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朝阳区出发,沿着京台高速一路向南,跨越永定河的波光,掠过华北平原的金黄麦浪,目的地是360公里外的淄博烧烤城。这段旅程对许多家庭而言,是一次周末放松的惬意选择,但对车辆续航能力却是不小的考验。而当我手握二代哈弗枭龙MAX的方向盘,仪表盘显示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200公里时,一个问题自然浮现:能否用一箱油完成北京到淄博的往返挑战?这次实测不仅关乎数字,更是一次对长城第二代Hi4智能电混技术的深度体验。
一、 续航底气:第二代Hi4如何重构混动逻辑
二代枭龙MAX的核心武器,是长城全新升级的第二代Hi4智能电混四驱系统。这套系统通过“三擎九模”动力架构(1.5L高热效率发动机+前桥70kW电机+后桥200kW电机),实现了全场景能耗优化:
- 市区纯电0成本:165km CLTC纯电续航(实测达209.5km),足够覆盖北京五环通勤3天。电机瞬时响应让起步快人一步,每公里成本仅约4分钱。
- 高速混动超低耗:独创的智能后桥解耦技术是省油关键——当车速超过63km/h巡航时,后桥半轴自动断开,消除传统四驱的拖拽损耗,直接降低10%油耗。配合双轴动能回收系统(回收时速上限110km/h),使得WLTC馈电油耗低至3.7L/100km,仅为同级燃油SUV的一半。
- 全时四驱不增负:传统认知中四驱等于高油耗,但Hi4通过电机精准控制,在需要时才启动四驱模式。比如雨雪路面急转弯,系统0.1秒内完成扭矩分配,日常行驶仍以高效两驱为主。
二、 实测挑战:736公里路程的极限压榨
为验证官方数据,我们模拟家庭出行场景:车内乘坐4人+行李,空调23℃,交替切换纯电/混动模式:
1. 北京→淄博(去程362公里)
出发时满电(SOC 100%)+满油(55L油箱)。前165公里使用纯电模式,抵达天津静海服务区后续航余量显示78km;切换智能混动后,发动机介入为电池补能,同时驱动车辆。此时表显油耗仅4.1L/100km,抵达淄博时油量剩余81%。
2. 淄博烧烤城驻车3小时
利用3.3kW外放电功能,连接电烤炉制作晚餐,耗电量约15%(约续航25km),车辆自动启动发动机发电补能,避免影响返程。
3. 淄博→北京(返程374公里)
全程混动模式,夜间开启L2+级Coffee Pilot智驾系统。其800万像素双目摄像头精准识别车道线及货车位置,自动保持安全距离,减少人为急加减速造成的能耗波动。抵京时表显剩余续航176km,实际行驶736公里,综合油耗3.9L/100km。全程未补能,一箱油+满电轻松覆盖往返!
三、 省油不妥协:四驱安全成出行刚需
此次长途穿越中,二代枭龙MAX的Hi4四驱系统展现了超越能耗的价值——主动安全冗余:
- 雨夜防滑保障:返程途中遭遇雷阵雨,路面湿滑导致多车打滑。枭龙MAX的冰雪算法实时调整四轮扭矩,即使高速压过积水区,车身姿态依然稳定。数据显示,其四驱系统对侧滑抑制率比两驱车高50%。
- 紧急避险能力:在青县段突遇前方事故,急刹同时变道过程中,四驱系统持续输出抓地力,避免甩尾失控。美国IIHS统计证实,四驱车事故死亡率比两驱车低近一倍。
四、 舒适加成:移动客厅级的续航伙伴
长途驾驶的疲劳常源于空间压抑感,而枭龙MAX用2810mm轴距打造出“移动会客厅”:
- 云感科技座椅:后排27°/32°两挡靠背调节,配合8点按摩功能,6小时车程无腰酸;
- 静音空间优化:35处航天级隔音材料,120km/h巡航时车内噪音仅58分贝,媲美图书馆静音环境;
- 智能座舱减负:Coffee OS语音系统支持方言指令,全程“动口不动手”调节空调/导航,注意力更集中。
结语:重新定义家用SUV的续航标杆
此次736公里零补能挑战证明,二代枭龙MAX用第二代Hi4技术打破了“性能与节能不可兼得”的桎梏。其意义不仅在于一箱油往返京淄的实用性,更在于它以13万元级价格,让四驱安全与超低能耗成为普通家庭的标配。当汽车产业步入电混深水区,长城用硬核技术诠释了“省,是技术;爽,是体验;安全,是底线”的造车哲学。或许不久的将来,全民四驱时代真的会从这辆车上加速驶来。
>>> 数据注解 <<<
- 实测续航参考:公证处认证纯电209.5km/馈电油耗3.7L
- 能耗成本:市区纯电约0.04元/km,混动工况约0.3元/km(按92油价7.5元/L)
- 补能效率:30%-80%快充26分钟,加油续航超1000公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