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三位车企巨头排队敲开任正非的门!鸿蒙智行没位置?这届大佬自己开路

任正非的办公室,成了2025年中国车圈最热的打卡点! 短短半年,三位车企掌门人——小鹏何小鹏、广汽冯兴亚、长安朱华荣——挨个登门拜访,队伍都快排起来了。

最绝的是,这三位大佬背后代表的车企,合作华为的方式居然完全不同:有入股核心平台的,有自立门户开新公司的,还有边学管理边搞技术联名的。

鸿蒙智行(问界、智界、享界、傲界,再加新成员尚界)的名额早被抢空? 没关系,“含华量”这口饭,车企老板们自己动手,抡起锄头挖出了三条新路!

最新的行业数据显示,集成华为技术的车型市占率已经冲上35%,可市场还在喊“不够”。 当全行业都在卷华为,这场硬核抢“华”大战,拼的就是谁能造出新路。 (字数:298)

半年三位车企巨头排队敲开任正非的门!鸿蒙智行没位置?这届大佬自己开路-有驾

长安朱华荣:履新央企掌门,卡位华为引望“头等舱”

朱华荣刚接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的担子,出访的第一站就直奔深圳华为总部。 这场高层对话,朱华荣事后用“受益匪浅”来形容。

长安如今身份特殊——刚升格为继一汽、东风后的第三家汽车央企。 朱华荣和任正非聊的不是具体的车型参数,而是“产业竞争态势”和“未来竞争格局”。

更意味深长的是,任正非当场表态“继续支持长安汽车、阿维塔品牌”,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阿维塔,正是长安与华为“强绑”的关键纽带。 2024年8月,长安旗下的阿维塔科技以10%的持股比例,成为华为车BU独立公司——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第一家外部投资者,甚至比“华为亲儿子”赛力斯注资还早了5天。

引望是什么? 它脱胎于华为车BU,目标是拉拢整车厂共建智能化开放平台,尤其被点名期待的是“东风、一汽等央企”。

如今长安升格央企,阿维塔与华为的深度捆绑更名正言顺,双方力推的“HI PLUS模式”已经落地大五座和大六座SUV。 朱华荣此访,就是把央企资源押在引望这张牌桌上。

半年三位车企巨头排队敲开任正非的门!鸿蒙智行没位置?这届大佬自己开路-有驾

广汽冯兴亚:火速立起“华望”招牌,在线等产品交付

比朱华荣早半个月,刚刚接任广汽集团董事长仅三个月的冯兴亚,也踏进了华为的大门。 他的诉求直白得多——就着双方合作项目的首款产品,“深入学习交流”只为“尽快上市”。

广汽与华为的合作模式更“重”:冯兴亚履新后立即成立全新公司“华望汽车”,由其负责搭载华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的全新车型开发。 华望汽车已被业内打上“最高含华量”标签。

经销商招募已经开始,首款产品箭在弦上。 冯兴亚亲自出面找任正非“催更”,暴露了广汽的急迫:竞争对手都在加速跑,广汽必须借助华为这杆枪提速冲刺。

半年三位车企巨头排队敲开任正非的门!鸿蒙智行没位置?这届大佬自己开路-有驾

小鹏何小鹏:明修管理栈道,暗渡技术陈仓

2月份就造访任正非的小鹏汽车何小鹏,是三巨头中最早行动的。 当时他对外透露的交流重点集中在管理和文化:“(任正非)大道至简地给了很多在科技,企业,文化,治理上的思考和建议。 ”小鹏一直在力推全栈自研标签,何小鹏对华为的学习似乎更偏向“练内功”。

然而企业治理的提升直接带来了实打实的效益。 小鹏甩掉了“爆款交付难”的帽子,其热销车型M03到今年7月已连续11个月交付破万,何小鹏“进车间拧螺丝”彻底成了老黄历。

有意思的是,仅仅四个月后,今年6月小鹏汽车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真正融入AI智驾的车载AR-HUD系统”——追光全景抬头显示技术。

明面上讨教管理,暗地里勾兑技术,这条“曲线救国”的路,小鹏走得轻巧又见效。

半年三位车企巨头排队敲开任正非的门!鸿蒙智行没位置?这届大佬自己开路-有驾

市场只认“含华量”,三条大路抢破头

为什么三位老总都直奔任正非? 冯兴亚说很直白:广汽和华期待合作项目首款产品“尽快上市”。 朱华荣再务实也需要任正非对长安和阿维塔的“支持承诺”。

何小鹏用任正非的管理药方治好了交付顽疾,最终指向同一目标——效率。 这些动作都指向一个核心:市场对“含华量”的需求只增不减。

消费者的投票最真实。 J.D. Power最新中国消费者购车调研显示,“搭载华为技术”在购车决策因素中已挤进前三;小鹏用户满意度在联合华为发布AR-HUD后飙升了10%。

车企清楚得很,华为智驾90%的业内最高满意度评分就是销量助推器。 谁能抢到更多“含华量”,谁就有更大胜算。

半年三位车企巨头排队敲开任正非的门!鸿蒙智行没位置?这届大佬自己开路-有驾

鸿蒙智行席满,开新路靠“硬创新”

所有企业都想贴华为? 是,但鸿蒙智行门口已经挂上“客满牌”。 该体系囊括了赛力斯(问界)、奇瑞(智界)、北汽(享界)、江淮(傲界),新加入的长安(尚界)完成了“四界+尚界”布局。 华为车BU总裁余承东直接表态:鸿蒙智行不再新增整车合作伙伴。

没座位了? 车企老板们可不会干等。 于是,我们看到了广汽自建“华望汽车”专攻华为技术集成,长安以央企身份战略入股华为亲儿子“引望”,连一直强调自研的小鹏,也和华为捣鼓出了AR-HUD技术。

引望公司成立不到一年估值就冲上200亿元,服务的车企数量迅速突破15家。 甚至业内还在热传东风、一汽也将注资引望。 这些另辟蹊径的合作,把“含华量”硬生生打成了模块化套餐——主机厂按需自取,丰俭由人。

华为敞开技术货架,引望成了最热闹的华为技术“自选超市”,广汽自建公司模式立竿见影推进量产,小鹏用联合研发把技术悄悄嵌进自家产品。

当所有人都想分一杯“华”羹,谁能杀出重围? 三条大路摆在眼前,车企巨头的下一步棋,都押在各自挖通的路上。 任正非的门,下一位去敲的会是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