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冲进全国前十,郑州汽车城故事

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冲进全国前十,郑州汽车城故事

8月20号那天,郑州的天还没亮透,我就被邻居老李敲门吵醒了。他家那台电车又闹脾气,说是空调制冷有点怪声。我边穿鞋边嘟囔,“你咋不找4S店呢?”老李摇头:“听说港区新开的比亚迪赛车场今天有活动,人多,顺便去瞅瞅热闹。”这赛车场去年才刚动工,现在都能开放体验了,比起我记忆里那些灰扑扑的厂房,这地儿真是变样快。

其实,比亚迪在郑州折腾这些年,也算见证了一茬人和一座城的变化。前阵子比亚迪在航空港区开了个科普馆,据说啥新能源技术、动力电池拆解流程都能现场看。销售小王偷偷跟我讲,那馆子建成的时候,他爸还专门带着他去转了一圈,看完回来直嚷嚷“以后修车怕不是要先学编程”。

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冲进全国前十,郑州汽车城故事-有驾

再往前倒两年,2021年9月省里和比亚迪签合作协议,不到40天项目就开工。这效率,让我想起隔壁维修厂师傅常念叨的话:“咱河南人干活儿,就图个利索!”17个月后投产,第6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还真把“港区速度”整成名片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几年在航空港混迹的人越来越多。有回微信群里讨论充电桩布点问题,一个叫“小马哥”的群友发照片,说自己半夜三更路过汽车城,一排排新车像豆腐块一样码得齐齐整整。他还顺嘴提一句:现在这片地方已经聚集了上百家零部件企业,各种车型配套基本都有,全省90%的品类都能找到影子。原来以前只知道中牟县路难走,现在进出都是宽阔大道,高架桥下偶尔还能看到法系工程队忙活——法国埃顿集团今年7月底刚拿下一块地,要搞智能制造园。

2月份还有场大签约会,27家企业一起砸钱投资七十多个亿,有做动力电池的、有搞智能网联技术的,还有物流公司插一脚。“外资也盯上咱这里喽!”老张头总爱这么感慨。他年轻时修柴油机,如今天天研究怎么给纯电动车升级固件。

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冲进全国前十,郑州汽车城故事-有驾

有人问为啥这些大项目愿意落户?听园区管委会一个负责人私底下聊,他们弄了产业指挥部,各种支持政策一波接一波,把上下游链条全捋顺溜——不光造整车,还鼓励软件开发、后市场服务、通用零部件什么的一锅端。最夸张的是,今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37.51万辆,占据全国前十的位置。有次统计局数据出来,我正好跟朋友喝茶,他随口一句,“咱河南终于挤进汽车强省行列啦!”

可别以为风光背后没烦恼。有师傅吐槽,有些国产纯电SUV低温续航掉得厉害;还有位女司机抱怨市郊换电站太少,上次跑焦作差点趴窝。不过近两年高速公路沿线补桩明显快起来,新乡那段甚至加装冷却系统,据传还是本地一家小众品牌试水的新配置,只不过具体效果如何群友们意见不一,有人觉得夏天管用,有人嫌麻烦事多余。

养护方面也有新鲜事。我表弟去年买辆插混轿车,用惯性刹停模式结果轮胎偏磨严重,被维修技师揶揄:“科技归科技,该保养还是不能偷懒。”他后来每次保养必拍照发朋友圈,自嘲“新时代踩坑第一课”。

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冲进全国前十,郑州汽车城故事-有驾

再看整个中原地区,其实不仅仅是郑州风生水起。开封宇通、新乡配套厂、洛阳宁德时代……串起来就是条完整产业链。今年1-2月数据更猛:10.19万辆新能源,占据半壁江山。而且传统燃油轿车增长慢慢被拉下来了,新势力崛起得快,小城市二手市场流通也热闹不少。我同学去年淘辆旧款EV轿跑,本想着改装玩票,却发现保险理赔流程繁琐,每次碰擦报案都要等专家远程视频鉴定,这也是现阶段行业的小尴尬吧。

至于未来咋发展?业内老师傅倒是不紧张。“技术嘛,总归追着需求走,”他说,“只要充换设施铺得广,高端零部件肯落户,再搭把高校科研院校力量,中原这摊事迟早做大。”

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冲进全国前十,郑州汽车城故事-有驾

对普通用户也许只是早晚高峰堵在东三环或者西四环,多了一排绿牌照。但对我们这些喜欢琢磨机械细节的人从生产基地到赛车场,从研发实验室到售后小店,每一步都是故事。不信你哪天下雨去汽配街逛逛,总有人拎着咖啡杯唠嗑哪个品牌最新OTA推送又出BUG,又或者哪家本土供应商悄悄上线自研驱动芯片……

反正啊,在这个夏末秋初交替的时候,你如果遇见凌晨五点钟满载而出的运输卡班,很可能就是下一批奔向全国各地的新鲜新能源汽车。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原人的勤快劲儿和敢拼精神,都藏在这一辆辆安静驶过晨雾的大巴、小轿、中型货箱里头呢。

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冲进全国前十,郑州汽车城故事-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取材自《大河财立方》及相关采访记录。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