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越野,小编每次路过他们内部的停车场都不禁感叹,这么多的库存,一辆都没少?的确,通过终端销量也能够看出北京越野过得并不理想,BJ60系列不但没扛起大旗,还成了拖油瓶。
7月份北京越野的销量整体是增长的,BJ40增程销量为4532辆、BJ30是4451辆、BJ40是2385辆,这对于北京越野来说真心还不错,但BJ60系列全部哑火,BJ60雷霆和燃油版加在一起不过300辆,而BJ80则为3辆。虽然40和30系列相较此前来说卖的还不错,但这也只是相较于自己,还不能搬到台面上。
比如,奇瑞捷途旅行者单月销量达1.17万辆,比亚迪方程豹单月销量能过5000辆。
BJ40系列销量上涨是有原因的,燃油版开始直降7-8万,起售价拉到了12万+,确实一定程度刺激到了终端市场,让越野车门槛降得很低,但这也引起了老车主的极度不满。而BJ60那边却没有什么动静,终端优惠幅度只有2万元左右,起售价依旧要20万+。要知道BJ60燃油版的年款还停留在2022和2023款,现在可都快2026年了。
硬派越野这个细分市场,BJ40可是坦克300的前辈,但坦克300入局之后,BJ40的销量就崩了。虽然价格比坦克300更亲民,但背后也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情况,就是保值率。BJ40系列的二手行情极低,甚至新车开上一年能掉个6-7万,坦克300那边依旧很保值,手握15-20万元预算的朋友,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然后是口碑,北京越野的口碑一直不是很好,BJ40车机卡顿、BJ60充电冒烟、BJ30动力受限的投诉一直频发,这些都是潜在买家通过上网浏览就能看到的。内部问题也引发了思考,研发环节重要的一环,设备动力部原部长张春生也在上个月底被查。
而在技术层面,北京越野似乎越来越缺少说服力。打2020年年初,全新BJ40车型的发动机就不再由北汽生产,转而采用来自长城蜂巢易创的HY4C20B型发动机,这也被外界看来北京越野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
市面上的硬派越野都在新能源化,这一点北京越野可以说是绝对的先行者,只不过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很早就宣布将投入千亿资金发展新能源,但实际转型步伐迟缓,北京越野直到2024年才提出“混动元年”的口号,直到今年4月份才推出BJ40增程版,长城那边的Hi4系列、豹5、捷途旅行者系列,早已占领了市场。
今年3月,80后的王昊出任北汽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不得不说,面对他的确实是一系列的“烂摊子”,而他上任的这段时间以来,确实见到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针对北京越野。开通视频号、抖音号拥抱网络平台,以“北京汽车首席产品体验官”身份出镜,王昊在社交媒体上的高强度“营业”收获了3万粉丝,这在原来北汽的领导中是见不到的。
与此同时,王昊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他提出“五大焕新”战略,涵盖产品技术焕新、用户关系焕新、产业链角色焕新、沟通方式焕新、服务价值焕新。并成立了“用户体验直通专班”,让用户反馈的问题直达部门负责人。目前看来,北京越野的销量确实有所上涨,但也正是建立在BJ40以价换量上,BJ60系列没落了很久,仍未见到起色。
中国越野车市场规模已达80.5万辆,渗透率为3.5%,国产车占比为80%且数据还在增长。蛋糕是足够大,但留给北京越野的时间越来越少,口碑与创新如果不能搞起来的话,恐怕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北京越野六十多年的越野底蕴,如何能转化到产品力上,这个问题已经说了很多年了,而如今40和60系列都有了新能源版本,是不是可以把战略重心从油车上拿掉一些了,把40和60的新能源版本价格打下来,别总是想着拿老款40那种老咕噜棒子充当销量。另外,BJ80这样有点奇葩的旗舰车型,能不能彻底推翻,来个正经拥抱市场的绿牌车呢?至于北京越野能否被带起来,交给时间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