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Lafa5,最近预售搞得挺热闹。你说,从市场上的反应看,挺有意思的。它的预售区间在10.58万到13.18万之间,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细想想,真的是物有所值吗?我挺好奇。
我和朋友聊过,他开了几辆比它低几万的同价位车。配置一比,Lafa5确实还算丰富:14.6英寸中控屏、360°全景影像、超快充、最后还加了AI导航,那感觉就像是个智能小天才。他就经常抱怨电池寿命不够,续航折磨人,尤其是在寒冬里,续航还能剩多少呢?我觉得这个其实挺关键。你看,官宣续航是515到605公里,但实际?估计得乘以一个0.8的因子,冬天里可能剩不到400公里吧。嗯,也再正常不过。
说到续航,我还翻了翻资料,零跑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别的牌子也在用,但你知道么,这东西虽然便宜,安全性也高,但能量密度跟三元材质比,总是差点意思。同阶的某个品牌,续航能多出个10%,差别就是十几公里的样子,又不是天壤之别。真要去一些长途场景,聚焦续航的用户可能会说:还不如买个续航更强的对手。(这段先按下不表)——
还有个细节我刻意去注意了,刚才翻了下笔记,Lafa5的这款车看似运动十足,11月28日才正式上市。这中间的体力比我预期中还要丰富——设计、配置,甚至用料都不算差。车身高亮黑钢琴烤漆、无边框车门,都能体现点档次。
说实话,售价一出——尤其是11万多,到13万多的那两款——让我觉得挺尴尬。这个价格,为什么会有人不考虑其他更强的竞争对手?比如说,上次一起喝咖啡时我朋友说为啥不选吉利或者比亚迪?他们配置一样的,还便宜。我心想,小品牌要撼动大品牌挺难的。
我还在琢磨,零跑的渠道策略是不是出了点问题。你想想,厂家告诉我,销售点不能让人摸车,只能线上看。久了,人会感觉像个虚拟货架。(这点体验太浮躁了,不知道你怎么想?)
这让我想到,虽然说智能化挺厉害,比如激光雷达、27硬件传感器、AI大模型,但我觉得这些硬核配置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只是个噱头。真正能用到实处的少。你说,买个车最关心的还是:用得顺不顺手?续航够不够?油钱省不省?这,才是能落到地上的事。
我又想了想——其实我没细想过,如果以10公里的瞬时充电成本为例,加上电费,可能比油车的百公里油耗还高。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体验——比如我朋友开个电车,刚买两个月,充电器插得烟火气那么大,继续掉电速度又快,心里虚。电池技术要是真的还得再完善一下,才能打平传统燃油车。
我在追查一些资料时,还看到一句话:零跑硬是要打运动的牌。我在想,它的车型设计,像极了那些跑车化元素——大轮毂、低车身、尾流扩散器——一看就知道看起来猛。但,真正的运动性能呢?26米弯道转弯半径还算可以,但百公里加速6.4秒,谈不上激烈。别的不说,性能跟跑得快其实还差点味道。
旁边有卖车的销售打趣说:你以为这个价能跑几个赛道?别逗了。我也笑了,毕竟,车的本质还是要实用,别只盯着颜值说事。
讲真,零跑Lafa5这个价位,尤其是Impressively pre-sell price之后,市场反应其实挺看似火爆的,但又不乏一些味道。有人骂说:配置多、价格不退,让人觉得像是在骗钱。我猜,可能是供应链压力和研发成本在作怪,毕竟,工厂里那些高端芯片、高速线缆可不是一下子能拉下来。
我还在想,品牌到底靠啥留住用户?我之前买的某品牌的车,最后还是服务好、口碑佳才留住了我。现在这个市场,真是价高者得吗?还是谁能把体验做到真好,谁就能赢?
聊到这里,你觉得这车卖得动不?我有个小疑问:如果它的价格能再低两万,你会考虑入手一辆吗?还是说,你会倾向于等一等,有没有想过,下一代技术出来,是不是会更值?这我还真没想清楚。(这问题留给你)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