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到成都1978公里只加一次油,朋友这台15万的车让我删掉了加油站APP,老婆问我是不是偷偷换车了

杭州到成都1978公里只加一次油,朋友这台15万的车让我删掉了加油站APP,老婆问我是不是偷偷换车了

成都那趟长途回来,我媳妇翻我手机找东西,突然问我:“你是不是把车卖了?”

我正纳闷呢,她把屏幕转过来给我看——上个月加油站APP的消费记录只有一条,还是出发前加的那次。将近两千公里的路,中间就加了一箱油。

这事儿得从我那哥们提车说起。他买这台车之前,我其实劝过他别冲动。插混车嘛,城里晃悠还行,跑长途?我心里打鼓。

结果人家非说要带我去趟成都验证一下。行吧,我就当陪他测测车,顺便看看老同学。

那个怀挡,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头一回坐进去,方向盘旁边挂着个小拨杆。我下意识就去摸中间,手扑了个空。

“习惯就好。”哥们笑着说。

后来上了高速,我接手开了一段。右手搭在方向盘上,大拇指轻轻一拨就能换挡。中间那块地方空出来,他放了个小冰箱,里面塞着可乐和水果。

杭州到成都1978公里只加一次油,朋友这台15万的车让我删掉了加油站APP,老婆问我是不是偷偷换车了-有驾

服务区休息的时候,我拿出一罐冰镇可乐,那种透心凉的感觉,跟夏天空调房里喝的没两样。旁边车主投来羡慕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了——原来车不光是用来开的。

这续航,多少有点玄学

出发前我特意看了眼表显:满油满电,续航2016公里。

我当时就乐了:“这数字,你信?”

哥们也不反驳,只说走着瞧。

前两百公里基本都在用电,仪表盘上那个燃油指针纹丝不动。进了湖北地界,电量快见底了,发动机才开始介入。声音很轻,不仔细听根本察觉不到。

云南那段山路爬坡多,我寻思着油耗怎么也得往上窜。结果他给我看行车电脑,4.2升。下坡的时候,那个能量回收的箭头一直在往电池那边走,像是在把重力变成电。

最后落地成都,表显还剩122公里续航。我掐指一算,这要是接着开,没准真能破两千。

那套底盘,藏着功夫

杭州到成都1978公里只加一次油,朋友这台15万的车让我删掉了加油站APP,老婆问我是不是偷偷换车了-有驾

川藏线上的烂路见多了,那种颠簸能把人五脏六腑都晃出来。这车过减速带的时候,我刻意留了个心眼。

咚、咚,两声,干脆。车身没有多余的跳动,也没有那种散架的感觉。

“什么悬架?”我问。

“说是能自动调软硬的,具体原理我也说不上来。”哥们挠挠头,“反正坐着舒服。”

高速并线的时候,车身很稳,没有那种飘忽感。进城走烂路,也不会把人颠得想吐。我琢磨着,这底盘调教的人大概也是长年跑长途的主儿。

空间这事儿,够用就是最大的豪华

他选的六座版本。后排两个独立座椅,中间能走人。

我妈腿脚不太利索,上车的时候,直接从中间通道走到第三排,省得钻来钻去。她坐下之后还说:“这车不错,坐着不憋屈。”

老太太这辈子没夸过几台车,这算一个。

杭州到成都1978公里只加一次油,朋友这台15万的车让我删掉了加油站APP,老婆问我是不是偷偷换车了-有驾

后备箱那个暗格也有意思。我把相机和镜头塞进去,上面堆行李,也不用担心磕碰。这种小心思,用过才知道值钱。

省油这事儿,数字不会骗人

回程算了笔账。全程1978公里,加了一次油,大概40升。按当时油价7.5元一升算,油费三百出头。

要是开我那台2.0T的油老虎,怕是得烧掉七八百。这一来一回,就省下五百块。一年跑个两三万公里,省出来的钱够交保险了。

哥们说他平时上下班基本不烧油,一个月充三次电,每次十几块钱。算下来,每公里成本三毛不到。

“你这是把车当电瓶车开了。”我调侃他。

“可不是嘛。”他笑着说,“就是续航长点。”

所谓的智能,其实就是少操心

成都市区堵车的时候,我接过方向盘开了一段。跟车、刹车、起步,基本不用我管,脚放在刹车上随时准备接管就行。

杭州到成都1978公里只加一次油,朋友这台15万的车让我删掉了加油站APP,老婆问我是不是偷偷换车了-有驾

变道的时候打转向灯,车会自动找空隙并过去。不过我还是习惯自己看,毕竟这命是自己的。

有一段路旁边停了很多车,它会自动往左偏一点,留出安全距离。这个细节我注意到了,说明这车多少认得出门会突然打开这种事儿。

倒车入库的时候,他让我看他怎么停。人在车外,点了两下钥匙,车自己倒进去了。前后左右都没蹭到,比我自己停得还正。

“这要是有代驾功能就好了。”我开玩笑说。

“听说后面会有。”他还真信了。

这车适合谁?我琢磨了很久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车到底适合什么人开。

家里有小孩老人的,空间够用,上下车方便。每天通勤三五十公里的,基本不用加油。偶尔跑长途的,也不用担心续航。对油价敏感的,用车成本能省一大半。

但要说运动性能,它肯定比不过那些性能车。要说豪华感,内饰也就是够用的水平。

杭州到成都1978公里只加一次油,朋友这台15万的车让我删掉了加油站APP,老婆问我是不是偷偷换车了-有驾

可话说回来,大多数人买车不就图个省心省钱吗?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用到的时候能有几次?

十五万这个价位,能把该有的都给你配上,该省的地方也帮你省了,这大概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写在最后

车这东西,就像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我那哥们提车到现在半年了,见面聊天的时候,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省心”。不用天天惦记着油价,不用担心续航焦虑,开就完了。

前两天他又跟我说,准备国庆自驾去西藏。我问他有没有底气,他说:“两千公里的续航,还怕什么。”

这话说得轻飘飘的,但我知道,这份底气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至于值不值,每个人心里的秤不一样。我只能说,有些东西账面上算不出来,得自己体会。就像那罐冰镇可乐,成本也就几块钱,但在服务区烈日下喝到嘴里的那一刻,你会觉得值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