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贴膜3大生死线,第2条90%已踩坑,再犯错

好家伙,这车刚开出4S店,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感觉人生都到达了巅峰。

可别高兴得太早,马上就有一道坎儿等着你,那就是给爱车贴膜。

你是不是觉得,这不就跟手机贴膜差不多嘛,挑个颜色深浅,交钱就完事了?

要是真这么想,那可就太天真了,这里面的门道,比咱们想象的要深得多,一不小心,几千块钱就可能打了水漂,还给自个儿埋下安全隐患。

新车贴膜3大生死线,第2条90%已踩坑,再犯错-有驾

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新车贴膜这件“小事”背后的大文章。

很多人提车时,销售都会热情地推荐一个“原厂膜”大礼包,听着特高大上,感觉是厂家专门给这车配套生产的,质量肯定没得说。

打住!

这可以说是新车主们踩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坑。

咱们得先明白一个基本事实:无论是奔驰宝马,还是咱们国产的比亚迪、吉利,这些汽车制造厂,它们的核心业务是造车,压根就不生产车窗膜。

所谓的“原厂膜”,说白了就是汽车经销商或者4S店自个儿从外面的贴膜厂家采购来的,然后贴上一个听起来很官方的牌子。

这些膜的真实成本可能低得吓人,几十块一卷的都有,转手卖给你就成了价值几千块的大礼包。

更有甚者,一些售价仅三四百块的全车贴膜套餐,你敢贴吗?

这种廉价膜用不了多久,一年半载的功夫,就会起泡、褪色,从车里往外看,全是紫色的波纹,不仅影响美观,时间长了还会散发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健康。

那到底该怎么选呢?

别光盯着颜色看,那都是表面功夫,核心得看参数,这才是硬道理。

首先是透光率,这直接关系到你的行车安全。

根据我们国家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规定,前挡风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必须大于等于70%。

低于这个标准,年检都过不了,更重要的是,它会严重影响你的视线,尤其是在夜晚或者雨天,外面稍微暗一点,你从车里看出去就跟蒙了一层灰似的,反应速度都得慢半拍。

新车贴膜3大生死线,第2条90%已踩坑,再犯错-有驾

至于两侧车窗,虽然没有强制规定,但真心不建议选颜色太深的,透光率在50%左右就比较合适。

你想想,晚上要并线或者倒车,得看后视镜吧?

如果侧窗膜黑得跟墨汁一样,你看后视镜就是一片漆黑,这多危险啊。

其次是隔热率,这决定了你夏天开车是不是受罪。

一张好的隔-热膜,总太阳能阻隔率起码要在80%以上。

不然的话,大太阳底下停一会儿,车里就跟个桑拿房一样,空调开到最大都压不住那股热浪。

去店里选膜的时候,别光听销售吹得天花乱坠,一定要亲自体验。

正规的店里都会有一个红外线烤灯,你把不同的膜样放在灯前,然后用手在膜的背面感受温度。

好的膜能把绝大部分热量挡在外面,你手心只会感觉到温温的;而差的膜,灯一开,手心立马就跟被火烤一样烫。

要是哪家店连这个最基本的测试仪器都没有,扭头就走,别犹豫。

再一个就是紫外线阻隔率,这个参数现在基本都要求达到99%以上。

别小看这玩意儿,它不光是防止你和家人被晒黑晒伤,更重要的是能保护你车里的内饰。

汽车内饰,特别是仪表台,长期被紫外线照射,会加速老化、褪-色甚至龟裂。

一张好的膜,就像是给你的爱车涂上了一层高效防晒霜。

新车贴膜3大生死线,第2条90%已踩坑,再犯错-有驾

而那些劣质膜,紫外线阻隔率可能连30%都不到,贴了跟没贴一样,纯属心理安慰。

材质方面,现在市面上主流的就是金属膜和陶瓷膜。

早些年金属膜很流行,隔热效果确实不错,但它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会屏蔽信号。

你想想,车开进隧道,手机信号本来就弱,再被金属膜一挡,直接失联;车上的ETC、GPS导航,都可能受影响。

而陶瓷膜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它通过吸收热量来隔热,不含金属成分,所以完全不影响任何电子信号的接收,性价比也更高。

随着我们国家制造业的进步,像美基这样优秀的国产品牌,在陶瓷膜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质量和性能完全不输国际大牌,价格还更亲民,是咱们中国车主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选好了膜,施工环节同样是重中之重,手艺不到家,再好的膜也白搭。

有三个细节你必须盯紧了。

第一,裁膜。

专业的师傅会在贴膜前,把一整块膜铺在你的车窗玻璃上,用热风枪进行“烤膜定型”,让膜的弧度与玻璃完美匹配,然后再进行精细裁剪。

如果你看到店员直接从一堆已经裁好的膜里拿出一张就要往你车上贴,立马喊停!

这种预裁膜是流水线产品,根本无法做到与你的车窗百分百贴合,后期边缘起翘的风险非常大。

第二,清洁。

贴膜前,玻璃内侧必须清理得一尘不染。

新车贴膜3大生死线,第2条90%已踩坑,再犯错-有驾

专业的店家会有一个专门的无尘施工车间,并且会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刮板,对玻璃进行反复清洗,确保没有任何油污和灰尘颗粒。

如果清洁不到位,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尘点,贴完膜后都会变成一个明显的气泡。

第三,保护后挡风玻璃的电热丝。

裁切后挡膜的时候,如果师傅手艺不精,用刀片划伤了那些细细的电热丝,就会导致局部加热功能失效,冬天除雾就麻烦了。

贴完后,你可以用手轻轻抚摸后挡膜的表面,检查是否有不平整的划痕感。

贴完膜也不是万事大吉了,接下来的72小时是关键的“生死线”,有几件事千万不能做。

首先,不能升降车窗。

因为膜刚贴上去,里面的水分还没完全干透,粘合剂也没达到最大强度,这时候升降车窗,玻璃的运动很容易让膜的边缘发生卷曲、移位。

负责任的师傅会在车窗升降按钮上贴一个提示胶带,就是为了提醒你。

其次,刚贴完膜的车,如果被暴晒过,不要马上用冷水洗车,热胀冷缩的原理大家都懂,强烈的温差冲击可能会导致膜面开裂。

最后,七天之内不要使用后挡风玻璃的电热丝除雾功能,因为加热会加速水分蒸发,容易在膜和玻璃之间产生小气泡。

等到一切都妥当了,最后一步就是验收。

有三个地方要重点检查。

一看边缘,膜必须完整地覆盖玻璃,不能有漏光的“白边”,否则不仅难看,还会从边缘开始加速老化。

二看气泡,整车玻璃上的灰尘、气泡数量,按照行业标准,不应超过3个。

如果发现多处明显的气泡,完全有权利要求店家返工,通常24小时内的小问题都是可以修复的。

三要复测透光率,尤其是前挡风玻璃,让店家拿出透光率检测仪当场测一下,如果低于70%,坚决要求重贴,这是原则问题,关乎安全,不能妥协。

最后补充一个冷知识,贴了膜的玻璃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比如落水逃生,用安全锤等钝器敲击侧窗的四个角,玻璃会因为膜的张力而整块脱落,而不是碎成一地渣子,反而更有利于快速开辟逃生通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