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万顶配、国庆7天接了1.7万订单,零跑C16这台六座增程SUV,凭什么让准备买理想L8的人改了主意
有个哥们原本看好了理想L8,定金都准备交了。结果媳妇算了笔账,拉着他去看了零跑C16。两小时后,他把L8的购车意向删了,转头订了C16。
他跟我说:“六座布局、增程系统、800V快充,该有的都有。L8比C16贵了十几万,多出来的配置我用不上几次,但这省下的钱,够我闺女学三年钢琴了。”
后来才知道,国庆那几天做这种决定的人不少。朱江明在社交平台晒出后台订单截图,7天新增1.7万台。车友群里有人开玩笑:“零跑这次是真把‘够用就好’这四个字,做成了生意。”
第三排能坐人的六座,比想象中稀缺
上周末陪老婆去看车,专门试了C16的第三排。我1米75的个子坐进去,腿能伸开,头顶也不顶。旁边一台唐DM-i,第三排那感觉就像坐小板凳,膝盖快抵到前排座椅了。
销售没怎么多说,就让我们自己感受。老婆坐完第二排那个独立座椅,能前后滑、靠背能调,她直接说了句:“过年回老家,你爸妈坐第三排应该不会抱怨了。”
这话一出,我基本就明白这车能卖得动了。家里有老人小孩的都懂,出趟远门最怕的就是后排有人喊累、喊挤。C16把第三排做成能用的,而不是应付检查的,光这一点就够实在。
四区空调、后排USB接口这些东西都配了,顶配落地20万出头。店里展车的小桌板还挺结实,我儿子上去放了瓶水、摆了几块积木,一路开也没掉。
城里充电、长途加油,这套逻辑通了
这车装了套增程系统,纯电大概能跑两百公里。我每天上下班来回40公里,家里装了充电桩,一周充一次电就够。算下来每公里花费确实比油车少。
但打动我的不是省这点油钱。去年自驾去了趟西北,全程一千多公里,路上充电桩少。要是开纯电车,得提前规划充电点、算续航,搞不好还得在服务区排队等桩。
C16这种增程的,油箱在那儿兜底,没电了加油就走,跟开油车没区别。一个开C16跑过川藏的车友说得直接:“这才是家用车该有的样子,别整那些虚的。”
至于厂家宣传的800V、10分钟补能多少公里,我没专门测过。平时就在家充电,偶尔出去快充也还行,但谈不上改变生活。
车机能用、不折腾,就够了
车上那套语音系统反应还挺快,说“开空调”“导航回家”基本都能识别。我妈上车坐了一圈,捣鼓两下也会用了,她还说比我那台老迈腾好操作。
有个儿童锁功能,能自动锁后排车窗、调温度,带娃出门省了不少心。不过这些东西说白了挺多车都有,C16没啥特别突出的,就是整合得比较顺手,不用翻半天菜单。
高速辅助驾驶那套,跟车、车道保持能用,但我一般不会完全撒手。偶尔堵车让它跟着前车慢慢挪,能缓口气。指望它代替人开车?那还早着呢。
买车这事儿,过了讲面子的年纪
这段时间接触了几个买C16的车主,基本都是30多岁,两个孩子,家庭年收入二三十万。大家想法都挺一致——不是买不起更贵的,只是觉得没必要花那个钱。
有个杭州的哥们说得挺透:“理想L8我也看过,配置确实更高级,但多花的十来万,换来的就是更大的屏幕、更软的座椅。C16空间够、配置也不差,省下来的钱干啥不好?”
听着扎心,但确实是实话。以前买车多少得考虑面子、品牌,现在更多人算的是账——这车能不能满足家里的实际需求,性价比够不够高。
零跑C16能卖成这样,大概就是踩中了这波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家不再为那些用不上的配置买单,更看重的是实用和够用。
最后说一句
C16能火多久,还得看后续质量和口碑。新能源市场变化快,今天的热门车,说不定半年后就被新车型盖过去了。
但至少眼下,在20万这个价位段的六座增程SUV里,C16算是找准了位置。预算有限、又确实需要六座的家庭,这车或许值得考虑。
值不值得买,还是得自己去试。找个周末去店里坐坐,开两圈,比看十篇文章都管用。毕竟买车这事儿,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