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打响第一枪:成绵高速免费的示范效应超预期

每年省下10亿过路费!这些城市为何主动放弃摇钱树

高速免费潮真的来了?权威解读政策走向

别再唱衰免费高速!这组数据告诉你背后的民生账

30年收费大限至,1.5万公里公路迎来命运转折点

西部打响第一枪:成绵高速免费的示范效应超预期-有驾

成都城北高速收费站的关闭,标志着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发展进入新阶段。这条1998年通车的老路结束27年收费历史,与成绵高速共同成为西部首批按期免费的高速公路。此类案例正在全国陆续出现,例如1988年通车的沪嘉高速于2012年免费通行,广佛高速、武黄高速等早期修建的道路也相继兑现收费期限承诺。

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期限最长15年(中西部20年),经营性公路最长25年(中西部30年)。目前全国约有1.5万公里政府还贷公路和0.5万公里经营性高速临近收费期限节点。理论上未来十年将出现免费通行高峰,但实际推进速度取决于地方债务化解进度。

西部打响第一枪:成绵高速免费的示范效应超预期-有驾

免费进程面临现实阻力。 西安绕城高速2020年到期后两次延期收费,理由是债务清偿未完成。山东曾统一延长15段高速收费年限。这些现象源于“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模式的遗留问题:新建道路需通过收费偿还建设贷款,而部分车流量较小的路段难以短期平衡收支。

更深层矛盾在于养护成本持续攀升。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全国收费公路收支缺口长期存在,2021年支出达1.29万亿元,收入仅6630亿元。部分路段通过“统贷统还”机制由盈利路线补贴亏损路线,形成债务捆绑。这种模式在保障路网建设的同时,也延长了整体收费周期。

西部打响第一枪:成绵高速免费的示范效应超预期-有驾

深圳的创新实践提供新思路。 2014年当地政府出资27亿元提前13年赎回梅观高速经营权,后又投入130亿元回购4条高速免费开放。这种操作的底气来自经济溢出效应测算:梅观高速免费后,沿线土地增值超过300亿元,华为等企业沿路布局带动的产业集群效益远超通行费收入。但这种模式对地方财力要求较高,目前尚未大规模复制。

对于普通民众,更关心免费后的通行体验。广州北环高速免费后,相邻的广园快速路车流量明显增加,引发人们对道路服务质量的担忧。实际上,免费不等于放任不管,上海通过财政资金保障养护质量,湖南探索服务区商业开发反哺养护成本,都是可持续运营的尝试。

西部打响第一枪:成绵高速免费的示范效应超预期-有驾

政策层面正在积极调整。《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曾提出根据实际偿债情况动态调整收费期限,但需平衡债务化解与公众期待。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专家指出,未来或探索“燃油税+财政补贴+特许经营”多元模式,逐步降低对通行费的依赖。

成都和深圳的案例表明,高速公路免费不仅是交通政策,更是区域经济布局的棋子。成渝经济圈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强化产业链协同,粤港澳大湾区借助路网优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这些变化契合国家层面推动的统一大市场建设方向。

对于后续可能免费的沪杭甬高速、京津塘高速等早期修建的道路,其示范意义将超越通行费本身。它们能否实现平稳过渡,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养护资金保障机制。日本通过燃油税专项用于道路养护,德国采用重型车按里程收费制度,这些国际经验值得借鉴。

西部打响第一枪:成绵高速免费的示范效应超预期-有驾

高速公路从“收费还贷”到“公益属性”的转变,反映的是基础设施定位的重新审视。过去四十年,收费政策支撑了我国高速公路里程从零到世界第一的飞跃;未来四十年,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需要更多像成都这样的创新实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