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销量第一,华为ADS升级,享界S9后继发力

你见过凌晨五点的交付中心吗?

问界M9销量第一,华为ADS升级,享界S9后继发力-有驾
问界M9销量第一,华为ADS升级,享界S9后继发力-有驾
问界M9销量第一,华为ADS升级,享界S9后继发力-有驾

不是作家矫情要和时间赛跑,而是现实逼人的销量报表,像呼啸而过的高铁,永远有人在上面狂奔,试图当那个站在车头的人。安静的交付大厅,地面上依稀残留昨日脚印,空气里混杂着新车塑料味和咖啡的焦灼。玻璃门一侧,两台问界M9安然地并排停着,像并肩走过风雨的兄弟——只是,它们的“风雨”,无非是连续17个月稳坐50万级SUV销冠宝座时积攒下来的光环与压力。

华为ADS 4.0.2悄无声息地接管了它们生存的底层逻辑。人类在方向盘前盘算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地交给了代码与“大脑”去处理。这个“进化”,不会问你同不同意,你的同意也不重要——数据链和市场曲线,总是率先做出回答。

有人会问:“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把希望押宝在‘自动驾驶’这条路上吗?你的家庭、资产、未来,能用一套还在不断迭代的L3或者L4系统托底吗?”我不是决策者,我只是看惯了上市发布会上的闪光灯和发布会结束后车主调取的事故视频。无论是荣耀时刻还是冰冷事故,证据不会说谎。也许这份决定权,从来都不在某个人手上,而在无数场交付仪式上“下单的那只手”里。

静下心来看,这一场汽车工业的“跃迁”,以问界系列为锚点,已经给市场留下深刻的裂痕。问界M9在2023年12月上市,短短不到两年,连拿17个月销冠,22.6万辆销量,让“千亿营收”不再只属于德国、美国的汽车帝国。你可以说这是技术的胜利,也可以只看作这批50万级用户的集体选择——无论如何,这台车和它升级到ADS 4.0.2那天,宣告了国产品牌的由量变到质变。“中国SUV之王”,从此有了新的名字,不是合资品牌,也不用再仰头去看国外的技术烟幕弹。

可能你会说,销冠故事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周期到了换一个主角。但请不要低估这种模式自我复制的能力。问界M8跟上来,连续4个月40万级销冠,还能在一年内“最快实现千亿营收”,打破自己大哥M9的纪录。而后面,问界M7、新M7、享界S9、享界S9T、尊界S800……这一串串“豪门继承人”名单,数量还在增长。每一位选手都带着华为ADS 4,像极了新一代“赛道接力棒”——上一个累了,立刻有新队员无缝补位,无一掉队。

行业里有一句老话:销冠的背后,总有一块干净的地板。没人注意到,卷到这个地步, 竞争对手的营销话术都在拍地板,想证明自己的“增程”、“纯电”到底怎么个热卖法。但你如果和一线销售唠过天,就会发现,华为ADS+鸿蒙座舱已经成了普通用户和行业内行人最大的共识。这几年,从享界S9这样的40万级纯电销冠,到即将规模交付的享界S9T(旅行版),再到百万级的尊界S800——每个价位都有“指定冠军”,几乎不给对手留下喘息时间。“中国‘智驾’第一家族”,如今不再是调侃,而成了开盘即爆的冷门常识。

当然,这其中也不是没有变数和风险。任何一个“销冠故事”,背后都是资源砸出来的高强度规模化生产。你在2025年Q4的新问界M7和尚界H5之间押注销量,还是更信任享界S9T能拉动高端旅行车型的市场,在数据没跑出来前,都只是冷冰冰的PPT推演。预测可以翻番,用户选择就未必一定线性。我见过太多“爆款后继乏人”的尴尬,也见过“新车型被定义为救世主”却最终成为库存负担。只是如今,L3小蓝灯和鸿蒙座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话题中,几年前看似幻想的自动驾驶安全与舒适,已经变成购买动因里“能量最大”的那个项目。

我得承认,这种连环销冠效应,对同行意味着极大的现实压力。半年一更新,节点一过全系列OTA,本地化的科技红利和中国汽车产业的组织效率,在这里发挥到极致。有些老对手还在开例会上“吵来吵去”,新一代的国产选手已经默默上完了“智能化大补丁”,顺带打包一茬用户心智迁移。有时候我甚至纳闷,是不是有天连职业法医都要跳槽去做自动驾驶测试员——因为数据采集和案例复盘,已经补完了法医和侦查的一半“证据链路”。

但光环之外,还是要讲一点“黑色幽默”:这个行业谁都知道,销冠永远轮不到测试工程师和法务去领奖。我们只能在案例归档时,时不时怀疑:拥抱自动驾驶这件事,真的是集体意志的胜利?还是用新故事掩盖了旧问题的方式?消费者用实际行动选边,但每一台车,终归要在物理世界里经受交通法规与冗长路测的考验。如果哪一天AI自我迭代的速度超过人类的应对反应,会不会也有律师准备好一份全新的“AI驾驶责任划分协议”?你觉得可笑,但现实往往喜欢用冷嘲热讽把天方夜谭变成厂商会议里的KPI目标。

回头点个数,华为ADS 4的车型转瞬就霸占了九个销冠,放到2026年,若势头不减,销冠数量或许真的能翻番。商业神话讲得太多了,剩下的疑问往往没人再追问:当“智能化”和“安全性”实现了同步指数增长,用户究竟会更信任哪一端?是把选择交给机器,还是继续相信人类的谨慎?在算法和高速OTA之间,我们从来没真正停止过猜测。可能每个人、每个行业,都在为下一个“销冠”搭台。只要开关还在“自动驾驶”那一档,故事就还没有结束。你说,下一块属于谁的干净地板,会刷在哪一款车下?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