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车不充电更费油?朋友亲测:油耗竟比纯油车还低!

今日车界有个“冷知识”要揭秘!

一直以来,人们总觉得插电混动车(PHEV)不充电,纯烧油,那油耗指定比传统燃油车高。

可我朋友最近就用实际行动,给我狠狠地上了一课。

他开着一辆20度电的比亚迪插混SUV,跑了整整1700公里,期间愣是没插上一次电。

插混车不充电更费油?朋友亲测:油耗竟比纯油车还低!-有驾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油耗算下来,竟然比隔壁老王家的纯油车还低!

这事儿,听着就像是“天方夜谭”,但人家把账算得明明白白,比导航显示的还省油,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魔法”?

这车,两吨多重,一个不小的紧凑型SUV,纯电能跑个一百多公里。

朋友这次长途,就加了两箱油,再加上零头,总共才花了750块!

算下来,百公里油耗只有6.5升,而且全程空调没关,夏天最低四档,连怠速时也照开。

想想现在这油价,6.5个油,对于这么个大家伙来说,这简直是“省油的极致”。

他自己也证实,要是把车切换到纯燃油模式,油耗立马就“飙升”,动力也跟着“疲软”。

这说明了什么?

这车在“混”着的时候,才是真正发挥了它的“潜能”。

你可能会疑惑,不充电,发动机岂不是得一直干活,还得兼顾给电池充电,听起来就像“一边在烧油,一边在花钱”。

这里面就藏着插混车的“精髓”了!

他出门前,特意将车调整到了“强制保电模式”,并且将目标电量设置在70%(后来他还尝试了50%和80%)。

这个模式的意思是,发动机在工作的同时,会智能地给电池充一部分电,确保电池电量不会低于设定的阈值。

但这不是简单的“让发动机瞎忙活”,这里的核心在于“智能调控”。

他观察到,在这种模式下,发动机总是在一个“最佳工作区间”运转。

何谓“最佳工作区间”?

插混车不充电更费油?朋友亲测:油耗竟比纯油车还低!-有驾

这就要提到发动机的“热效率”了。

比亚迪第五代混动系统,其发动机热效率能达到惊人的46%!

这在汽车领域绝对是“凤毛麟角”,全球领先。

要知道,普通燃油车的发动机,效率最高时也就40%出头,而且一旦遇到走走停停、低速等工况,那效率能直接跌到二三十!

你想想,烧同样的油,人家发动机能把能量转化成动力的比例比你高,跑得自然就更远,油耗自然也就更低。

更关键的是,插混车还有一个“先天优势”——起步。

你踩下油门,最先发力的是那个扭矩强大的电动机。

此时,发动机还在“蓄力”,尚未介入。

等车速提升后,它才“正式上岗”。

这就好比“温酒斩华雄”,先用巧劲,再寻时机。

油车呢?

起步就得靠发动机硬“顶”,这时候的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他最为之惊叹的,是那套“动能回收”系统。

他说,在长途行驶中,但凡遇到下坡路段,仪表盘上的“发电量”数字便“噌噌”地往上涨。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以往开油车下坡,要么空踩油门,要么踩刹车,都是对能量的“浪费”——要么烧油维持转速,要么把动能化为热量散失。

而这插混车,却像一位“能量的管家”,将本该流失的动能,巧妙地“回收”回来,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里。

插混车不充电更费油?朋友亲测:油耗竟比纯油车还低!-有驾

他特意去山区体验过,说下山时,那电池电量增长的速度,简直堪比“火箭升空”。

如果换成油车,下坡时还得小心翼翼地控制车速,频繁踩刹车,不仅加速了刹车片的磨损,能量的损耗更是无法估量。

用他的话来说,这就像在玩一场精妙的“能量平衡游戏”——上坡时消耗油料,下坡时则“赚取”电量,将能量的运用玩到了极致。

甚至在怠速状态下,他发现发动机竟然会“罢工”,车辆完全依靠电池供电,空调也照常运作。

这在油车上意味着什么?

是“原地烧油”,白白消耗燃油。

然而,在电池有电的情况下,插混车却能实现“零油耗怠速”,这种体验,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真正领略其精妙。

当然,他也曾有过一丝担忧:如此“不充电”的驾驶方式,会不会损害电池的寿命?

毕竟,电池的健康与电量的高低息息相关。

他查阅资料,也咨询了专业人士,得知若长期将电池电量保持在20%以下,确实会对电池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像他这次长途旅行这般偶尔为之,并且能将电池电量维持在一个相对健康的范围(他目前一般设置为50%-60%),则问题不大。

他现在采用的策略是,将强制保电的阈值设定在50%-60%之间。

这样一来,既无需频繁寻找充电桩,也大大减轻了电池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即便在紧急情况下,电池电量仅剩10%,车辆依然能够行驶,只是发动机可能需要更“卖力”一些,油耗也会随之增加,但这总比“趴窝”要强得多。

放眼未来,欧盟已计划禁售燃油车,而混动技术,特别是中国品牌在此领域的深耕,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比亚迪更是持续研发更高热效率的混动系统,预示着更低的油耗和更佳的能效。

插混车不充电更费油?朋友亲测:油耗竟比纯油车还低!-有驾

这足以证明,混动技术,尤其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混动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其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所以,事情的本质并非插混车“不充电光烧油”就一定比油车省油,而是它通过一套精密的智能混动系统,将发动机与电动机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起步时,电动机的瞬时扭矩提供强劲动力;巡航时,发动机保持在最高效的区间运转;下坡或滑行时,动能回收系统将能量“变废为宝”;怠速时,电池则承担起供电的重任。

这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油耗自然低得出奇。

他曾遇到不少老司机,对混动车的使用方式颇有微词,认为必须频繁充电才能达到省油的目的。

然而,这种观念,恰恰是“守株待兔”式的理解。

如今许多插混车,尤其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车型,在“强制保电”模式下,即便不充电,也能将油耗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关键在于,你要“读懂”它,并根据自身的用车场景,灵活调整设置。

若将其仅仅视为一台普通油车,那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特优势。

他那位开纯油车的朋友,对比了同样的路线,油费足足多花了400多块,如今每天都追着问他是不是偷偷换了车。

这并非“换车”,而是“换了思维”。

这项技术,说到底,是让你在享受燃油车加油便捷性的同时,又能体验到电动车低油耗的优势。

它并非要求你“放弃”充电,而是让你在不便充电的情况下,也能“精打细算”地出行。

因此,朋友这次长途的经历,无疑为我揭示了一个“真香”的真相:插混车,确实可以像油车一样使用,而且还能比油车更省油。

但这需要你“用对方法”,懂得如何调校和利用它的混动特性。

虽然电池确实不宜长期处于低电量状态,但像他这样偶尔的长途行驶,只要不是长期极端低电量,问题并不大。

如今充电桩日益普及,但对于那些不愿频繁寻找充电桩的人来说,随车携带一个备用油箱,或者像他一样,通过智能的强制保电模式来优化油耗,都是十分可行的选择。

这项技术,说到底,是让你在享受燃油车加油便利性的同时,又能体验到电动车低油耗的优势。

它并非要求你“放弃”充电,而是让你在不便充电的情况下,也能“精打细算”地出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