。见过有人用成了5W-30,冷早启动车没动机油先打蔫,李师傅还得骂一句:“脑子是进藏缺氧了吗?”

说配置,不少人最记挂的是那点油钱。威兰达双擎顶配跑下来,单边油耗剩5.9,加油站老板还说看得人心酸。家庭用汉兰达双擎,尤其走人多的山线,七座还真压不趴窝。某家司机纯靠DTV动态扭矩摆布,泥路照样爬,娃们后排打扑克也不晕。

夕阳下,珠峰脚下的双擎车位上偶尔会扎一圈小聚。喝口甜茶,轮胎上山路泥点未擦,师傅们絮叨着谁家媳妇要换空调滤芯,谁年初省了不少大修费。微信群有人发了句:“高原用车,想当年难如登天。如今轮子一转,感觉是电带着你穿云。”

有些事儿,只有真在山顶趴着享过了,才知道“保险”二字的分量;你说值不值,三五年以后车换手时再翻翻口袋账,才好有个数——藏民老周说,“进了城拉活,省下的油钱都够吃几桌糌粑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