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电变拖拉机,油门踩到底,8L油跑不动!

近些年来,马路上挂着绿色牌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常见了,很多人都觉得这种车是当前最好的选择,既能享受纯电车带来的安静、平顺和低使用成本,又没有纯电车的里程焦虑,长途旅行说走就走,听起来确实是两全其美。

各大汽车厂商的宣传也把它们描绘成无所不能的“全能战士”,宣传手册上动辄一千多公里的综合续航和百公里一两升的超低油耗,更是让人心动不已。

但是,随着这类车型的保有量越来越大,一些早期车主在实际使用中,却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有些困惑甚至烦恼的问题:当这台“全能战士”的电量用光之后,它的表现似乎和宣传里的样子,不太一样了。

亏电变拖拉机,油门踩到底,8L油跑不动!-有驾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们先来说说开车最直观的感受,也就是动力。

插电混动车在有电的时候,开起来确实非常舒服。

起步和市区里走走停停的时候,主要靠电动机来驱动,反应快、没噪音,加速感觉特别轻快,甚至有些车型的零百加速成绩能媲美一些性能跑车。

这种体验是传统燃油车给不了的。

然而,这美好的体验是建立在电池有充足电量的基础上的。

一旦你上了高速,或者因为某些原因长时间没充电,当仪表盘上的电量掉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警戒线时,情况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为了保护电池,系统会自动切换到以发动机为主动力的模式。

这时候,你就会清晰地听到发动机舱里传来一阵此前从未有过的轰鸣声,这台一直很“沉默”的发动机,现在不得不站出来扛起所有重任了。

亏电变拖拉机,油门踩到底,8L油跑不动!-有驾

问题就出在这里。

为了达到极致的省油效果,现在主流的插电混动车,大多配备的是一台排量不大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比如1.5升的。

这种发动机本身的设计目标就不是为了提供澎湃的动力,而是为了在某个特定的、最高效的转速区间稳定工作,要么给电池充电,要么在车辆匀速行驶时搭把手。

可现在,电动机这个“得力助手”下线了,所有的事情都得发动机亲力亲为。

你想在高速上超个车,一脚油门踩下去,会发现发动机的转速瞬间飙到四五千转,声音嘶吼得很大,但车速的提升却显得非常“吃力”,远没有有电时那种随叫随到的从容感。

很多车主都反映,亏电状态下的加速能力,感觉比同价位的燃油车还要弱不少,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一种“干吼不走”的无力感。

这种性能上的巨大落差,是很多新车主始料未及的。

除了动力变弱,更让车主们在意的,是油耗问题。

当初很多人选择插电混动车,就是看中了它宣传的超低油耗。

亏电变拖拉机,油门踩到底,8L油跑不动!-有驾

但实际情况是,那个惊人的低油耗数字,是在特定测试标准下,并且把纯电行驶的里程也算进去之后得出的综合结果。

如果单看发动机在亏电状态下行驶的油耗,数字可能就没那么美好了。

不少车主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真实油耗数据,发现在长期亏电、把车当油车开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达到8升甚至更高,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个数字,不仅远高于官方宣传的亏-电油耗,甚至比很多同级别的日系燃油车还要高。

这又是为什么呢?

道理其实不复杂,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小马拉大车”。

插电混动车因为身上背着一套完整的电机系统和一块又大又重的动力电池,它的整车重量通常要比同级别的燃油车重上两三百公斤,这相当于车里随时都坐着三四个成年人。

有电的时候,电机是主要劳动力,这个重量不算负担。

可没电的时候,这几百公斤的电池和电机就成了纯粹的“死重”,变成了累赘。

亏电变拖拉机,油门踩到底,8L油跑不动!-有驾

那台小排量发动机不仅要驱动这台接近两吨重的车,还要额外拖着这些用不上的部件一起跑,负担非常重。

为了驱动车辆,发动机只能被迫在它不擅长的高负荷、低效率区间里拼命工作,油耗自然也就降不下来了。

这就好比让一个人去跑步,他可以跑得很轻松;但如果让他背着一个沉重的背包去跑,他必然会消耗更多的体力,也跑不快。

除了动力和油耗,一些日常使用中的细节也影响着车主的体验。

比如,从纯电模式切换到发动机启动的瞬间,有些车型的衔接做得不够平顺,车身会突然产生一阵抖动和噪音,让车内的乘客感觉很突兀。

另外,充电也是个现实问题。

对于家里有固定车位、能安装充电桩的用户来说,插电混动车确实能发挥最大优势,每天回家充电,日常通勤基本不用油,用车成本极低。

但对于居住在老旧小区或者没有固定车位的用户来说,充电就成了一件麻烦事。

频繁去公共充电站,不仅耗费时间,还可能遇到充电桩被占用的情况。

亏电变拖拉机,油门踩到底,8L油跑不动!-有驾

甚至还会面临一种尴尬,就是纯电车主会觉得,你这能加油的车,不应该来和我们这些“等电救命”的纯电车抢资源。

这种处境,也让一部分插电混动车主感到委屈和不便,久而久之,索性就放弃充电,完全把它当成一台油车来开了。

说到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否定插电式混合动力这项技术。

恰恰相反,它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路线,它有效地解决了从燃油车到纯电车过渡阶段消费者的核心痛点,尤其是里程焦虑。

对于那些使用场景匹配的用户,它无疑是一款优秀的节能产品。

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些问题,是希望帮助大家更全面、更真实地去了解这类车型。

它不是一个没有缺点的“神车”,而是一个有自己鲜明特点和适用范围的工具。

它的优势和劣势都同样突出。

如果你能保证大部分时间让它在有电的状态下运行,那它会为你带来极佳的体验;可如果你无法为它提供便捷的充电条件,打算长期在亏电状态下使用,那么它可能不仅无法帮你省钱,反而会带来一些额外的烦恼。

因此,对于正在考虑购买插电混动车的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购买前先想清楚自己的实际用车需求和充电条件,而不是只被宣传中的理想数据所吸引。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试驾的时候,特意要求体验一下车辆在低电量下的行驶表现,亲身感受一下动力、噪音和驾驶质感,这样才能做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不后悔的决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