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最近在上海淮海路搞了个快闪店,名字叫“时光车库”。
讲真,这操作就很灵性。
当所有新势力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自动驾驶能不能躲开老头乐的时候,保时捷这种老钱,突然不跟你聊技术了,开始跟你聊“历史”,聊“文化”,聊“感觉”。
这是什么?
这是不装了,摊牌了。
意思就是,我的车,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上,可能暂时干不过那帮连PPT都不会做的愣头青。
但是我这个标,值钱。
我这个历史,牛逼。
所以最好的防守不是去跟你们卷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那些今天发布明天就过时的技术,而是直接掀桌子,我不玩你们那个局了。
我直接把战场拉到我的主场,一个你们谁也跟不了的领域——品牌玄学。
你去看那个快闪店里摆的东西,简直就是一套精心设计过的PUA组合拳。
首先,一个复刻自保时捷博物馆的双层展车架,这玩意儿不叫展车架,这叫“封神榜”。
上面放着什么356 No.1 Roadster,什么勒芒冠军车。
这些车是拿来卖的吗?当然不是。这些是“圣遗物”,是图腾,是用来告诉你,在你爷爷还不知道汽车长啥样的时候,我们家祖上就已经在赛道上玩儿命了。
这是一种精神注入,一种血统认证。
潜台词就是,那些新势力造的车,那叫“工业产品”;我保时捷造的,那叫“移动的艺术品”。
就问你怕不怕?
然后,他们把鼻祖车型356和纯电Macan放在一起。
这个场面就更魔幻了。
这不叫传承,这叫“飞升渡劫现场”。
一个代表着燃油车时代的荣光和巅峰,一个代表着在电动爹时代不得不低头的妥协和新生。
保时捷把这两个东西摆在一起,就是想告诉你:是是是,我们现在也搞电了,但我们这个电,是有根的,是祖上阔过的,是流着勒芒冠军血液的“贵族电”,和你们那些靠堆电池堆出来的“草根电”不一样。
这种精神马杀鸡,比给你加两个沙发座椅好使多了。
简直是把用户当信徒来养!
因为会买保时捷的人,他缺的根本不是一个更快的加速或者一个更大的屏幕,他缺的是一个能让他心安理得花这笔钱的理由。
保时捷现在就把这个理由,做成了一个实体店,拍碎了,揉开了,喂到你嘴里。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为梦着色”展区,搞了200多把车钥匙,在灯光下闪闪发光,代表着各种车漆颜色。
朋友们,这不是车钥匙,这是信徒们上缴的“许愿牌”。
每一个颜色背后,都是一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选装订单。
这才是保时捷真正的“技术壁垒”,一种让用户心甘情愿为“不同”买单的魔法。
当比亚迪在发布会上高喊“电比油低”的时候,保时捷用一个艺术装置告诉你,“颜色比车贵”。
这就是降维打击。
一个在聊生存,一个在聊修仙。
大家根本不在一个次元。
写到这我突然发现,我把保时捷这事儿说得跟开庙会一样,好像有点损,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一个道理?都是构建一个场域,让你相信点什么。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短暂拥有过豪华品牌车子(虽然不是保时捷)的中年人,太懂这种心态了。
你买的根本不是那四个轮子,你买的是一种“解释权”。
解释我为什么都这个岁数了,还要追求驾驶乐趣;解释我为什么愿意为了一些看似无用的设计和历史传承买单;解释我为什么在面对那些配置拉满的国产新势力时,还能保持一种“你们不懂”的优越感。
保时Dior们现在做的,就是把这种“解释权”给你实体化,给你场景化,给你发朋友圈的素材化。
所以它必须开在淮海路,不能开在什么汽车城。
因为汽车城是谈价格的地方,而淮海路是谈价值的地方。
在汽车城你问的是“这车能便宜多少?”,在淮海路你问的是“这杯咖啡是什么豆子?”
说真的,淮海路随便一杯手冲咖啡都敢要你68,保时捷这杯搞不好还算良心价,就是不知道续杯要不要配货。
所以你看,保时捷这波操作,看似不务正业,实际上是把自己的金钟罩铁布衫又加厚了一层。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竞争策略。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竞争,而是认知战。
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当产品力被无限拉近的时候,谁能占领用户的心智,谁能给用户提供情绪价值,谁就能活下去。
蔚来的换电站和NIO House是情绪价值,理想的“家”是情绪价值,那保时捷的“历史”和“美学”,就是它最坚固的护城河。
这波快闪店,就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品牌神话加固行动。
它告诉所有潜在用户和竞争对手:你们可以学我的技术,但你们学不会我的命。
所以这一切努力,最终都是为了让你在面对国产电动爹那离谱的配置单时,能心安理得地多掏一百万。
是的,这就是玄学。
而这个“时光车库”,就是玄学的道场。
这些德国人,这次是真的悟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