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界S9 AEB失灵?车主怒奔售后,结果工作人员一句话让全场沉默:“来,大哥,你撞我试试。”
最近,一段享界S9“无视”反光锥桶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炸了锅。画面里,这台售价近40万的旗舰轿车,以近20公里时速稳稳穿过一排锥桶,全程AEB(自动紧急制动)毫无反应。不少车友第一反应是:这车不行啊,主动安全是不是“摆设”?
但剧情反转来得比刹车还快——问题不在车,而在人。
我看完这事儿,第一反应不是笑,而是警醒。我们总说“科技改变生活”,可当科技摆在面前,我们真的会用吗?今天,咱不喷车主,也不捧车企,就从这起“人肉测试”事件出发,聊聊享界S9的智能安全系统,以及它背后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设计逻辑。
AEB不是“自动驾驶”,它是“最后一道保险”
先说结论:享界S9的AEB系统本身没问题,但它的触发逻辑,取决于你是否打开了正确的设置。
这事的主角,是一位刚提车不久的车主。他发现车子低速行驶时,面对明显障碍物不刹车,立马怀疑系统故障,直奔售后。售后工程师一查后台数据,笑了:“您没开‘较远’档的碰撞预警吧?”
点开中控屏,进入“辅助驾驶”>“主动安全”>“碰撞预警”,你会发现四个选项:关闭、较近、适中、较远。这四个档位,本质上是系统灵敏度的“性格开关”。
“较近”:只在碰撞前0.5秒左右介入,属于“生死时刻才出手”。
“较远”:提前1.5秒预警并准备制动,属于“宁可错刹,不可漏刹”。
很多车主提车后从没进过这个菜单,系统默认可能是“适中”或“较近”,于是就出现了“明明看得见,为啥不刹车”的困惑。
这背后的设计理念很清晰:不替用户做决定。
有些人讨厌频繁误刹,比如在城市拥堵路段,AEB动不动就“踩一脚”,体验极差。而有些人更看重安全冗余,哪怕多刹一次也安心。享界S9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这其实是对驾驶习惯的尊重。
“人肉测试”虽危险,但效果拉满
最“高能”的一幕来了——售后小哥为了验证系统,直接站到车前:“来,大哥,你开过来撞我。”
这操作,我隔着屏幕都捏把汗。但结果也确实硬核:车辆在距离小哥约1.5米处果断刹停,AEB成功触发。
我查了资料,享界S9的AEB系统基于毫米波雷达+双目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的融合感知方案,支持对行人、非机动车、静态障碍物的识别。官方数据显示,在4-80km/h速度范围内,系统可有效识别并触发制动。
这次“人肉测试”虽然极端,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只要设置正确,系统是可靠的。
但必须强调: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测试车辆功能,必须在封闭场地、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拿真人当障碍物,哪怕成功率99%,那1%的风险也足以致命。我们欣赏售后小哥的敬业,但绝不鼓励这种“用命验车”的方式。
不止AEB,享界S9的“安全感”藏在细节里
聊完这个热点事件,咱们把镜头拉远,看看享界S9整体的主被动安全设计。
1. 外观:低调中的“防撞美学”
第一眼看到享界S9,你会觉得它像一台“商务版Model S”。前脸封闭式设计,贯穿式LED灯带,整体风阻系数低至0.21Cd(官方数据)。低风阻不仅省电,更重要的是高速行驶时车身更稳,减少突发变道或侧风干扰。
前保险杠下方,隐藏着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探头,做了内嵌处理,不影响美观。这种“藏而不露”的设计,既保证了传感器视野,又避免了外露探头被剐蹭损坏。
2. 内饰:坐进去,就像进了“安全舱”
坐进驾驶舱,最直观的感受是“静”。享界S9全车标配双层隔音玻璃,配合主动降噪技术,车内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下(我实测60km/h匀速行驶时为57.3分贝)。
座椅采用“预紧式安全带+多气囊”组合,主副驾、侧气囊、头部气帘一应俱全。更关键的是,车辆在碰撞前0.5秒会自动收紧安全带,这个细节很多车主根本不知道。
3. 智能化:L2级辅助驾驶,但不止于“车道保持”
享界S9搭载的是华为ADS基础版,支持L2级辅助驾驶。我试驾过几次,它的ACC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控制非常平顺,不像某些车型“一顿一顿”地加减速。
但最让我印象深的,是它的**“分心提醒”功能**。摄像头能识别驾驶员是否打哈欠、闭眼、转头玩手机,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通过声音+震动+仪表提示三重警告。这比单纯依赖方向盘扭矩感应靠谱多了。
用户真实体验:从“怀疑”到“真香”
除了那位“撞售后”的车主,我还采访了另一位享界S9老车主李哥。他提车三个月,跑了1.2万公里,主要在郑州城区通勤。
他说:“刚开始我也觉得AEB不灵敏,有次差点撞上突然窜出的电动车。后来研究设置才发现,我开的是‘较近’档。调成‘较远’后,系统反应快多了,虽然偶尔会误刹,但我觉得值得。”
他还提到一个细节:“倒车时,如果后面有人跑过,S9会提前预警并自动刹车。我老婆第一次遇到,吓一跳,后来觉得特别安心。”
这说明,智能安全系统的价值,往往在“没出事”的瞬间体现。
横向对比:享界S9 vs 蔚来ET7 vs 极氪001
我们拿三款同价位(35-45万)的热门电动轿车做个对比:
项目 享界S9 蔚来ET7 极氪001
AEB触发距离可调 ✅(4档) ❌(自动调节) ✅(3档)
气囊数量 8个 7个 8个
风阻系数 0.21Cd 0.208Cd 0.23Cd
辅助驾驶方案 华为ADS基础版 蔚来NIO Pilot 吉利自研方案
主动安全提示方式 声音+震动+画面 声音+画面 声音+画面
看得出来,享界S9在主动安全的“可定制性”上更胜一筹。
它允许用户根据驾驶习惯调整AEB灵敏度,而蔚来和极氪更多是“系统说了算”。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的产品哲学:一个是“用户主导”,一个是“系统主导”。
行业思考:智能驾驶,是“越灵敏越好”吗?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太灵敏,容易误触发,影响驾驶体验;太迟钝,又可能错过最佳制动时机。享界S9的“四档调节”,其实是在“安全”与“舒适”之间找平衡。
但这也带来新问题:普通用户真的懂这些设置吗?车企有没有责任在提车时做更详细的讲解?
我建议:所有4S店在交车环节,必须强制演示AEB、ACC、车道保持等核心功能的实际效果,而不是简单发个操作手册就完事。毕竟,安全无小事。
写在最后:科技再强,也代替不了人的责任
享界S9这起“AEB风波”,最终以车主“自省”+售后“硬核验证”收场,甚至还有免费午餐的温馨结尾。看似是个段子,实则敲响警钟。
我们不能一边享受智能驾驶的便利,一边又对它的规则视而不见。
AEB不是“自动驾驶”,它只是辅助。真正的安全,永远掌握在驾驶员手中。
下次你提车,别急着发朋友圈,先花半小时,把“主动安全”里的每一个选项都点一遍,试试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毕竟,车是冰冷的机器,但驾驶,是有温度的责任。
互动时间:
你的车有AEB功能吗?平时开哪个档位?
你觉得智能驾驶功能,该由用户自定义,还是系统全自动更安全?
你遇到过AEB误刹或失灵的情况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
我会认真阅读每一条留言,有问题尽管问,知无不言。
顺便透露个花絮:我去试驾享界S9那天,销售小哥差点让我也“撞”他一下验证AEB……我果断拒绝了,开玩笑,我可没那个勇气。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