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电改” 大动作:车网互动放电价格标准登场,开启能源新篇

江苏 “电改” 大动作:车网互动放电价格标准登场,开启能源新篇-有驾

在能源变革的浪潮中,江苏正迈出关键一步,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近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传来重磅消息,江苏省正式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放电的价格机制。这一具有吸引力的放电价格标准,犹如一把钥匙,将开启车网互动规模化、商业化运营的全新阶段,在能源领域掀起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

车网互动,这一听起来颇具科技感的概念,正逐步走进现实,改变着我们的能源使用方式。简单来说,车网互动就是让新能源汽车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像勤劳的小蜜蜂采集花蜜一样,尽情充电储能;而在电网高峰时段,或者有特殊用电需求时,又能化身移动的分布式储能单元,将储存的电能反向输送给电网。打个比方,新能源汽车就如同一个个灵活的 “电力储蓄罐”,在不同时段根据电网的需求,进行电能的 “存储” 与 “释放”。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增强电网灵活性、促进新能源消纳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就像为电网装上了一个智能的 “调节阀门”,使其能够更加稳定、高效地运行。

其实,车网互动并非一蹴而就,其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推动。今年 4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4 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江苏常州成功入选试点城市,同时,常州分散式 V2G 车网互动试点、南京 “宁电通” 全场景 V2G 试点和无锡 “源网荷储” 全要素协同车网互动综合试点项目也纷纷入选。在政策的东风下,江苏省发展改革委顺势推出支持车网互动规模化建设的相关电价政策,明确参与试点的公共及居民车网互动设施均可开展反向放电,并执行极具经济吸引力的放电价格。以 2025 年 8 月国网江苏电力代理购电工商业用户电价为参照,尖峰时段放电价格可达每度电 1.2245 元。通过峰谷价差测算,居民用户每度电收益约 0.85 元,这一价格无疑为广大车主参与车网互动注入了一针 “强心剂”。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车网互动放电带来的收益,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实际案例中。8 月 21 日晚,在江苏无锡的车网互动验证基地,车主朱先生成为了车网互动的受益者之一。他参与反向放电,单次放电 30 度,仅仅这一次操作,到账金额就接近 37 元。而扣除在谷电时期的充电成本约 11 元后,朱先生单次就获得了近 26 元的收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日积月累下来,将为车主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再看位于常州市公交一公司的车网互动示范基地,8 月 21 日晚,11 台新能源公交车整齐地停在 V2G 车位上,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响应放电邀约,一起变身 “移动充电宝” 向电网反向放电。这一场景颇为壮观,最大放电功率达到 600 千瓦,有效缓解了夜间用电高峰时间段的电网供电压力。经计算,此次放电收益约在 1400 余元,既为电网 “减负”,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

从宏观层面来看,江苏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近年来一路高歌猛进,持续走高。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 300 万辆。想象一下,如果这些新能源汽车都能积极投身车网互动,按照平均放电功率 20 千瓦计算,其可调容量相当惊人,相当于建设 10 个大型的抽水蓄能电站。这一庞大的车辆规模化充放电资源潜力,犹如一座待挖掘的宝藏,将极大地助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为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力量。

除了反向放电带来的收益,在公共充电领域,江苏省也有新动作。《通知》明确,试点城市和试点项目中,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全年执行春、秋两季分时时段,通过巧妙增加午间充电谷时段,大力倡导 “谷充午补” 充电模式。这一举措不仅能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充电成本,让车主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还能促进地区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的消纳,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江苏实施车网互动放电价格标准,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能源探索。它为新能源汽车车主带来了经济收益,为电网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新能源消纳开辟了新途径。随着这一政策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江苏将在能源领域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为全国车网互动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引领能源变革的新潮流。

#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