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新能源卖得冷,价格竞争激烈,智能配置差距大

夜色已深,停车场里只剩零星几辆车还在坚持工作——一辆东风本田灵悉L静静地停在角落,银灰色的外壳反射着超市灯泡的微光,看上去像是一枚被遗忘的证物。旁边,别克微蓝6靠近充电桩,等电流慢慢溜进电池,仿佛等着一个迟到的机会。最远那一堵墙边,雪佛兰畅巡孤独地背对着主入口,已经很久没人打开过它的车门。整个场景像一台冷藏柜,里面放着几份没人领走的订单。——销量记录死板地躺在报表上,冷静得如法医的尸检表:灵悉L,170辆,别克微蓝6,4211辆,畅巡,83辆。放到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巨量洪流里,这几组数字就像三个局外人,连声音都没有。

如果你站在我的位置,面对案卷一样的销售数据,会不会也忍不住想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合资新能源车为何会在市场角落里瑟瑟发抖?假如你正打算花15万挑辆电动车,名单里会有灵悉L,微蓝6或畅巡吗?恐怕答案,是一声轻叹。

说实话,这场“冰与火之歌”已演了不止一年。电动化号角吹响时,国产新势力们火力全开,比亚迪、理想、小鹏、特斯拉、吉利……这些名字在市场里起了火,连夜照亮了各大品牌的电动化梦。另一头,合资老牌们——本田、别克、雪佛兰——原以为自带光环,转个型不就是电池换油箱嘛。万万没想到,市场像个没耐心的法官,直接丢给他们一张查验验尸报告:售价、不合群,配置、不时髦,品牌、不管用了。案底一层一层翻下来,“叫好不叫座”不再只是媒体的标题党,而是实打实的现实。

拿东风本田灵悉L举例。指导价12.98万,把自己扔进了中国最血腥的价格区。想跟比亚迪元PLUS、小鹏MONA M03掰手腕?可惜无论是空间、续航,还是智能化配置,都像带着脚镣跑百米——体型够大,却窝在“油改电”的老底子上。4830mm的车身给了中型车的派头,2731mm的轴距却是凌派的水平,“得房率”不够,后排还是那么紧。后悬架用的是扭力梁非独立结构,成本控制可以理解,但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差了十年。智能配置上,五联屏和电子镜确实有新意,可亮屏一看,黑边和廉价感劣了半拍。辅助驾驶也只是L2级,这个时代还想靠这个出头,怕是低估了国内智驾的进化速度。

更搞笑的是,高开低走的定价策略像给自己埋了个雷。上市刚几个月,优惠能到5万元,从13万掉到8万,早买的人心态直接爆炸,保值率被戳出个大洞。新品牌“灵悉”没有认知,没有口碑,本田的传统形象又无法嫁接到电动化新战场。牌桌还没坐稳,资源已经被本田“烨”系列抢走,大本营摇头,国内经销商就开始踢皮球,潜在买家直呼“下次吧”。

看别克微蓝6,降价幅度能当段子讲。2024款优惠近八万,最低只要8.78万,居然还没能让销量起色,月销不过244辆。产品力其实不弱,外观动感,内饰达到合资防线,续航450公里也不差,加速三秒内完成0-50km/h,电池30分钟快充。但话说回来,这点能力在自主品牌群里只能算普通。比亚迪秦PLUS、小鹏MONA M03随手一个月能卖几万台,这种压倒性的优势像是高年级把低年级的作业直接收走了。微蓝6最大的遗憾,是“智能化差距”拉大了,苹果CarPlay再方便,也比不上“语音全车控”“远程泊车”“高阶智驾”这些国产厂商的当家绝活。这种产品,买得便宜,卖得也廉价,品牌被稀释,最后变成了“降价也没人抢”的电动Version桑塔纳。

雪佛兰畅巡,行情更冷。2025年1-9月才卖了83辆,月均个位数,实际就是“自生自灭”。还记得2023年还能月销百多台,2025跌到十几辆,仿佛一场慢性失血。雪佛兰忽涨价1.26万,调整到近20万,配置没明显变化——市场听不懂这种操作,也不打算与它深谈。产品力平平,科技感失踪,车机落后,空间不大,“正向开发”的噱头没砸出水花。倒车影像、定速巡航是“标配”,高阶智驾缺席。品牌力本来就弱,几乎没人知道畅巡是雪佛兰的纯电第一款。广告没跟上,口碑没人接茬,消费者眼里,畅巡只不过是一台披着雪佛兰壳的泛泛之作。

时至今日,这三款合资新能源车的处境像老牌侦探置身高科技犯罪案里——想靠一张老脸和朴素的推理破案,结果被AI和高能设备按在地上摩擦。传统合资品牌昔日的光环,在电动时代已是廉颇老矣。市场不再看你是谁,而是看你能给“什么”;降价只能带来短暂流量,后面是一地鸡毛。产品力被拉平,智能化被碾压,品牌力“化缘”不到新生用户的交易信任。

站在案卷后面,我时常思考:合资新能源车到底没救了吗?或者说,如今的战局,还能靠什么突围?保持专业冷静的视角,要么你像比亚迪那样拼技术、拼体验、拼营销,集中火力把“新能源”做成信仰,要么真把头低到地上,在价格和权益上“用脚砸出来的诚意”。否则,月销量就是一份讣告,越来越透明,群众连公祭也懒得来。

最后,这案子我还不敢下绝对的死刑判决。万一哪天某合资品牌突然明白了市场的“新刑法”,能玩出点新意思——比如技术创新、硬核智驾、极致定价、别样体验,谁知道不会起个奇峰?但现在回头看看那些销量数字和产品定位,感觉他们离“起死回生”还差一道“市场奈何桥”,桥对面是比亚迪们在烤串。

合资新能源卖得冷,价格竞争激烈,智能配置差距大-有驾
合资新能源卖得冷,价格竞争激烈,智能配置差距大-有驾
合资新能源卖得冷,价格竞争激烈,智能配置差距大-有驾
合资新能源卖得冷,价格竞争激烈,智能配置差距大-有驾
合资新能源卖得冷,价格竞争激烈,智能配置差距大-有驾
合资新能源卖得冷,价格竞争激烈,智能配置差距大-有驾
合资新能源卖得冷,价格竞争激烈,智能配置差距大-有驾
合资新能源卖得冷,价格竞争激烈,智能配置差距大-有驾
合资新能源卖得冷,价格竞争激烈,智能配置差距大-有驾
合资新能源卖得冷,价格竞争激烈,智能配置差距大-有驾

这个局面给市场留下一个开放的疑问:传统合资品牌,真的还有新机会吗?还是新能源这场游戏,已经提前圈定了未来赢家?案卷还翻着,钥匙还在桌上,停车场的三辆车也还在等自己的下一个车主。你怎么看?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