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力电池三巨头占六成市场,其他品牌为啥难出头?

全球动力电池三巨头占六成市场,其他品牌为啥难出头?

翻翻今年前8个月全球动力电池的账本,宁德时代以36.8%的份额稳坐头把交椅,差不多每卖出去三块电池,就有一块贴着宁德的标。这体量搁行业里就是断层领先,别的企业想追都费劲——人家从材料研发到生产线,从给车企配套到售后维护,整套体系磨合十几年了,新玩家想挤进来,光建工厂、过车企验证就得花好几年。

全球动力电池三巨头占六成市场,其他品牌为啥难出头?-有驾

排第二的是比亚迪,占了18%的市场。别看份额只有宁德的一半,人家增速猛啊,前8个月同比涨了50%。不过比亚迪的电池主要给自己车装,像汉EV、海豚这些热门车型用的都是自家刀片电池,对外供货不多。倒不是不想卖,主要是产能得优先保自己,最近才开始给丰田、奔驰这些车企小批量供货,想当“电池供应商”还得再攒攒劲。

第三名是LG新能源,份额9.7%,还不到比亚迪的一半。这两年LG日子不太好过,份额一直在掉。以前它靠给特斯拉、大众供货撑场面,但这两年欧洲电动车增速放缓,加上宁德时代在欧洲建厂抢市场,LG压力一下就上来了。有车企内部人士聊过,现在选电池供应商更看重稳定性,LG之前个别项目交付延迟,多少影响了口碑。

三家加起来占了全球近65%的市场,剩下35%被松下、三星SDI、国轩高科这些品牌分,单个品牌份额最高也就5%左右。为啥其他品牌难出头?说白了还是技术、成本、客户三条腿没站稳。比如松下,技术是扎实,但太依赖特斯拉,特斯拉自己造4680电池后,松下订单量直接受影响;三星SDI在北美市场投入大,但本土车企更认本土品牌,海外拓展慢;国内二线厂商像国轩,技术没问题,可产能和成本控制比不过一线,车企大规模采购时还是优先选宁王、比亚迪。

其实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买电动车时选哪家电池更靠谱。要是看技术成熟度,宁德时代的CTP技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都是经过百万辆车验证过的,安全性和寿命都有保障。要是担心供货稳定,宁德客户多,产能分散风险小;要是看重性价比,比亚迪自用为主,成本控制更灵活。至于LG,技术没问题,但最近波动大,选它的车可能得看车企和LG的合作稳不稳。

说到底,动力电池这行拼的是长期积累。宁德时代像开超市的,啥品类都齐,谁来都能买;比亚迪像开食堂的,自家饭香,偶尔也给邻居家送;LG像开精品店的,以前客人多,现在得想办法留住人。其他品牌想突围,要么在技术上有颠覆性创新,要么绑死一两个大客户,不然只能在边边角角混。

数据来源:SNE Research、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开数据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