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越L又双叒改款! 一年一更新是诚意过剩还是内卷成瘾?
吉利星越L的测试谍照又一次在网上流传开来。 这已经是这款车型在短短一年内的第二次改款,节奏快得让不少车迷直呼“跟不上节奏”。 从曝光图片来看,新车在前脸细节和内饰布局上做出了调整,尤其是取消了争议不断的双联屏设计,换上了更小巧的电子挡杆。
这次改款动作再度引发讨论:当其他品牌还在坚持“三年一改款,五年一换代的传统节奏时,吉利为何要如此频繁地调整一款市场表现已经相当不错的车型?
外观:伪装只贴前脸,改动幅度或许有限
最新曝光的测试车仅在前脸部分贴有伪装贴纸,车身侧面和车尾则完全裸露。 这种伪装方式通常意味着改款车型的外观变化不会太大。 从细节来看,大灯组造型与现款基本一致,内部双横杠式日行灯和两点式矩阵光源都得到保留。
直瀑式进气格栅依然是前脸最醒目的特征,中网密度似乎有所调整。 前保险杠区域的进气口造型也进行了微调,通过不同形状的镂空设计来强化运动感。 车身侧面线条完全没有改动,贯穿式的腰线从车头一直延伸至尾灯,搭配略微外扩的轮眉,维持了整车扎实稳重的视觉感受。
车尾部分甚至没有进行任何伪装,连临时尾标都没有贴。 这意味着尾灯造型、后保险杠设计都将与现款保持一致。 这种克制的外形调整策略,与一些品牌“改款即换脸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内饰:取消双联屏成最大亮点,布局更趋实用
内饰的变化远比外观来得激进。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控台屏幕布局的调整。 现款车型上由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组成的双联屏被取消,改为独立的悬浮式中控大屏。 这一变化直接回应了车主对双联屏的诸多抱怨,包括反光严重、系统卡顿等问题。
空调出风口位置进行了上移,原本位于出风口下方的实体按键区域被取消。 中央通道区域经过了重新设计,现款车型握感饱满的挡把被替换为造型小巧的电子挡杆,这种设计不仅操作更便捷,也为前排留出了更多储物空间。
谍照显示,新车可能提供两种不同的屏幕配置方案。 低配车型可能仅配备独立中控屏,高配车型则可能采用“独立全液晶仪表+中控屏+副驾娱乐屏”的布局,屏幕之间不再相连。 这种区分是为了覆盖更广泛的价格区间。
配置调整:针对用户反馈的快速响应
从内饰细节来看,新款星越L的调整是针对现有车主反馈的快速响应。 除了屏幕布局的变化,中央扶手区域的无线充电面板位置进行了优化,杯架设计也更加合理。 门板上的储物格尺寸似乎有所增大,能够容纳更大尺寸的水瓶。
座椅造型看起来没有太大变化,材质可能进行了升级。 现款车型被部分用户抱怨的座椅通风效果一般的问题,有望在新款上得到改善。 音响系统虽然看不到品牌标识,扬声器数量似乎有所增加。
这些调整显示出吉利对用户反馈的重视程度。 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能够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的品牌往往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星越L作为吉利旗下的销量支柱,其每一次改款都直接关系到品牌的市场表现。
市场节奏:一年一改款打破行业惯例
星越L自2021年上市以来,已经经历了多次改款。 2022年8月推出了2023款车型,2023年7月推出了2024款,2024年10月又推出了2025款。 这种几乎每年一更新的节奏,快于大多数竞争对手。
对比同级别的合资品牌SUV,丰田RAV4荣放通常3-4年才会进行中期改款,本田CR-V的改款周期也在3年左右。 即便是以更新速度见长的国产品牌,如长安CS75 PLUS、哈弗H6等,其改款周期也多在2年左右。
这种高频率的更新节奏带来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持续的产品更新能够保持市场热度,吸引关注度;另一方面,过于频繁的改款可能影响二手车保值率,也让老车主感觉自己的车型快速过时。
竞争对手:紧凑型SUV市场的白热化竞争
在星越L所在的主流紧凑型SUV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长安CS75 PLUS、哈弗H6等传统对手不断推陈出新,比亚迪宋Pro DM-i、宋PLUS DM-i等新能源车型也在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今年1-8月,星越L的月均销量保持在1万台以上,8月份销量达到1.3万台。 这一数据在紧凑型SUV销量榜中位居前列,与巅峰时期月销2万台的成绩还有差距。 市场竞争的加剧,或许是推动吉利频繁改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竞争对手相比,星越L在车身尺寸和动力系统方面一直保持优势。 其2845mm的轴距接近中型SUV水准,全系2.0T发动机的动力参数也领先多数同级别车型。 在新能源转型方面,星越L目前仅提供油电混动版本,相比插电混动车型在政策支持上处于劣势。
消费者反馈:对新款变化的褒贬不一
针对此次曝光的改款信息,网友评论呈现两极分化。 有消费者认为取消双联屏是明智之举,“终于不用忍受反光和指纹了”。 也有人对电子挡杆的造型表示赞赏,称其“比现款更精致”。
也有声音质疑如此频繁改款的必要性。 “去年刚买的车,今年就成老款了”,一位现款车主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这种快速迭代虽然能让产品保持竞争力,却也难免让老车主产生心理落差。
对于潜在买家而言,新款即将上市的消息意味着现款车型可能迎来优惠。 部分消费者已经持币待购,等待新款上市后抄底现款。 这种市场预期对当前销量会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细节:动力系统或保持稳定
虽然内饰和外观有所调整,新款星越L在核心动力系统上可能不会有大改动。 现款车型提供的1.5T油电混动和2.0T高功率发动机两个版本预计都会保留。
2.0T发动机最大马力238匹,峰值扭矩350牛·米的参数在同级别中依然具有竞争力。 匹配的8AT变速箱平顺性表现可圈可点。 这套动力总成的成熟度已经经过市场检验,贸然更换反而可能带来风险。
底盘结构预计也不会调整,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组合将继续提供扎实的行驶质感。 现款车型在隔音降噪方面的优秀表现有望得到保留,这也是星越L与同价位合资品牌竞争的重要优势。
价格策略:或维持现有区间
参考以往改款规律,新款星越L的售价区间预计与现款基本持平。 现款13.72-18.52万元的定价已经覆盖了主流紧凑型SUV市场的主要价格带。 在配置进行调整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是维持市场竞争力的常见做法。
不过,如果低配车型如谍照所示取消了副驾娱乐屏,那么入门价格可能会有一定程度下探。 这有助于星越L与价格不断下探的合资品牌SUV直接竞争。
在终端市场,现款星越L已经有1万元左右的优惠幅度。 新款上市后,如果能够维持现有价格体系,将有利于保持品牌价值。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际成交价可能会根据市场反应灵活调整。
行业观察:快速迭代成为国产车新常态
星越L的频繁改款不是个例。 在当前的汽车市场,是竞争激烈的国产车领域,快速迭代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与传统合资品牌遵循固定产品周期的做法不同,国产品牌更倾向于根据市场反馈随时调整产品。
这种策略的优势显而易见:能够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及时改进产品短板。 同时也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生产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于频繁的改款可能导致生产线调整频繁,增加生产成本。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快速迭代既带来了常换常新的产品体验,也增加了购车决策的难度。 在“买新不买旧”的传统观念下,如何选择入手时机成为许多购车者面临的难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