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电剩18%照样3秒破百,高速上把满电理想L9甩进后视镜,极氪9X这1400匹马力开完让我连夜退了Model X订单
高速三车道,电量显示18%,右边一台崭新的理想L9慢慢靠过来。
对方明显是新车主,那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我太熟悉了——估计刚提车没几天,正想找台车比比加速。我瞄了眼仪表盘,心说算了吧,馈电状态下别自取其辱。但右脚还是不听话地踩了下去。
1400匹马力同时爆发是什么感觉?后背直接被按进座椅里,眼前的景物开始模糊,三秒钟不到已经甩开五六个车身。扭头看后视镜,那台L9还在原地。这种推背感,跟我之前开过的几台性能车完全不是一回事。
回家查了数据才反应过来:满电3.1秒破百,馈电状态也就慢0.2秒。三台电机加一台2.0T,账面1400匹。但数字是数字,真正让我坐不住的是那种“随时能炸”的感觉——电量多少根本不影响脚下的响应速度。
开了二十来年车,混动车见过不少。满电状态下都挺猛,一旦电量低于30%立马变温顺。极氪9X这套三电机系统好像不按这个规律来——馈电18%的时候依然能给你全功率输出,油门踩下去该有的暴力感一点没少。
底盘那个48伏主动稳定杆,我最开始以为又是噱头。后来有次120公里时速过匝道弯,车身几乎没什么侧倾,副驾座上的水杯纹丝不动。不是说它完全平移过弯,而是那种可控的姿态,让你敢在高速上做更激进的动作。
真正让我出一身冷汗的是那天晚上走山路。大雾,能见度不到50米,我开着远光灯用20公里时速往前挪。突然车子自己刹停了,仪表盘显示前方150米有障碍物——我眯着眼睛看半天什么都看不见。下车走过去一看,一台货车抛锚在路中间,没开双闪。
后来才知道这车有红外AEB,在雾天暴雨这种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感知距离能到150米。我那天要是靠肉眼判断,这会儿可能已经躺医院了。
空间这事儿,5米2的车长该有的都有。但9X几个设计确实想得细:二排座椅能放到145度,腿托腰托按摩一个不缺,我爸上次坐后排从北京睡到天津,下车说腰一点都不疼。三排也能躺到135度,还单独配了天窗,我闺女每次抢着坐最后面看星星。
天地门当时我觉得没必要,后来郊外露营发现真香。门能开90度,电动脚踏承重300公斤,我直接在上面摆折叠桌椅当临时阳台,煮咖啡看日出,那感觉跟在家里阳台差不多。
充电这块得单独说。70度电池,理论纯电380公里,市区通勤够用。但这车馈电状态下有个反常识的设计——高速上开着开着,电量居然往上涨。发动机边开边充,峰值145千瓦,90分钟能从30%充到80%。国庆自驾那次,全程没专门找过充电桩,到家电量反而比出发时多15%。
Naim音响3868瓦功率,32个喇叭,这配置在宾利上得选装十几万。我不是发烧友,但有次120公里时速打电话,对方说听得比在办公室还清楚。这隔音和音响的配合,大概也就劳斯莱斯那个级别能比了。
45万多的价格,对比L9、问界M9那些,账面上看不出太大差距。但开过之后会发现,这车在每个维度上都多给了一点点——动力不只是够用而是过剩,续航不只是能跑而是越跑越多,空间不只是大而是每个位置都能躺平。
有朋友问我这车值不值。我只能说,开完之后我连夜退了Model X的订单。不是说特斯拉不好,而是极氪9X把混动车该做到的都做到了,还顺便把纯电车的补能焦虑也解决了。
预售13分钟破万台,这数字听着挺玄乎。但站在车主角度,花45万买台没明显短板的车,这笔账其实挺好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