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月销过万的本田飞度,突然转眼只留了75辆,像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佬,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橱窗里无人问津的老物件,谁能不感到唏嘘啊。
这个神车坠落的速度,比有些人的上班心情还要“速度与激情”,让人猛地意识到,车市变天了。
曾经街上飞度随处可见,年轻人排队加价买,二手车商抢着囤货,谁碰见飞度都要夸两句:空间大、可靠、还省油,简直就是平民超跑的门面担当。
现在可好,落魄到几乎没人搭理,销量直接“卸载”了一个零,究竟出了啥状况?
这事怎么看都像本田飞度自己摁下了“自毁程序”,但你仔细想,背后其实有几股暗流在涌动。
这年头,谁还没提过“新能源”?
你要是不谈电车,感觉都要掉队,就像没有充电宝出门,心里没底。
以前,燃油小车打得火热,年轻人买飞度就是图省心、经济、便宜养。
但到了2025年,新能源小车扑面而来,随便一款国产电车,价格往那一摆,基本都和飞度一个区间,续航还能冲三百公里不带喘气。
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这些“电动小精灵”,5万到8万就能拿下。
一公里掏五分钱电费,油钱还要什么呢?
飞度再怎么做减法,油耗再怎么低,跟电车省到家比,就是小巫见大巫,谁都会直接用脚投票,买电车去。
这风向转变有多快,飞度估计自己都没回过神。
你还记得几年前,每个打工人的梦不就是一辆飞度吗?
而现在,电车成了00后的专属玩具。
燃油车,尤其是小型车赛道,不是岌岌可危,简直就是被社会按下了“关闭”键。
飞度本身是不是也太“保守”了点?
你可以说它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但在车圈,这可能就叫“不思进取”了。
魔术空间是好用,底盘也还OK。
但看看2025款依旧1.5L自吸+CVT,动力数据和一零年没差多少,131马力,算传统劲儿,可现在谁还吃这套?
智能化更不用提,飞度中控屏还停留在8寸,这年头国产小车内都能搞12.8寸巨幕,中控芯片也人手8155大哥级别。
再看辅助驾驶,比亚迪海豚都标配全速自适应巡航,飞度连L2都没影子。
车内的塑料感,摸上去就像过年买的廉价玩具,对比国产小车软包材料,飞度就好像网购评价里的“除了发动机,别无优点”,连段子手都忍不住嘲笑了。
其实飞度这个定位已经完全脱离了时代,年轻人哪还在乎耐用?
他们只看屏幕有多大、配置有多智能、外观够不够时尚,哪怕后备箱能躺俩行李箱,也不能换来一个“真香”。
你问飞度,“你这一身配置,是不是还活在过去?”
飞度自己估计也会自嘲:“我不配现在的年轻人喜欢。”
当然了,品牌号召力也是个大坑。
说实话,本田以前牛气哄哄的,飞度带动过情怀消费,一个小本田LOGO在车头,感觉就是一份青春认证。
但到了电动化时代,本田就是个慢半拍的学生,别家都学会新招了,本田还在用老教材复习。
一直没拿出真正能打的纯电小车,同价位你去看国产车,那科技感、智能化和价格,活生生把飞度的路堵死了。
比亚迪海鸥、长安、吉利这些品牌搞起新三板电车,技术迭代速度堪比手机换代,平台成熟得不得了,海鸥月销两万不带停。
飞度的招牌技术没新意,价格又没优势,消费者“左手省钱,右手智能”,转身就把飞度抛在后头。
本田掉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连老用户都开始怀疑,是不是得升级一下自己的审美和消费观。
再回头看飞度,只剩那个执着的“自吸情怀”,对不起,没什么人买单了。
现实挺扎心的。
“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这话可太应景。
飞度的没落,就是传统燃油车整体退场的活教材,小型合资如果还指望过去那些优势继续吃香喝辣,坐等铁打的江山,那真的就要领盒饭了。
市场不是讲情怀的地方,真正决定命运的永远是需求本身。
飞度这段故事,提醒每个车企、每个消费者,没有一成不变的神车,只有不停更迭的选择。
你觉得情怀能撑多久?
现实告诉你,顶多撑到新技术和新消费涌上来,最多就是个“曾经的王者”,市场不会惯着你一成不变。
其实,飞度的低迷,不只是技术没跟上,也是理念落后了。
汽车圈变化太快,今天的神车,明天可能就是失宠的边角料。
国产新能源把配置卷得飞起,用“高配低价”教训了所有想偷懒的老品牌。
而且,现在买车就是图新鲜、图懒省事,谁还吃老套?
飞度这盘“铁饭碗”端得太久,到头来被新模式抢了饭碗,一点不意外。
网友调侃说,现在买飞度,简直像考古,买个“老物件”回家。
你说,主打“耐用”“空间大”“情怀”,这些卖点本来是市场的加分项,没想到变成了时代的负担。
大家都看重智能网联、辅助驾驶、电池品质、软件体验,合资品牌的发力跟不上节奏,连“守成”的机会都快没有了。
你问飞度想不想变电车,它也心里苦,毕竟只要主机厂没下决心,一线市场根本没法玩。
而这几年电动化真正改变了车市的人气分布,谁能进场玩智能化,谁就能收割流量和口碑。
飞度在各项数据面前,就是个“背景板”,说不定过两年就变成个怀旧符号了。
小型车市场也早就被国产撑起来了。
现在谁还觉得买飞度占便宜?
明明同样的钱,国产电车买到花样繁多,飞度这点动力和空间,甚至都不稀奇了。
国内车企在布局智能和电动化上砍得飞快,技术跃升一波接一波,老外品牌要想卷回来,真得下足血本和决心。
也有不少人说本田不是没有机会,但看品牌动作,迟疑犹豫,错过了最佳时机,等想出手的时候,市场早把坑填满了。
飞度如果再不换赛道,怕是就只能靠二手市场偶尔收割剩余情怀了,主流消费群体早变阵了。
再聊聊用车成本吧,电车普及以后,飞度哪还有优势?
油价一年涨一回,年轻人又图懒不爱修车,电车“加电一把梭”,谁还计较发动机有多坚挺?
用户群已经从那批省钱党,变成了一堆“追新党”。
新一代消费者买车前先问智能化,后座空间啥的,早就是附加属性了。
飞度不更新配置、不兼容最新潮流,谁还当它是“卷王”?
在消费分层和赛道切换里,飞度彻底成了市场失宠对象。
再想凭一己之力逆袭,难度比中彩票还高。
回头看这个“曾经的传奇”,感觉就像是老电影,曾经经典,现在复播也只有老粉丝追忆青春而已。
新一代不会喜欢“老本田”那一套,智能化和体验占据主流,情怀只能作为饭后的谈资,真金白银早已投向新品牌了。
你站在车市门口听听买家的对话,“买电车啊,配置高,省钱。”
“买飞度?”
“你怎么想不开呢?”
连路人都带着戏谑和感慨。
这就是现实,大家说好的岁月静好,其实都在疯狂卷新东西。
飞度的萨摩耶般善良和温顺,最后抵不过电车赛道的狼性和敏捷。
想让飞度东山再起,有办法吗?
说实话,市场不会容许老套路再来一遍。
品牌要活,得学会创新和自我革命,光靠过往的光环是没戏的。
你想讨好年轻人,起码得先把包装升级、智能化水平拉高,还得拿出像样的纯电产品,性价比得做到极致。
否则,无论你多耐用、空间多大,用户用脚投票就是最无情的答案。
飞度的归宿,大概率是陪伴老一代消费群体成为回忆,而不是再度回归主流。
这故事挺有代表性,很多老品牌其实都在经历类似的阵痛。
一边是技术和需求的革新,一边是过往秩序的瓦解。
等你察觉到失宠,往往市场已经天翻地覆了。
警示意义很强烈,时代永远不会眷顾一成不变的产品,谁能先一步拥抱变化,谁才有可能活得久一点。
飞度不是唯一一个被边缘化的王者,但它的陨落确实是很多合资品牌的一面镜子。
你要是还想念那句——“买飞度不后悔”,那只能等哪天本田想通,重新定义小型车了。
说到这,大家怎么看未来飞度的路?
会不会有天国产车也变成“旧爱”,又来一轮新技术洗牌?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曾经、现在、或以后想买车的理由,飞度的失利,市场的小型车格局,或者你对电动化转型有啥独特见解?
咱们一起唠唠,毕竟每个人都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嘛。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