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液点燃的万辆召回:理想MEGA自燃,李想的道歉管用吗

那天晚上上海街头烧起来的,哪是一辆理想MEGA,分明是烧掉了李想和所有新能源车主心里的那份安全感。

事后李想甩出的那句“生命是百分之百”,听着特别像武侠小说里,大侠一剑封喉之后,还要云淡风轻地擦擦剑刃,念叨一句“罪过罪过”。

姿态是挺潇洒,可这血淋淋的现实,谁来买单?

说真的,每次看到这种新能源车自燃的新闻,我这心都跟着颤一下。

你买个几十万的车,图的是什么?

不就是个代步工具,一个移动的家嘛。

结果呢?

开着开着,没准就成了一个行走的“引火源”。

这谁受得了?

理想这次栽的跟头,特别有戏剧性。

他们家的MEGA,从一亮相就奔着“公路高铁”的名头去的,充电速度号称跟去加油站似的,嗖嗖的。

冷却液点燃的万辆召回:理想MEGA自燃,李想的道歉管用吗-有驾

为了这颗能“喝”超大电流的麒麟电池,理想跟宁德时代没少下功夫,结果呢?

问题偏偏没出在电池本身,而是出在了冷却液上。

对,就是那个给电池降温的玩意儿,因为防腐性能不够,把铝制的冷却板给腐蚀漏了。

这不扯淡吗?

你给一个短跑世界冠军穿了一双全球顶级的钉鞋,结果他跑到一半鞋带开了,摔了个狗啃泥。

这事儿听起来荒诞,但你往深了想,后背全是冷汗。

它暴露出来一个问题:现在的新势力造车,是不是跑得太快了,快到连最基本的常识都顾不上了?

大家都在拼命堆料,比谁家电池续航长,谁家屏幕尺寸大,谁家自动驾驶牛X。

冷却液点燃的万辆召回:理想MEGA自燃,李想的道歉管用吗-有驾

可汽车这东西,说到底它是个工业产品,是一个需要成千上万个零件精密配合的机器。

任何一个环节掉了链子,哪怕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冷却液,都可能引发一场灾难。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三星的“炸弹机”Note7。

那会儿三星为了抢在苹果前面发布新机,硬是把一块超大容量的电池塞进了一个纤薄的机身里,结果呢?

电池内部结构设计缺陷,全球范围内噼里啪啦一通炸,最后连飞机都上不了。

你看,不管是手机还是汽车,当一家企业为了某个炫酷的卖点,开始挑战物理和化学的基本规律时,翻车是迟早的事。

李想在公关这块,确实是玩明白了。

不等国家调查报告出来,自己先跳出来承认错误,主动召回。

这操作,把一手烂牌打出了王炸的效果。

一时间,“理想有担当”的声音盖过了一切。

但这操作,更像是在伤口上贴了个创可贴,血是暂时止住了,可里面的脓还没挤干净呢。

更要命的是,后来有信息披露,说在车子烧起来之前四个多小时,理想的后台系统其实已经监测到了电池绝缘异常,也通知了车主。

这就好比气象台明明预报了有特大暴雨,也发了预警短信,可你依然眼睁睁地看着城市被淹。

技术上的超前,和应急管理上的拉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别再吹什么“主动召回”了。

这更像是一次“被动”的自救。

真正对用户负责的企业,是不会让这种带着明显缺陷的产品流向市场的。

每一次看似“果断”的召回背后,都站着无数个拿真金白银和身家性命去信任你的普通消费者。

他们不是你产品的小白鼠。

生命确实是百分之百的,所以才容不得那怕是“万分之一”的侥幸。

这堂课,理想用烧掉的车和蒸发的市值学会了。

但对于整个狂飙突进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警钟才刚刚敲响。

别总想着怎么飞得更高,先想想怎么才能安全落地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