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日开始,“小电驴”也就是电动自行车迎来了新规,这次的变化可不少,和咱们的日常出行息息相关,一起来看看都有啥新规定。
先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车速问题。新规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每小时 ,而且一旦超过这个速度,电动机就会自动停止动力输出。这可不是随便定的,以前就有不少人私自改装“小电驴”,把速度提得很高,结果因为刹车、车身结构等跟不上速度,一遇到突发情况根本来不及刹车,导致追尾、侧翻等事故频发。现在有了这个断电保护,就能从源头上杜绝超速现象,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虽说2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听起来不算快,但咱们骑“小电驴”大多是在非机动车道,周围还有行人、自行车,这个速度日常通勤、买菜、接娃啥的完全够用,还能保证安全。
再讲讲车辆的安全配置方面。以前有些“小电驴”的塑料件太多,而且防火阻燃性能也不好,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这次新规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针对弹性软垫材料、纺织品、皮革、电气回路导线等不同类别非金属部件都分别规定了防火阻燃指标 ,同时明确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减少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延缓火灾蔓延速度、降低燃烧强度以及减少火灾发生时有毒气体释放量。另外,新规还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 ,虽说不是强制要求,但这些配置能让我们在骑行时视野更好,转向更明确,大大提高了骑行的安全性。
在防盗和车辆状态监测上,新规也有新要求。以后的“小电驴”要具备北斗定位和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用于城市物流和商业租赁等经营性用途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安装北斗模块 ,私家“小电驴”可以选择不装,即使装了也能关闭,而且北斗定位服务是免费的。有了北斗定位,车辆要是被盗,车主就能通过定位功能辅助破案;动态安全监测功能还能将车辆异常行驶状态以及蓄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及时发送给消费者,让我们随时了解车辆的安全状况。
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变化。新规要求生产企业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建议使用年限,并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进行标注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知道什么时候该淘汰车辆,避免因车辆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千克提升到63千克 ,这意味着车辆能装更大容量的电池,续航里程更长了;而且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这样既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又节约了生产成本,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车型选择。
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也有时间规定。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既可以按照旧标准生产,也可以按照新标准生产;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在销售上,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有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能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都得符合新标准规定。不过大家放心,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 ,各地政府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以旧换新等政策来加速车辆的更新换代。
这次“小电驴”新规的实施,就是为了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保障我们的出行安全。大家在购买和使用“小电驴”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这些新规,安全出行比啥都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