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天订单超2万,长城猛龙Hi4怎么就火出圈了?
01、身边的“方盒子”潮,真的来了
这半年来我朋友圈突然多了好多“方盒子”的照片。不是大家去西藏自驾,就是露营聚会。有时候我还会问,咋都换这么硬的车了。前几天公司小伙伴入手2026款哈弗猛龙Hi4。还专门请我去体验了一趟。
方盒子这事,就是视觉上够硬朗。猛龙Hi4这车,比哈弗大狗还夯实。比捷途旅行者耐看不少。新款用的方形大灯,尾灯变竖了。外挂式备胎和一体式储物盒都能选。车顶行李架、侧爬梯、铆钉轮眉这些套件,买不买无所谓,反正看着“野”。之前有人吐槽中网设计,现在中网换了,视觉舒服了。还新增了“薄荷绿”配色,拍照确实好看。
其实最让我心动的,是它上市第一天官方直接晒出了订单数:21856辆。都说现在车市不好做。这个成绩,属于“爆单”级别了。
02、内饰争议,操作逻辑到底咋样
车内也有变化。网上有人吐槽那种经典的飞机换挡杆没了。用上了怀挡布局。我上手后一开始有点不适应。后来发现中控台空间变大了。怀挡其实操作也方便,尤其堵车的时候。方向盘是全新样式,握感还挺顺手。
车机我玩了会,系统已经升级到Coffee OS 3。支持CarPlay。原厂互联、华为Hicar,这些兼容性都齐了。声纹识别那套我还算新鲜。高德导航可以显示绿灯倒计时。应用商店内置,不用单独下载软件。日常用还挺顺滑。
03、安全配置这回真做到“入门即高配”
这届猛龙Hi4最让我服气的是安全功能堆得够足。哪怕最低配都有前后排头部气囊,主动刹车、车道偏离这些都不缺。360度全景、透明底盘、L2级辅助驾驶。并线辅助和车道保持也是标配。蓝牙钥匙、远近光自动切换、全景天窗、前排多层隔音玻璃这些细节很到位。
车载ETC、50W无线快充、副驾电动调节、前排座椅通风。驾驶位座椅还有记忆功能。后视镜加热、记忆、自动折叠。售价只比老款贵一点,实际优惠完15.38万,要啥自行车。
轮毂直径从18英寸变成19英寸。扬声器也从4个拉满到8个。喜欢折腾的,还能选后桥差速锁。
04、智驾进化,看得见摸得着
智能驾驶硬件升级。高配支持高速NOA辅助,双目摄像头替代原来单目的。7个摄像头配上12超声波雷达、3毫米波雷达。辅助泊车、遥控泊车、记忆泊车、循迹倒车,能用的都上了。有点像把原来的“顶配卷到了入门”。哈弗猛龙高配以后确实竞争力强。
05、省心动力,续航一点点升级
动力是长城第二代Hi4技术。搭载1.5T发动机,P2+P4双电机组合。零百加速最快5.9秒。说人话就是,日常用不肉,偶尔热血也能拉一下。纯电续航从老款的102km、145km,提升到105km、150km、200km。实际体验大概率跟油耗持平。没惊喜,也没翻车。
06、行业“误区”:方盒子好用吗?
有一说一。前些年,国内方盒子SUV很多都是只是“看起来硬”,里子老套。猛龙这波,外在和实用性都拿捏住了。最近碰到有朋友说“方盒子更费油”。其实不全对。风阻肯定高。可插混方案能一定程度缓解。技术进步,省心这种事,不用太纠结。
07、买不买先别急,升级的节奏还在继续
猛龙最近还申报了猛龙V7 PLUS。车长增到4912mm,轴距到2850mm,这跟哈弗H9一样。尺寸变大以后,露营自驾一家人确实更舒服。有人更偏向燃油,哈弗二代H9这车其实造型和猛龙高度相似,价格也拉得很近。
买与不买。我建议不妨多观望一阵。车型、配置变动越来越快。实话讲,去年11月、12月的猛龙销量都破了1.2万。市场对这车还是有信心。
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干工程那会,遇到一堆车型换代。新功能刚上,没磨合好,结果出毛病。所以买新车,图新也要图稳。
对普通家庭来说,买车核心其实是省心。不用天天琢磨安全、智驾,也不用操心油耗。有一台配置齐、空间足、动力够的“方盒子”能开就挺好。
像猛龙Hi4这样入门即高配,智能化、配置全都到位。对得起这波“爆单”的排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