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化”到“活下去”:理想汽车为何偏偏选了塔什干?

2025年入秋后的第五天,理想汽车选择了一个乍一听并不起眼的地方——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完成了它“出海元年”的第一场剪彩。没有象征消费梦幻的巴黎香街,也没有热闹直播船驻扎的洛杉矶海岸,迎接他们的是一片中亚黄土,经销商手上的彩带,还有横幅上简单的“Long Range Family SUV”英文标语。我记得,那天朋友圈几个做车评的朋友开玩笑说:“理想这是开辟了一条‘土路全球化’。”

从“全球化”到“活下去”:理想汽车为何偏偏选了塔什干?-有驾

为什么是塔什干?老实说,这事儿一搁谁都得挠挠头。不像比亚迪选洛杉矶,蔚来选挪威,小鹏跑比利时,理想选了个GDP总量不及二线城市、年汽车销量才30多万辆的内陆国。但一细琢磨,这步棋说不上很妙,却是最稳:这里法规门槛低,不用强制跑Euro NCAP星评;这里油便宜,92号汽油折合人民币才4块,比国内低三成;这里高端SUV竞争几乎是空白,卖的多是二手普拉多、X5,理想的L9一摆上去,尺寸、配置直接碾压。

那天展示的车,还是熟悉的配置:L9、L7、L6,清一色增程版,清一色六座布局,指导价上也没啥复杂换算,L9折合人民币大约42万,比国内便宜4万块。一块横幅、一堆增程,理想像是把在国内打磨得滚瓜烂熟的“家庭豪华六座”套餐,整个儿搬到了中亚,走的是一条务实的降维路径。说实话,没人能在数据里看出什么宏图伟略,但凭着真皮座椅、冰箱大电视和每公里油钱不到3毛的成本,已经够击中乌兹别克斯坦消费者的痛点了。

从“全球化”到“活下去”:理想汽车为何偏偏选了塔什干?-有驾

突然想起,那边经销商Control Auto的负责人说过一个细节。他们卖点简单粗暴,还挺符合当地人的脾气:“四块钱的油,一箱跑1300公里;咱这车六座全是真皮,二手X5都得跪;保修是经销商管,不用愁啥。”塔什干的消费者没听过那么多品牌故事,但这一点点实打实的买车清单反倒抓人,毕竟这地方,买个SUV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真的得派上用场。

理想的务实还不止消费者这头。从出汽车到开门店,选择与当地授权商合作,每一步也透着精打细算。比如塔什干的Control Auto,它可是当地豪华车市场里市占率第一的老大;而哈萨克斯坦的Doscar,更是政府的指定用车供应商。不用砸钱建展厅,也不用担心售后只配备半吊子团队,理想只提供车、培训和品牌标准,把展厅、销售、售后这些重运营成本的环节全塞给合作方扛。

从“全球化”到“活下去”:理想汽车为何偏偏选了塔什干?-有驾

实话说,这种高效的轻资产模式,确实跟当下的理想非常搭。毕竟国内的处境也说不上轻松:2025年前三季度卖了28万台,增幅只有3%,还远跟不上同行12%的水平;9月销量更是环比掉了8%,旗下L6、L7、L9全线受挫。更要命的,问界M8都交付10万了,腾势N9一上市就是爆款,银河M9更是直接把六座增程拉到了17万的地板价……理想在国内35万+市场早已被逼到墙角,就连主销车型L7都不得不放出终端2万块的优惠,毛利率从21%砍到17%。理想不是看塔什干这地方多美,而是眼下急需一个“泄压阀”。

但比起“全球化的第一步”,这一站更像是“活下去的第一拳”。理想对外话术依然摆得很漂亮——“中亚是第一站,未来将进入更多市场”,可实际上,欧洲的Euro NCAP认证和准入制度刚刚起步,北美那边FSD、数据合规都是未知数。现阶段,塔什干剪彩,更多是国内销量吃紧的现实选择,和大家在巴黎、洛杉矶大谈全球叙事的光鲜线条,确实不是一回事儿。

从“全球化”到“活下去”:理想汽车为何偏偏选了塔什干?-有驾

这第一拳也不是白打。虽然乌兹别克斯坦的汽车年销量不过才国内一个小城市的水平,它给理想带来的三点价值却相当重要:一是高单车毛利的现金流补血,缓解国内价格战压力;二是渠道练兵,跑通授权经销的模式,为后续向中东、东南亚输复制玩法;三是品牌试错,通过当地市场、小范围传播积累海外品牌初体验,之后去更高挑剔的欧美市场,也有了第一批故事素材。

2026年,当理想的车真开进北美、欧洲,在维也纳的展厅或是纽约的经销门口重新剪彩时,回头再来看去年乌兹别克斯坦的这家零售中心,也许它的意义不是战略起点,而是艰难求生的一根稻草。那天塔什干展厅的彩带剪下时,有人笑理想是“被红海逼进黄土”,但为一时冷嘲又怎么样呢?当下最残酷的事儿不是有多大志向,而是“车卖不出去”。而在这个硬道理的裏头,能卖车的地方,就得先把车卖出去。

从“全球化”到“活下去”:理想汽车为何偏偏选了塔什干?-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