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2厂裁2万人!百万产能泡沫,百年车企扛不住

日产横滨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这座估值超千亿日元的建筑如今正被贴上“售后回租”的标签公司要求员工在三个月内清空工位而大楼的新买家已在谈判桌上等待签字。 楼下停车场里几辆贴着“抗议裁员”标语的员工车辆格外扎眼。 一位工龄23年的工程师盯着手机银行里即将断供的房贷提醒对记者苦笑:“当年戈恩带我们建这栋楼时可没人想过它会变成‘救命钱’。 ”

日产车间里设备拆除的轰鸣声淹没了最后一辆奇骏的下线广播。 常州工厂的工人们蹲在打包好的零件箱旁抽烟厂区大门的招工启事刚被撕下换成“厂房招租”的鲜红告示。 这座投资百亿、设计年产能12万辆的新能源工厂去年只卖出1.6万辆车连空调电费都挣不回来。 不远处的线束厂更早迎来终局:去年12月被砍单60%后二十多名工人吃完散伙饭在转让公告旁潦草地写下“日产欠款未结”。

关2厂裁2万人!百万产能泡沫,百年车企扛不住-有驾

流水线的寂静折射出日产的全球性溃败。 墨西哥工厂的皮卡生产线突然停摆导致美国经销商展厅的Frontier车型断货三个月;巴塞罗那工厂的关停补偿谈判陷入僵局当地工会扬言要扣押待出口的整车。 最残酷的数字藏在财报第47页:2024财年净亏损6708亿日元(约326亿人民币)相当于每天开门就亏掉1.8亿元。 公司现金流仅够支撑12-14个月财务部已开始拖欠欧洲供应商货款甚至要求对方“二选一”要么等日产延期付款要么接受银行垫付自行承担风险。

三缸奇骏的断崖式暴跌成了这场溃败的经典注脚。 2020年这款SUV在中国年销17.5万辆是日产最赚钱的车型之一。 换上三缸发动机后2021年销量骤降至7.1万辆。 当工程师们手忙脚乱换回四缸机时比亚迪宋PLUS DM-i已用超混技术横扫市场。 如今常州工厂的库房里生锈的奇骏底盘堆到三米高电泳漆剥落处泛着褐红。

关2厂裁2万人!百万产能泡沫,百年车企扛不住-有驾

“神车”轩逸的神话也在瓦解。 这款占日产中国销量60%的支柱车型底盘平台已沿用超过15年。 当比亚迪秦PLUS以“油电同价”杀入市场时轩逸的展厅优惠一度突破4万元。 湖北某经销商指着墙角积灰的e-POWER混动版自嘲:“客户问这车和比亚迪差在哪我答‘方向盘车标不同’他们转身就去隔壁订了宋PLUS”。

电动化转型的迟缓让日产付出更惨痛代价。 尽管2010年就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电动车聆风后续研发近乎停滞。 2024年ARIYA上市时其续航和智驾水平已被同价位中国车型甩开两代:ProPILOT系统仅支持L2级辅助驾驶车机卡顿投诉率高达32%。 武汉工厂30万辆的年产能中ARIYA实际产量不足8000辆产线员工多数时间在擦拭闲置机器。

关2厂裁2万人!百万产能泡沫,百年车企扛不住-有驾

新任CEO埃斯皮诺萨的“Re:Nissan”计划把手术刀挥向最痛处。 全球17家工厂将关闭7家包括日本追浜这座运营64年的元老工厂那里曾诞生1780万辆汽车如今设备正被拆运往九州工厂。 流水线工人老林抚摸着1961年的初代生产线铭牌说:“当年我们三班倒赶制出口车现在年轻人领完补偿金就去特斯拉应聘”。

2万人的裁员潮席卷全球研发中心。 横滨技术中心每天有上百人抱着纸箱离开其中三成被宁德时代、小鹏汽车以双倍薪水挖走。 固态电池项目部主管离职时留下一句话:“我们2010年就启动研究现在试点线还在调试而比亚迪明年要装车第二代刀片电池”。

关2厂裁2万人!百万产能泡沫,百年车企扛不住-有驾

供应链的崩塌比产能缩减更致命。 常州线束厂倒闭后为它提供铜材的浙江小厂被迫裁掉70%工人。 日产在墨西哥的工厂关停引发连锁反应:当地轮胎供应商库存积压导致资金链断裂美国经销商因缺货面临客户索赔。 芯片断供Mobileye自动驾驶芯片短缺导致北美工厂15%产能闲置而日产自研芯片项目因资金短缺暂停。

“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寄托着最后希望。 东风日产N7成为罕见亮点:这款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纯电轿车上市45天订单破万。 研发团队私下担忧:中国区缩短至24个月的开发周期导致电池安全测试压缩到行业标准的60%。 与此同时武汉工厂的关停让地方政府震怒税收锐减迫使当地叫停两个配套基建项目。

关2厂裁2万人!百万产能泡沫,百年车企扛不住-有驾

与本田的合并谈判破裂暴露了更深层裂痕。 当本田要求日产成为其子公司时横滨总部爆发激烈争吵。 一位参与谈判的高管透露:“我们连三菱的股份都贱卖了绝不当别人附庸”。 联盟的瓦解让日产彻底失去规模优势雷诺减持股份后三方联合采购量下降导致单车成本上升9%。

经销商展厅的人流稀少得令人心慌。 上海中山北路门店的销售总监翻着客户登记表叹气:“逍客上月只卖出11台不及比亚迪海豹单店一周销量。 日产让我们主推N7可展车要等三个月”。 在二手车市场轩逸的保值率三个月跌了18%车商老吴把收车标语改成“拒收日产周转太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