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2025年11月小鹏科技日上,一个机器人迈着近乎完美的“猫步”走上舞台,台下有人惊呼:“里面藏了个真人?”这可不是科幻电影,而是真实发生的场景!小鹏潜心研发的IRON机器人,一亮相就引发轩然大波,这背后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猫步”背后:硬核科技大揭秘
当IRON迈出那轻盈的“猫步”,背后是2250TOPS算力的图灵AI芯片、全固态电池技术,还有一套独特的VLA大模型。它拥有62个全身自由度、仿生脊椎与肌肉系统,“脚尖被动自由度”技术更是让它实现人类般的轻柔步态。从第一代粗糙简单的四足机器人,到如今如此先进的IRON,小鹏这七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西方反应:从嘲笑到坐不住
西方巨头曾嘲笑中国科技“只会模仿”,可如今小鹏用实力狠狠打脸。IRON亮相当天,英伟达宣布投资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谷歌加紧推进Apollo机器人“全场景应用”。这场机器人战争早已白热化,中国企业为何能让西方措手不及?中国机器人专利数量占全球50%以上,这又意味着什么?
实用至上:“猫步”VS“后空翻”
有公知质疑:“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能后空翻会跳舞,小鹏走个猫步有啥可吹?”但懂行的人都知道,“后空翻”是实验室杂技,“猫步”才是实用性和商业化的密码。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还在表演“极限运动”,小鹏IRON却已规划好路径:先商场导购,再工厂巡检,最后进入家庭。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小鹏IRON这一步“猫步”,踏出了中国科技从追随者到定义者的蜕变。当它走进我们的生活,帮我们指路、导购、端茶送水时,你是否会感慨科技的力量?对于小鹏机器人的未来,你有什么期待?快来评论区留言讨论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